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洺水集》校釋二則(下)——“安玉閑行”#2024-20

文摘   文化   2024-04-26 13:37   上海  
渥洼水涯,神馬所生。疑若奔風,與虹蜺上下。顧乃安玉閑行,軌道雍容。漢天子屬車,無惟異産,而惟淑德,則培豐緒衍,安所限量?故字渥曰長源。

——宋程珌《先君六孫名義説》

這篇是程珌解釋子姪六人程海、程渭、程漢、程洙、程汴、程渥之名、字所取之義,以寓勸勉之意。在最小的程渥部分出現了“安玉閑行”,其辭鮮見。

有網友“誠”認爲“安玉”是潘安宋玉的意思,故疑“軌道”也應該是兩個人名的簡稱,垂問我的意見。
宋玉“爲人體貌閑麗”,潘安則有《閑居賦》,可能因此睹“閑”而聯想到二人,但這一思路並不正確。要解釋這一他書未見的“安玉”,首先要審明整段文章之旨。
程渥,字長源。作者是要從“渥”出發,最後推導到“長源”,解釋其中的邏輯關係。他的破題是將“渥”理解爲“渥洼”。《史記·樂書》:“嘗得神馬渥洼水中。”《漢書·武帝紀》:“渥洼水出天馬。”渥洼之水,在今甘肅,是傳説中的寶馬産地。“渥洼水涯,神馬所生,疑若奔風,與虹蜺上下”與下文“漢天子屬車”明確整段是以良馬駕車爲話題。則“軌道”當是動賓結構,遵循路綫之義。“安玉”也不可能跟潘安、宋玉有什麽關係,仍然要從屬於良馬駕車話題。
愚以爲所“安”之“玉”對應漢天子所“屬”之“車”,名“玉路”“玉輅”或“大路”“大輅”,是最高規格的帝王乘車。《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鄭玄注:“玉路,以玉飾諸末。”賈公彦疏:“言諸末者,凡車上之材於末頭皆飾之,故云。”《淮南子·俶真》:“目觀玉輅琬象之狀,耳聽白雪清角之聲,不能以亂其神。”高誘注:“玉輅,王者所乘,有琬琰象牙之飾。”《釋名·釋車》:“天子所乘曰玉輅,以玉飾車也。輅亦車也。謂之輅者,言行於道路也。”《文選·班固〈西都賦〉》“大路鳴鑾,容與徘徊”李善注:“《周禮》曰:巾車掌玉輅,以鑾和爲節。”
  • 宋王珪《翰林學士禮部侍郎知制誥楊察加勳邑制》:“自薦鬯終室,而備駕徂郊,使玉輅安於天衢,壺漿勤於王旅。”

  • 宋周必大《郊祀大禮赦文》:“儼玉路以安行,被衮龍而肆祀。”

  • 宋周必大《曾覿加封制》:“梐枑再重,次帷宫而肅若;經涂九軌,行玉輅以安然。”

  • 宋周必大《謝郊祀禮成加恩表》:“玉輅安行,嘗預執綏之選;金鑾儤直,屢裁肆眚之書。”

  • 宋李劉《代回嘉定高知府泰叔啓》:“安行大輅之鑾,詭遇謝小人之乘。”

玉輅體量大,行駛以“安”爲追求,“安玉閑行”蓋謂此也。

  • 唐郄昂《岐邠涇寧四州八馬坊頌碑》:“天王乘玉兮德至山陵,澤馬於峊兮屢惟休徵。”

  • 宋曹勛《浣溪沙·賞燈》:“春到皇居景晏温,冰輪駕玉上祥雲。”

此二例所乘所駕之“玉”皆玉輅,是在語境中玉輅可簡稱“玉”之證。

能駕玉輅者必爲良馬。

  • 北齊顔之推《顏氏家訓·書證》:“良馬,天子以駕玉輅。”

  • 宋歐陽修《與樂秀才第一書》:“譬夫良駿之馬,有其質矣,使駕大輅而王良馭之,節以和鑾而行大道,不難也。”

玉輅既爲最高規格的車,駕玉輅的良馬自也是最高規格的。《周禮·夏官·校人》:“辨六馬之屬,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鄭玄注:“種謂上善似母者。以次差之,玉路駕種馬,戎路駕戎馬,金路駕齊馬,象路駕道馬,田路駕田馬,駑馬給宫中之役。”賈公彦疏:“以此五者,種馬最在上,駕玉路可知;駑馬最在下,五路之外,給役可知。”孫詒讓正義:“種、戎、齊、道、田五馬並爲良馬,此馬尤善,故獨稱種馬。”駕玉輅者,既稱“種馬”,其繁衍所受重視可知,“培豐緒衍,安所限量”就聯繫上了。

好了,將整段的邏輯捋一遍:“渥”,指的是“渥洼”,渥洼所産神馬,奔馳如風是理所當然的,更難得的是它還能安穩地駕着玉輅閑雅行進,遵循路線從容不迫。漢天子用它駕車可不是僅僅因爲它血統好,取的正是它這種優秀品質啊!這樣的良馬必定後嗣綿綿,源遠流長。所以名“渥”字“長源”。
作者藉題發揮,以馬喻人,告誡子姪不得依仗出身,要重視品性修養,剋己自制,循規蹈矩,以效力朝廷,光大門風,不負父祖厚望。
從以馬喻人角度看,作者使用簡稱“玉”而非全名“玉輅”或許還有另一層意思。在喻體馬的層面,“玉”指玉輅;在本體人的層面,“玉”指玉佩。《國語·周語中》“改玉改行”韋昭注:“玉,佩玉,所以節行步也。君臣尊卑,遲速有節,言服其服則行其禮。”
  • 東漢張衡《東京賦》:“以制容,鑾以節塗。不變,駕不亂步。”薛綜注:“珮爲行容,鑾爲車節。行合容則玉聲應,馬步齊則鑾和響。並謂君之禮法。”劉良注:“行緩急得中,則玉聲不變,馬步整齊,鑾聲乃和。”

  • 宋劉克莊《送君用侄判官》詩:“佩玉徐行真上介,着鞭先發任羣兒。”

  • 元黄溍《黄溍集·許熹墓志銘》:“九軌之涂,衆方疾驅。長裾佩玉行之徐徐。”

如此“安玉閑行,軌道雍容”又可理解爲人的舉止儀態遵循君子禮法。“行不變玉,駕不亂步”,一言人,一言馬,而盡括於其中矣。

2024年4月26日


吴铭训诂札记
个人阅读传世文献及简帛材料所得训诂心得,供同好一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