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詩“道館雖云樂,冷卿當復温”正詁#2024-30

文摘   2024-06-12 15:26   上海  
道館雖云樂,冷卿當復温。
還持刺史節,却駕朱輪軒。

——宋蘇軾《用舊韻送魯元翰知洺州》

宋趙次公注:

華嶠《後漢書》曰:“學者謂東觀爲老氏藏室,道家蓬萊。”
宋孫倬注:
世傳,京師謂光禄爲飽卿,衞尉爲暖卿,鴻臚爲睡卿,司農爲走卿,宗正爲冷卿。暖卿謂其管儀鑾供帳之類,冷卿謂其管玉牒所。

《漢語大詞典》【道館】【冷卿】兩個詞目據此編寫。
【道館】❷指宫中藏書與著書之處。
【冷卿】宋時對宗正的謔稱。

二者皆謬。將詩句中的“道館”與東觀,“冷卿”與宗正相聯繫的觀點,不合詩意。
與蘇軾相和,其弟蘇轍作《送魯有開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韻》,對應“道館雖云樂,冷卿當復温;還持刺史節,却駕朱輪軒”的是“婆娑久不試,俯仰色逾温;五馬忽鳴嘶,朱輪夾征軒”。“還持刺史節,却駕朱輪軒”與“五馬忽鳴嘶,朱輪夾征軒”即指知洺州,走馬上任。在此之前魯有開(字元翰)所處的“道館”“冷卿”狀態就是“不試”,即得不到任用。
清馮應榴指出蘇詩之本事爲:
元翰於元豐七年與宫觀差遣,見前《寄怪石》詩題注。至是復起知洺州,故此二句云然。(《蘇軾詩集合注》上古2001年,第1369頁)
而其《寄怪石》詩題注作:
《續通鑑長編》:“元豐七年八月,膳部郎中魯有開,坐修條不當,與宫觀差遣。”
從元豐七年“坐修條不當”,直到“復起知洺州”,魯氏中間這段“宫觀差遣”生涯就是二蘇“道館”“冷卿”“不試”所指。“道館”即“道觀”。段玉裁《説文解字注》“館”字下言:“自唐以前六朝時,凡今道觀皆謂之某館,至唐始定謂之觀。”與“宫觀”一樣,指的是道教廟宇。什麽是“宫觀差遣”,可以聽聽王安石的解釋。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神宗熙寧三年》:
乙巳,龍圖閣直學士、兵部侍郎、集賢殿修撰何郯提舉成都府玉局觀,病故也。郯遂請老,以尚書右丞致仕。初,文彦博論置宫觀差遣非是,且如何郯兩制,乃令提舉玉局觀,郯雖無恥,然朝廷不當如此。安石曰:“如郯者,既衰病不能治事,遂肯分司致仕,夫豈不善?若未肯,而朝廷彊使之去,則于人情或以視遇羣臣爲薄。即使領州郡,則又廢事務,害百姓,故廣置宫觀,使食其俸給,而不害事也。且提舉在外宫觀,亦無甚異,何足爲恥。自增置宫觀,昏病闒茸之人就者已多,少清州郡之選,不爲無補也。”
此即宋代的“祠禄”制度。《宋史·職官志十·宫觀》:
宋制,設祠禄之官,以佚老優賢。先時員數絶少,熙寧以後乃增置焉。在京宫觀,舊制以宰相、執政充使,或丞、郞、學士以上充副使,兩省或五品以上爲判官,内侍官或諸司使、副爲都監,又有提舉、提點、主管。其戚里、近屬及前宰執留京師者,多除宫觀,以示優禮。時朝廷方經理時政,患疲老不任事者廢職,欲悉罷之,乃使任宫觀,以食其禄。王安石亦欲以此處異議者。
最初讓年邁高官離退後名義上管理道教宫觀,不必實際移身道觀,僅食禄而無職事,是顯示朝廷優容的舉措。後用作令異見臣僚強制離職、投閑置散的途徑。
來看一些宋代祠禄的實例,從中可見“道館”一詞之用。
  • 宋蘇頌《謝中太一宫使表》:“伏蒙聖恩特遣充中太一宫使,許任便居住……臣本以衰遲,懇祈休退。淵衷眷舊,未忍遐遺。琳館增員,仍從遥領,坐叨要職,特免涖官,遂獲安居,皆爲異禮。”

