【义教课标50问】问题22—如何理解量感及其价值?

文摘   2024-08-02 10:35   内蒙古  



问题22

如何理解量感及其价值?

    《课标2022》将“量感”作为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提出来。与其他的核心素养相比,小学数学教师对“量感”一词可能不太熟悉。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量感”,是从直观感知进行界定的,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一、如何理解量感

    小学阶段涉及生活中的量主要包括长度、重量、时间、角度、面积、体积(容积)、货币等,这些都是可测量的,能分别用于比较物体的长短、大小、多少、轻重等。对这些量的直观感知,可以理解为不使用测量工具,凭借直观感觉就能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者是判断出选用哪个单位来表示可测量属性更合适,且能与物体的实际大小相一致。比如,对于问题“给一间屋子铺地砖,需要多少块地砖”,学生需要先知道这实际上求的是屋子地面的面积,而量感就体现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量感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物体具有可测性,如物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的度量单位是可加的;二是如何测量,既学生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测量。《课标2022》中与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相关的核心素养有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现在新增加的“量感”是跟“图形的测量”直接相关的一个核心素养,其目的是通过发展学生的“量感”来强调度量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能力。尽管“量感”一词首次出现在新课标里,但以往在周长、面积、体积、质量和时间等内容教学中,“量感”已经隐含其中。比如,理解周长、面积和体积概念时,就是在理解可测量物体的属性;让学生在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中感悟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在具体操作中体验如何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特别是在比较物体长短和大小时,让学生感知物体的可测量属性和物体长度、面积、体积的可加性。这些都是“量感”的体现。

    小学阶段“量感”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能在真实的情境中感悟度量的意义。我们知道度量与量密切关联,在度量时要根据事物的物理背景来确定度量的属性,事物的可度量属性不同,采用的度量方法也不同。在度量过程中,学生会逐步意识到,这其实是把非本质属性去掉了,抽取度量的本质属性,建立度量标准,用量化的方法去刻画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要测量一个冰柜,需要先弄清楚要测量冰柜的什么。冰柜的长度可以测量,如可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表面积可测量;体积和容积可测量;质量可测量……这些可测量的每一个方面都是冰柜的一个属性。如果决定度量冰柜的体积这个属性,就要先选择合适的体积度量单位,然后看冰柜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测量的结果是用数加上单位来表达;如果想知道冰柜的质量,就要用质量单位去度量。

    针对度量对象,度量时,要先确定度量单位,再用选定的度量单位量想要度量的物体,其包含的度量单位的个数就是物体的大小。在具体操作时,确定度量的对象(属性)、选择度量的单位、找准度量的工具、获得度量的结果,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度量单位是可加的,如度量长度的1米、1分米、1厘米等单位线段是可加的,铺满物体表面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等也是可加的,以此类推。这些度量单位除了具有可加性,同一属性的单位还可以进行转换。“度量单位”是度量大观念,《课标 2022》提出了“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教学时就要让学生感受度量单位产生的需要和单位统一的必要,还要让学生感受图形度量的可加性。比如,将三角形的三条边通过尺规作图不重复地取下来,在一条直线上首尾相接,依次排开,得到一条线段,再测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不仅能得到三角形的周长,还能体会到周长度量的可加性。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学生量感的培育。

    二、如何理解量感的价值

    建立量感有助于学生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量与测量的内容一直是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会系统地探索不同的量及测量之间的关联性,理解量的比较与测量单位大小的关系,以及不同测量之间的关系,如周长与面积、体积的关系。学生通过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测、单位转换与化聚,以及估测等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养成一种心理估计与推理的数学能力,发展各类测量的量感,学会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

    “量感”是发展学生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量的相关内容不仅是学生抽象数概念的重要情境,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也比较多。比如,学生自己的身高和体重、买水果等需要称重量、想知道一个容器能装多少要进行估计、做一件事情需要消耗多长时间等,学生随时随地在进行量的估计与运用,在这个过程中“量感”逐步被建立。具有良好量感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用借助工具,通过观察就能从不同角度去估测,再结合事物属性特征及度量大小进行分析判断。当学生建立了单位量感和叠加量感后,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就不会盲目思考,而会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单位量感选择恰当的估测策略,经过不断调整使估计的量值更精准。

(执笔人:孙兴华)

END



极深研几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编 辑:牛 静

内容来源:本文摘至马云鹏 吴正宪等编著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50问(小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乌前旗小学数学工作室
搭建平台、传播理念,示范引领、学习研究,同伴互助、共同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