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八《虞夏殷周之治》“䢜而不來” 異説#2024-18

文摘   文化   2024-04-13 09:32   上海  
清華楚簡八《虞夏殷周之治》很簡短,寬式全文作:

曰昔有虞氏用索。

夏后受之,作政用五,首服收,祭器四羅,作樂《羽籥》九成,海外有不至者。

殷人代之以三,教民以有威威之,首服作冔,祭器六瑚,作樂《韶》、《濩》,海内有不至者。

周人代之用兩,教民以儀,首服作冕,祭器八簋,作樂《武》、《象》,車大輅,型鐘未棄文章,海外之諸侯䢜而不來

整理者説明:
本篇以虞、夏、商、周禮樂由樸素一步步走向奢華,以致從夏代的“海外有不至者”,到商代的“海内有不至者”,周代的“海外之諸侯歸而不來”,來闡發崇儉戒奢的治國思想。
對簡文末句“海外之諸侯䢜而不來”,整理者僅括注“䢜”字爲“歸”,未釋句意,其後學者歧説頗多。
王寧(《清華簡八〈虞夏殷周之制〉財用觀念淺議》,http://www.fdgwz.org.cn/Web/Show/4293,2018/9/26)依整理者之讀,謂:
“海外之諸侯歸而不來”,從文意遞進的角度推測,疑“海外”當作“海内外”,抄漏了一個“内”字,“海[内]外之諸侯歸而不來”,遠的、近的諸侯都表示臣服卻不來朝,天下變得壞透了。
馬文增(《清華簡〈虞夏殷周之治〉六題》,《北京社會科學》2019(6))讀“䢜”爲“饋”,解作“雖贈、邀請亦不來,意結仇”;陳姝羽(《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集釋》.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也認爲作“歸”前後矛盾,同意馬文增之讀,但另取“饋”之“進獻義。近來又有張飛(《説清華八〈虞夏殷周之治〉中的“通而不來”》,載《漢語史研究集刊》第34輯)駁斥各説,謂“臣服卻不來朝”不合情理,傳世典籍中也未見“饋”與“諸侯”搭配,不見“饋”與“來”密切相關,提出“䢜”當讀爲“懷”,“懷而不來”指即使受到安撫也不來。
在我看來,諸説實際大同小異,都是在同一框架中補苴,未思此框架或謬。此文所説真的是江河日下,一蟹不如一蟹嗎?有不少跡象不合。殷“教民以有威威之”,周“教民以儀”,明明是進步啊?夏“海外有不至者”,殷“海内有不至者”,如果周是“海外不來”不過與夏差不多,怎見得是越來越糟糕?所以王寧要擅補“内”字,似乎“海内外都不來”才是壞透了。然而殷已是“海内有不至”,遑論海外,至周縱提“海内外不來”又有多少“下跌空間”?學者希望看到的虞夏殷周政治環境每況愈下,並不能在簡文中落實。
諸説之弊在等“不來”於“不至”,遂使“䢜(歸)”字無法順暢,必輾轉改字以通。然驗諸上古文獻,“諸侯”之“歸”自有常義。
  •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諸侯歸晉之只,非其尸盟也。”

  • 《左傳·昭公元年》:“子會而赦有罪,又賞其賢,諸侯其誰不欣焉望楚而之,視如邇?”

  • 《左傳·昭公四年》:“君其許之,而脩德以待其。若,吾猶將事之,況諸侯乎?”

  • 《左傳·昭公四年》:“臣聞諸侯以爲。今君始得諸侯,其慎矣。”

  • 《左傳·昭公七年》:“兄弟之不睦,於是乎不弔;況人,誰敢之?今又不於衛之嗣,衛必叛我,是絶諸侯也。”

  • 《左傳·昭公三十年》:“諸侯所以晉君,也。”

  • 《國語·周語中》:“成禮義之則也。則以導諸侯諸侯之。”

  • 《國語·齊語》:“天下諸侯稱仁焉。於是天下諸侯知桓公之非爲己動也,是故諸侯歸之。”

  • 《晏子春秋·内篇問上》:“德行教訓加於諸侯,慈愛利澤加于百姓,故海内歸之若流水。”

