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昌:“投机”是要不得的

文摘   2024-10-28 10:46   山西  

期货、证券交易中的“投机”一词并无贬义,而是一个"中性词",指的是人根据自己对市场的认知与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并从中获利。虽然说这样的获利行为在最为传统的观念世界里因其不具备生产性而不被倡导,但并没有影响名正言顺的相关行业的存在和兴旺。但“投机”一词如果被用在期货、证券交易之外的人文生活领域,就明显带有贬义了,一般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不顾他人利益的行为。因而,在日常语境中,说某个人惯于和擅于投机,基本上等于在三观的意义上否定了一个人。

对于这一类个人,人们大多是会保持距离的,修养或许会使人们不至于口诛笔伐,但不置一词的保持沉默也能够表达出一定程度的不屑。但说实话,这样的不屑只有在当事人那里会激发起一时的正义感,于他人并无意义。尽管具有这样的态度已经很不容易,但不能坦率表达出来的态度就不会成为促进文明的力量。尤其是作为教育者,如果缺少了爱憎分明的态度,身正为范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我曾经说过自己可能是一个教育主义者,具体而言,我虽然知道教育的有限性,但始终认为教育者在职业的和专业的领域应当为学生做德性的和认知的表率,至于受教育的人最终如何,也只能听天由命。正是在这种意识之下,我不知多少次告诉过年轻的学生一定要远离投机,并要知道“一次投机、终身投机”的道理。任何人也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自制力,不要以为偶尔投机一次从此不再重复即可,因为投机的效率之高足以撼动一般人的精神。

如果有巨大的利益既可以选择投机而唾手可得,也可以选择正义而负重攀爬,谁敢保证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呢?现实的情况通常是:平常人虽都有投机的心理,但积极价值的引导和自我修养的力量会把那种蠢蠢欲动的投机心理扼杀在摇篮之中。当然也会有投机禀赋极好或打小就浸润于投机文化的人们不由自主地选择投机。他们在最初还可能遮遮掩掩,甚至会为自己的投机行为加以修饰,而随着投机成功率的节节攀升,他们便不再费工夫修饰,而是反过来宣扬其投机的合理性,这便使他们万劫不复了。

不过,这样的判断显然比较传统和保守,放在目前的背景下,即使不会被多数人反对,也不会被多数人附和。不管怎样说,投机与世俗成功间的因果关系在目前还是要更为牢固一些,而通过走正路达到世俗的成功的确是难而又难。在这里很有必要指出,所谓世俗的成功,就是对一个人所从事的事业不知就里,而只能用位置、金钱及各种符号来判断的成功。与此相对的则是一个人事业本质意义上的成功,这自然是非世俗的,然而就其所牵动的人的本质力量来说才是真正的难而又难。

但是,这正反两种情形自古皆然,说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窃以为,这样的自古皆然在平常的时期大可不必关注,但在前路茫茫的时期,如果仍然对这样的自古皆然保持缄默,那对于教育者来说就是一种失责。每一次面对自己的学生,我分明能感受到他们想借用老师实现速成的急切,但我最终还是狠下心来告诉他们,老师只能在学生专业思考的进阶上提供引领和促进,对其余与专业相联系的世俗的事务,老师是爱莫能助的。这话听起来有点无情,却是出于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负责。

无论环境的现况如何,无论环境的未来可能如何,从事业的开端处就遵循正当的原则总是正确的。“善假于物”虽不失为一种机智,却是要设前提条件的,此条件应是“善假于物”只能用于做正事的范畴。谁也不必说学生借助老师的力量比自己的同窗捷足先登于高台就属于正事,不客气地讲,其间无法戒绝投机的意识。若说这投机心人人皆有也不为错,但经济学意义上的投机才是机智,社会学意义上的投机就是一种众人心领神会的欠缺了。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投机近似于吸毒,一旦染上便难以戒除,我因此才常常告诫学生们说“一次投机,终身投机”。在这一点上,我甘愿落下罗嗦的说辞,强调任何人也不必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意志坚强,要知道投机的效率优势足以打动心智正常的多数个人。我们显然是反对投机的,其主要的理由有伦理学的,有人生哲学的,还有社会学的。

从伦理学角度看,投机因通常发生在平行竞争的过程中,投机者的利己机智必然会在过程或结果上造成损人的效果,自然是失德的。

从人生哲学角度看,投机固然可以获得眼前的利益,却会造成持续获取利益所需求的持续失德行为。如果有人有机会目睹过投机方面的高手,就能从他们的面目中读出精神的紊乱和心灵的苍白。所以,投机一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性格、一种气质,对于投机者个人来说是最为受害的。但由于他们毕竟从环境中猎取过相当的利益,因而他们通常并不会为自己的失德而内疚和惭愧,反倒可能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失德做合理化的辩护。

从社会学角度看,投机者很容易对意志和心智薄弱的个体起到示范作用,会让他们真诚地接受投机与成功之间的必然联系,从此便不再相信久久为功的道理。长此以往,各种事业中的浮躁、虚假就可能成为常态,务实的个体则很可能会被挤到边缘。近来阅读一些评论学术界的文章,才知道这个世界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现象,立即有了与世隔绝的想法,虽然也身在其中,竟对许多可笑可叹之事少有所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大概也只能告诉自己和可以告诉的一些人尽可能独善其身。

古人云:“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未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尊广道艺
识记教育琐思;弘扬爱智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