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29
为什么将“分类”改为“数据分类”?
《课标2011》表述的“分类”,是对分类的一般性表述,涉及范围比较广,可以是事物的分类、图形的分类、数的分类等。《课标2022》将“分类”改为“数据分类”,更突出其数据的特征,与统计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具有一致性。“数据分类”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重要基础,在小学阶段感悟数据分类思想、掌握数据分类方法,对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据分类”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
一是“事物分类”,就是在一组事物中把具有相同属性的物体作为一类,如生活中的物体分类、图形分类等,可以按大小、颜色或形状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还可以对分类的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即给事物的不同属性赋值,如统计全班学生准时到校情况,准时到校和迟到的分别用O、△表示;统计学生最喜爱的图书时,故事类、科技类、漫画类分别用A、B、 C表示……这也可以说是由“事物分类”向“数据分类”的过渡。
二是“数据分类”,即对通过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类。在解决问题时经常需要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在具体调查或者实验中取得数据是统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的第一步就是分类。比如,暑假期间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计划乘坐高铁去青岛。这时,他们需要把收集到的所有学生的身高数据分成三段(三类),如小于1.2米、1.2~1.5米、大于1.5米。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呢?因为《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身高不足1.2米的免票;身高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半价票);身高达到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全价票。这样进行数据分类,有助于购买高铁票时考虑免票、半价票和全价票的人数以及需要的资金数额等。对调查获得的学生身高数据的分类,本质上是按购票标准对学生按身高信息进行数据分类,这样分类有助于问题解决。由此可见,“数据分类”的本质就是根据信息对事物进行分类。
数据分类是整理、分析、表达数据的基础,在统计学习中应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并利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量整理和表达数据,感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意义,把数据分类贯穿统计学习的始终。《课标2022》指出,“数据分类”的内容要求为:“会对物体、图形或数据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分类和分类标准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这也契合了前面所述的,“数据分类”是从简单的“事物分类”逐步过渡到“数据分类”。
“数据分类”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按照给定的标准分类。比如,按有关规定,垃圾可以分为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由于垃圾的分类标准已经制定完成,学生在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时,按照标准分类即可。又如,学校制定了作息时间表,上午8:20上课,8:10之前到学校;8:10以后到学校就算迟到。根据学校规定的时间确定了哪些人没迟到、哪些人迟到了,这也是按照已经制定好的标准进行分类。
第二种,由学生自己制定标准进行分类。这里的“类”其实就是标准,是抽象出的事物的共性。先用语言有条理地交流自己制定分类标准的思路和方法,然后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记录分类结果,从而感受到自己是先制定标准,后按照标准分类统计,从而解决问题。
不论是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还是按学生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都可能出现不同的分类标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分类标准一定时,分类结果具有唯一性;分类标准不唯一时,分类结果具有多样性。
“数据分类”在统计中有重要意义。数据整理时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分类,然后才是通过统计量、统计图表等表达数据的特征,甚至在收集数据时就要考虑如何分类、分段或分组。如选择不同年龄的学生、调查不同家庭教育背景学生的状况,事先都需要设计相应的分类统计类型,这在以后学习抽样时更会显示出分类的重要性。因此,可以把“数据分类”作为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一大观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在后续“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主题学习中、统计图表的使用中、统计量的学习中、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中都会用到“数据分类”。用数据说话,更客观、更平和、更理性,不至于偏执,有利于学生养成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执笔人:张秋爽)
END
极深研几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编 辑:牛 静
内容来源:本文摘至马云鹏 吴正宪等编著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50问(小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