  • 《新序·雜事》:“天下諸侯翕然而之,爲鄄之會,幽之盟,諸侯莫不至焉。”

令諸侯歸往、歸順、歸心的是有“德”者、有“禮”者,而本文正論禮樂制度事。“至”猶“歸”,夏“海外有不至者”,殷“海内有不至者”,而周“海外之諸侯歸”,端因禮樂興、文德盛,即孔子所謂“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諸侯歸周是明載文獻的定説。

  • 《孟子·離婁上》:“伯夷辟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辟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之,是天下之父之也。天下之父之,其子焉往?”

  • 《史記·殷本紀》:“紂又用惡來。惡來善毁讒,諸侯以此益疏。西伯歸,乃陰修德行善,諸侯多叛紂而往西伯。”

  • 《漢書·婁敬傳》:“及文王爲西伯,斷虞芮訟,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濱來之。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上八百諸侯,遂滅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屬傅相焉,乃營成周都雒,以爲此天下中,諸侯四方納貢職,道里鈞矣,有則易以王,無則易以亡。”

“諸侯多叛紂而往歸西伯”,“武王伐紂,不期而會孟津上八百諸侯”,豈非即殷“海内有不至者”,而周“海外之諸侯歸”之事跡。

“䢜(歸)”是“諸侯歸”之“歸”,“來”則是“來諸侯”之“來”。

  • 《周禮·夏官·懷方氏》:“懷方氏掌來遠方之民。”賈公彦疏:“曉諭以王之德美,又延引以王之美譽以招來之。”

  • 《論語·季氏》:“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之。”

  • 《墨子·非攻下》:“今若有能以義名立於天下,以德來諸侯者,天下之服可立而待也。”

  • 《越絶書·越絶計倪内經》:“而來諸侯,守法度,任賢使能,償其成事,傳其驗而已。”

“來”即“徠”,謂招徠。

  • 《左傳·襄公十二年》:“夫以安德,義以處之,以行之,信以守之,仁以厲之,而後可以殿邦國、同福禄、來遠人。”

  • 《説苑·貴德》:“王者盛其遠人歸。”

“來遠人”與“遠人歸”有微妙不同,前者須主動招徠,後者不須,遠人自往歸附。簡文“諸侯䢜(歸)而不來”極言諸侯歸附的主動性,不待招徠而後至。“不期而會孟津上八百諸侯”即此類。

  • 《淮南子·主術》:“夫疾呼不過聞百步,志之所在,踰于千里,冬日之陽,夏日之陰,萬物之,而莫使之然。故至精之像,弗招而自來,不麾而自往,窈窈冥冥,不知爲之者誰,而功自成。”

“歸之而莫使之然”猶“歸而不來”,或曰“不來而歸”,是又猶“弗招而自來”。“䢜(歸)”字不待破讀,用上古常用義即通,所須注意的是“來”字招徠義與來至義的區别。

《孟子》《管子》皆習將這種自然而然的歸往喻爲“水之就下”。本文用“海外之諸侯歸而不來”以狀周人興盛的禮樂文化對天下諸侯的強大感召力。“海外之諸侯”者,“遠人”也。遠在海外的諸侯尚且不待招徠而自發歸附,海内者更不必言,王寧補“内”字誤。

相較於夏、商,周代當然是集大成者。夏代“海外有不至者”,幅員有限;商代“海内有不至者”,不得人心。至於商何以不如夏,這是周人日常“辱殷”而已,貶低被革命的前朝,常規操作,當不難理解。

據我所見,簡文是一段禮樂的發展史,而非墮落史。“周人代之用兩,教民以儀,首服作冕,祭器八簋,作樂《武》、《象》,車大輅,型鐘未棄文章”,一一歷數,珍之寶之,充滿文化進步的自豪,何嘗有貶其過奢之意。簡文之思想,學者或謂道家,或謂墨家,皆不可從。這是一篇崇尚禮樂制度,重視文化向心力的儒家文獻。

2024年4月13日


吴铭训诂札记
个人阅读传世文献及简帛材料所得训诂心得,供同好一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