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昌:教育阶段性别假说

文摘   2024-08-14 19:44   山西  

1980年代末,当时的太原幼儿师范学校曾经招收过一批男学生,这件事情报纸上也有报道,今天再寻找,竟无踪影。想必该学校当时的立意是想改变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刻板印象,同时也有借助男性的阳刚之气,让幼儿园的小朋友能够获得健康人格的意图。不过,这件事情后来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隐入尘烟了。对于这样的结局,我们当然可以将其归因于尝试者的未有坚持或是环境反应的迟缓,但也许在幼儿教育这一领域,男性教师虽然也可以有,却一定有其可以没有的深层道理。

至于这深层的道理究竟是什么,这一领域的专家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认识。不过,也只能说是“应该有”,实际有没有就不太清楚了,仅从有限的听闻来判断,好像是没有的。而这样的“好像没有”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最好的解释是,那个所谓的深层道理在专家那里根本就不能构成问题。有趣的是,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当年的尝试,在当时就引发了我的思考,我的基本判断是幼儿教育由女性教师承担是具有充分合理性的。

到了1998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更多地接触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实践,再加上自己在大学工作的感觉经验,与当年对幼儿教育的思考自然地结合了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被我称为“教育阶段性别论”的假说。具体而言,我发觉今日看似天经地义的教育过程及其相关的人力资源配置,很可能就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表达仍然有些模糊,那就进一步具体地说,教育在不同的阶段其实是具有性别特征的。

我估摸着人们听到这样的说法八成会觉得荒诞不经,对此我也不做反驳,这本来就是一种假说嘛,教育又不是人,哪还有什么性别特征呢?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我们就可以比较放松地谈论问题,既不执着于知识论,也不用执着于价值论,权当是一种街头广场的闲聊吧。为了方便表达,我们不妨依循现有教育过程的阶段,对隐含于其中的性别特征加以解释和说明。

第一阶段:幼儿教育。俗称学前教育,在英语中表达为pre-school education。这种教育在时间上是指发生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前的教育,在空间上则是指发生在非学校里的教育,现实地说就是发生在幼儿园里的教育。那幼儿园又是一个怎样的空间呢?

英语中竟然有一系列词语与此相关,分别是kindergarten、nursery school、infant school、day-care centre。这些词语中,既有表达对象的,也有表达场所的,还有表达功能的,综合研判,这一阶段的教育显然不具有学校教育的纯粹性,应是处于由保育向教育的过渡阶段。

想一想3-6岁的孩子,懵懵懂懂,正处于人生的幼稚阶段,生活上的事情还不能自理,语言、心智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是不是更需要具有耐心、细致、柔和特征的女性教师来替代他们的妈妈呢?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那么,判定幼儿教育理应具有女性特征就不为荒谬,这一阶段的教育也可以称为母性教育。

第二阶段:小学教育。正常情况下,这一阶段的孩子年龄在6-12岁之间。我们的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已将小学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划分为三个学段,不同学段的孩子是具有不同心理特征的。

笼统而言,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心理特征带有明显的形象性、具体性、无意性,尚不具备抽象性、随意性。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我。中年级段的小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正处在一个转化和过渡的比较特殊的阶段。思维开始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过渡。高年级段的小学生,初步具备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但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还无法进行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距较远的高度抽象概括的活动,也只能对一些过程、结构简单事物进行抽象概括。

尤其需要指出,在情感认知方面,低年级段的小学生虽然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语言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最基本的口语语法形式,但是理解书面语言和用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比较低下,对自我感受的表达还不完善;中年级段的小学生情感稳定性、可控性、丰富性、深刻性有所提升,对情绪的操控能力有所提升,可以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高年级段的小学生情感,则有了一些高级情感的体验,如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的体验等,能够比较正确地抒发、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一方面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小学生与教师关系的微妙变化,从性别特征角度讲,到了高段的时候,小学生对于具有耐心、细致、柔和特征的女性教师的感觉就开始产生前所未有的不适应感,其实质是相当于孩子开始摆脱母亲的呵护和管束,这种倾向在学校生活中通常会表现为小学生对具有女性特征的教育的逃避和抵触。整体地看,小学教育阶段,从性别特征上讲,是一个由母性教育向父性教育逐渐过渡的阶段。

第三阶段:中学教育。按照通行的说法,中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中间阶段,是承上启下的一段教育。中学教育的对象是年龄在11、12岁-17、18岁之间的青少年,他们正处在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和突变的转折时期,正经历着急剧获取知识和增长才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年段。

实际从事这一阶段教育工作的人们深知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了更强的独立性和个人性,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难度与小学教育阶段相比明显提升,女性教师如果没有特殊的教育本领,是很难赢得学生配合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这一阶段的孩子整体上更欣赏和更愿意接受具有宽厚、有力、理性、豁达特征的男性教师。因之,中学教育阶段实际上成为一个父性教育阶段。

第四阶段:大学教育。这一阶段的学生基本成熟,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性都已经初步形成,而且对于未来开始具有理性的思虑,对于环境开始具有责任和使命意识。由于在大学教育阶段,教师工作的目标和师生关系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教育的教育性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另一方面教学性则获得空前的提升,教育的性别特征不再那么鲜明,从而使大学教育趋于无性。

在大学教育阶段,教师总体上无法从性别中获得优势,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基本取决于他们的学识、道德和事功,这一方面意味着受教育者的接近成熟,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校教育这种形式在个体那里使命的完成。归结起来,不同阶段的教育会依循着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而具有性别特征,这就是所谓的教育阶段性别假说。如果这一假说能够通过实证研究的检验得到确证,对于我们的教育人力资源配置应当具有借鉴的意义。


尊广道艺
识记教育琐思;弘扬爱智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