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8
如何理解“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内容的本质?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包括一维、二维、三维图形的认识,线段的长度、角的大小、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体积的度量,与其相关的大观念包括“图形的特征”“图形大小的度量”等。图形的认识主要是对图形特征的探索和描述,这里所说的图形,更多的是规则图形。我们大多是用一个或几个规则的图形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因此,研究规则图形的特征很重要。比如,平面图形的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中,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等都是规则图形。直线图形的特征主要从边和角及其关系判断,曲线图形的特征则是从边和中心点的关系进行判断。
图形的测量的重点是确定图形的大小,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比如,在摆小方块(面积单位)探索图形面积时,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直接操作获得,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不行,圆这样的曲线图形更不行,这就是图形特征给测量带来的新问题,说明图形的特征与测量有关联。再如,如何得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这个特征呢?如果用对折的方法进行判定就会遇到困难,这时可以通过测量两条对边的长度来判断对边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可以说,从度量的视角认识图形,进一步沟通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之间的联系。比如,在用小棒围搭三角形的过程中,探索并认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长度不同的若干根小棒,组织学生从中选择小棒拼搭三角形。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发现,有的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围不成三角形,通过质疑、比较、辨析、研讨,学生发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方可围成三角形。三根小棒围成的三角形,不管怎样翻转、平移和旋转,都不会改变其形状与大小,感悟到三角形形状的唯一确定性。”从而将三角形的认识与测量有机融合,并经历了从直观感知到探索特征的过程。
几何图形作为学习的对象,不仅包括对其特征的认识,还包括对图形大小的度量。小学几何中的度量基本上都是对图形的测量,从一维拓展到二维、三维,分别用长度、面积、体积来描述。测量最基本的就是线段的长度,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就是看这条线段中含有多少个长度单位,因此,线段的长度是相应长度单位的累加,平面图形的周长本质上也是测量线段的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是对图形中有多少个面积单位或体积单位的度量。可以说,在图形特征及其关系的认识中,度量单位是一个大观念,也是最重要的概念。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整合,能引导学生从对图形的直观感知自然过渡到对图形的度量认知。
图形的认识的教学,应鼓励学生在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中,认识图形的特征,感悟点、线、面、体的关系,从而积累观察和思考的经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小学阶段对图形认识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图形自身特征的认识(这是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基础);二是对图形各元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对图形的大小、位置、形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对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不同学段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一学段是“辨认”,第二学段是“认识”,第三学段是“探索”。把握不同学段的要求,掌握不同学段的学生表现,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进阶。
图形测量的本质是对“图形大小的度量”。小学阶段关于图形的测量涉及一维、二维、三维的内容,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经历产生度量单位的过程,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意义,基于度量单位理解图形长度、角度、面积、体积等。同时在推导一些常见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把握住“度量”这一“承重墙”,认识到度量的核心是用“单位”对图形进行测量,打通线、面、体等不同测量对象之间的“隔断墙”,感悟度量方法的一致性,度量本质的一致性,逐步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识,在整体把握中实施深度学习。
对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学习,不能只凭记忆,根据记忆的公式进行计算。《课标2022》注重让学生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强调度量在公式的推导、理解中的作用。比如,在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认识和推导中,注重通过推理,实现一维、二维、三维的转化,从数学的本质、内容的一致性、结构的整体性等方面,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用一个大观念--“度量单位”统领起来。
案例
总之,基于度量的视角,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长度、角度、周长、面积、体积,还能在推导一些常见图形周长、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度量的方法,建立整体的认知结构。而在整体认知的过程中,转化、类比、推理,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凸显了两个主题内容的内在关联,为学生形成量感、空间观念、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础。
(执笔人:位惠女)
END
极深研几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编 辑:牛 静
内容来源:本文摘至马云鹏 吴正宪等编著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50问(小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