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39
“综合与实践”领域有哪些主要变化?
《课标2022》中的综合与实践领域与《实验稿》和《课标2011》相比变化较大,改变了原来描述比较模糊、内容比较宽泛、目标不够聚焦等不足。新课标对“综合与实践”的总体表述是:“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等。第一、第二、第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将知识内容融入主题活动中”。具体来说,这些变化体现在价值定位、课程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
一、价值定位:落实核心素养,助力学科育人
1.是核心素养导向课程理念的直接体现
《课标 2022》明确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学科核心素养也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中,综合与实践就是典型的内容领域。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和共通性素养的培养,不仅在知识学习中,还应在知识的应用中;不仅应在课堂中,还应在生活场景中。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中,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力量。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与具体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重视应用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主题学习中学习新的知识,应用知识和方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更需要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在思考、判断、合作、交流、试误等具体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习得的知识加以灵活应用,这才接近“素养”。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几个领域相比,综合与实践领域因为“应用知识”这一特点,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直接,或者说,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设置,是核心素养导向课程理念的直接体现。
2.有助于探索数学学科育人方式的变革
每一个学科都要回答“育什么样的人”和“怎样育人”的根本问题。未来社会需要的人要有情怀,有社会责任感,有能力担当,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善于沟通与合作,有会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数学的育人价值集中体现在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素养与共同素养上,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也包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在应用中发展的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等。探索数学与学科育人方式的变革,既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也需要课程中提供与之匹配的内容。新课标中的综合与实践领域,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融入了一些具体数学知识的学习,提供了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活动性更强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社会、融入现实生活、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且通过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学以启思,学以致用,实现学科育人。
二、课程内容:学科内延伸和学科外扩展
在前两版课标中,将综合与实践领域定位为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对数学其他领域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基于这个定位,前两版课标中综合与实践领城虽然与其他三个数学内容领域并列,但该领域“课程内容”的描述并未指向任何具体的知识点,因此这个领域在实施中并不承担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任务;对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的表述,主要指向了获得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理解数学内容等,都强调了“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学科内各领域知识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课标2022》综合与实践内容在延续“应用数学内知识、理解数学知识间联系”的基础上,做了全新的设计:指向学科内部,将部分数学知识的学习纳入到综合与实践领域;指向学科外部,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
1.增加了部分数学知识学习的内容
综合与实践领域是学生开展数学思考、实践、探究、交流、表达的重要内容载体,这与其中是否包含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无关。《课标2022》将部分数学新知识的学习纳入到该领域,主要有“常见的量、基本方向、负数”等,明确了该知识在活动中的学习目标,要求这些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实践、探究等活动方式展开。
2.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整体要求,数学学科设置的10%课时“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在综合与实践领域。这并不是要在数学学科知识学习与应用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而是在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现实性的同时,注重将数学的现实背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课标2022》设计了若干个具体的跨学科主题案例,分布在各个学段,供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参考。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学生将在现实的背景中,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感受数学的应用,感受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
三、学习方式: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
《课标2022》综合与实践内容以主题活动、项目学习的形式呈现,这也是在明确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习应以主题式学习或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展开。主题式学习是指在一个或者系列主题下,学生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等具体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或应用。主题式学习可以在一个中心主题统领下,由若干个小的主题构成,每个小的主题还可以由几个具体的活动组成。项目式学习是以问题为驱动,学生在真实的、多样的情境中,应用包括数学知识在内的多学科知识,使用适切的策略、方法,在探究、实践中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获得发展。以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将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实现问题解决的目标,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具体方式的选择,可以根据主题内容、学生经验及学校条件等的不同来确定。建议第一、第二学段主要设计主题式学习,第三学段可以尝试项目式学习。在主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中,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主题内容特征,进行灵活多样的具体活动设计,如游戏、对抗赛、模拟体验、角色扮演、成果发布、“产品”推介、长作业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执笔人:王艳玲)
END
极深研几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编 辑:牛 静
内容来源:本文摘至马云鹏 吴正宪等编著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50问(小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标学习36
教研39
数学55
课标学习 · 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