  • 宋蘇頌《謝郊禮加恩改封趙郡公表》:“伏念臣橈棟匪材,西嵫餘景。夤緣資歷,久玷職於殿廬;荏苒年華,獲備員於道館。”

  • 宋蘇頌《再乞致仕表》:“姑緣舊弼,久塵冒於近班;薦領真祠,復遷延於再稔。”

蘇頌就是宰相謝任而充中太一宫使,“道館”與“琳館”“真祠”皆道觀義。

  • 宋蘇軾《賜集禧觀使鎮江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韓絳乞致仕不允詔二》:“元老在位,邦之榮華。徒以精神折衝,非以筋力爲禮。游神道館,擁節家庭。於卿同告老之安,而國有貪賢之美。勉自輔養,期於少留。”

韓絳也曾拜相,他的差遣是集禧觀使,蘇軾擬詔就使用了“道館”。

  • 宋黄裳《謝宫觀表》:“考言章之敷奏,宜竄遐荒;荷聖德之寬容,尚留真宇……華以天章,優之月廪。供職湖山之境,棲神仙聖之宫。”

  • 宋黄裳《謝贖金表》:“始恕前愆,尚留道館;再陳餘累,祗屈金刑。宛轉恩臨,重荷乾坤之覆載;優游官守,密移洞府之光陰。”

  • 宋黄裳《謝轉朝奉大夫表》:“閒更兩載,獲依祠館之煙霞;榮陟一階,幸用禁林之日月。”

  • 宋黄裳《謝再任宫觀表》:“三載告周,將違道館;一封得請,復荷皇恩。”

黄裳提舉臨安洞霄宫,“道館”與“真宇”“仙聖之宫”“洞府”“祠館”皆指道觀。

  • 宋葛勝仲《賀秦太師啓》:“伏念某備官邇聯,尸禄道館。”

  • 宋葛勝仲《書簡帖五》:“勝仲竊禄祠館,託庇粗如昨。”

“祠館”猶“道館”。《漢語大詞典》釋【祠館】爲“祠堂”,書證舉宋李綱《與潘子賤龍圖書》:“仰荷上恩寬厚,復畀祠館第,深感涕。”不但句意理解錯誤,標點也不對,“第”當屬下。《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徵求意見本)已改釋【祠館】爲“指祠禄之職”,是。

  • 宋許翰《乞復用种師道疏》:“臣伏見宣制罷樞密使种師道,提舉中太一宫,中外聞之悵然失色。按師道名將,沉毅有謀……今無故解其兵權,委之道館,使士氣銷沮,民心疑惑,臣竊恨之。”

种師道提舉中太一宫,此例明確指出“委之道館”不是什麽優容恩遇,而是剝奪兵權的手段。

祠禄之官,只拿工資不必工作,故蘇軾言“道館雖云樂”;但政治上無所作爲,故蘇轍言“婆娑久不試”。

同樣,瞭解了魯有開由無事可做的祠禄之官重新起用出知洺州的詩本事,“冷卿當復温”之意也就不難理解,與“宗正”當然無關。宗正是掌管王室親族的事務之官,漢魏以後,皆由皇族擔任。魯有開不可能當宗正,也没有做過宗正屬官。交遊中真正做過宗正寺丞的不少,如王鞏、程遵彦、趙君錫等,蘇軾都從未以“冷卿”呼之。

宋趙次功注:

冷卿,言魯元翰也。乃杜詩“廣文先生官獨冷”之義,《因話録》言祠部謂之“冰廳”,以其冷也。

説是,諸凡冷官、冷宦、冷局、冷曹、冷署,至今人所謂冷板櫈,都有差不多的意思。魯有開得“宫觀差遣”,投閑置散,故東坡呼爲“冷卿”,而今重新起用則爲“復温”。

孫倬所謂“宗正爲冷卿”的説法缺乏文獻用例之徵驗。北宋王得臣《麈史·諧謔》有“太府爲忙卿,司農爲走卿,光禄爲飽卿,鴻臚爲睡卿”,南宋洪邁《容齋四筆·官稱别名》有“光禄爲飽卿,鴻臚爲客卿、睡卿,司農爲走卿,大理爲棘卿”,皆未及“宗正”。清梁章钜《稱謂録·宗人府職官古稱》引《容齋隨筆》:“世傳宗正爲冷卿。”(中華書局1996年,第193頁)當爲誤記。“宗正爲冷卿”未見適用的語境,亦無從知其濫觴。

黃庭堅在《次韻答曹子方雜言》《和曹子方雜言》二詩中五次提到“冷卿”:“往時盡醉冷卿酒”,“當年聞説冷卿客”,“冷卿白首太官寺”,“冷卿小塢頗藏春”,“冷卿智多髮蒼浪”。這“冷卿”是具體一人,但到底指誰還莫衷一是,也有説“冷”是其姓的。宋任淵認爲“冷卿”相當於“冷官”,又據“冷卿白首太官寺”,太官掌百官之饌,屬光禄卿,推定這“冷卿”指光禄卿。如此光禄不稱“飽卿”,卻稱“冷卿”了。

  • 明苗衷《楊思敬東郭草亭讌集》詩:“冷卿遠相迎,會此文字交。”

  • 清洪亮吉《孫大自句容來貽我二石刻喜甚各賦一詩·吴衡陽太守葛君碑》:“鴻臚冷卿倘哲昆,南海傲吏稱文孫。”

  • 清阮元《兩浙輶軒録》卷四:“《藤陰雜記》:海波寺街古藤書屋,康熙初何御史元英寓此,名丹臺書屋。王儼齋、汪蛟門讌集有詩。丙辰朱竹垞來京,有《飲藤花下詩》云:‘冷卿宴客已無錢’,時官鴻臚少卿。假歸後,竹垞接住此屋,今人但知竹垞寓舍,不知前有何少卿也。”

這三例“冷卿”指的都是鴻臚寺官員,則鴻臚不稱“睡卿”,也稱“冷卿”了。

  • 清管庭芬《寄鄒子翼學博》詩:“瀟灑何須就冷卿,闌干苜蓿笑先生。”

這“冷卿”指學官,則與杜甫稱廣文博士爲“冷官”取意同。可見由宋至清,“冷卿”之稱重在其冷落,並不限定於某一官衙。這與冷宦、冷局、冷曹、冷署等的用法也具有一致性。

  • 元許有壬《塘上草木續詠六首用楨韻》之一:“張幄卻焱暉,交陰可中庭。不煩位三公,政爾宜冷卿。”

  • 明林俊《地爐紙帳竹奴用東坡韻》:“雪堂行酒君臣契,帶得春容與冷卿,”

  • 清陸芝祥《呈潘任卿前輩》詩:“有弟呼前輩,居官愛冷卿。”

這些就都是泛指冷落衙門、閑散官職。“政爾宜冷卿”“帶得春容與冷卿”與蘇詩“冷卿當復温”一樣,用了將政治上的清冷與温度之寒涼雙關的修辭手法。

故“道館”指祠禄之職,“冷卿”指冷落清閑的官職,東坡詩“道館雖云樂,冷卿當復温”乃言:

無所事事的祠禄生活雖説安樂,但你這受冷落的臣子終究還要起復大用啊!

2024年6月12日


吴铭训诂札记
个人阅读传世文献及简帛材料所得训诂心得,供同好一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