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和九月十九,对刘庄人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刘庄的雹泉爷庙会。每到这个时候,好多工作在外的刘庄人便会赶回家中,村里人也会邀请十里八乡的亲戚朋友前来赶庙。
庙会所给予的不仅是区别于日常的狂欢氛围,更是为家庭关系的亲情化提供了机会。说是回来烧香拜佛祈请神灵保佑,其实就是找个理由把家人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把酒言欢,一叙家常,自是其乐融融,热闹非凡。
刘庄的庙会才兴起没多长时间,小的时候,只知道这些房子曾经是寺庙,里面什么样没见过,可能在文革期间破四旧毁坏掉了吧。过去沿街的几间是供销社,后面的几间是学校,还记得自己小学的一段时间就是在这些房子里度过的,现在整修一新的几间庙还是曾属于我家的房子,什么时候买的已记不清楚,爷爷奶奶一直住在这里,直到他们去世,房子一直闲置。
随着这几年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兴起,庙会开始大为流行,村里的善男信女便自发的组织起来,筹措资金,加之村里的推动,对房子重新进行了翻新布置,并把每年的阴历四月十八和九月十九确定为庙会日,每到这天,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这里祭拜祖宗和神灵。
每到这天庙里庙外人山人海,比肩接踵,本来刘庄集是农历二、七,正好和十八连在了一起,更为热闹的庙会增添了伏笔。这个季节又恰逢麦收前的农闲时节,正好出售麦收工具和售卖农副产品,庙会恰恰集祭拜与商品交易于一体,既满足了大众的精神诉求,又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赶庙会大多是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人成帮结伙地前往。村里的人也大多放下手中的农活去赶庙会,四乡八镇聚集来的人,要吃、要住、要买东西、要看热闹,就为庙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每逢庙会,经营各种饮食小吃的、卖鞋帽布匹的、抽签算卦的、卖丸散膏丹的、打把式卖艺的、卖日用杂货的、唱戏走秀的、卖民间工艺品的等等各类生意人、手艺人、江湖人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使刘庄庙会成为当地民间经济文化活动的大舞台。
可以说庙会起于信仰、盛于集会,“会”因庙而起,庙借“会”而盛,两者结合,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古庙会。庙会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来说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记忆,它给大家提供了体验传统文化和寻找心理慰藉的载体。
仿佛又让我们回到童年,找寻那逝去的记忆,也许有人认为烧香拜佛是封建的糟粕,其实这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而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被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庙会就是这种生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里既有敬畏自然、敬畏祖宗、敬畏神灵的成分,更有感恩自然、感恩祖宗、感恩神灵的情感表达。
最初的庙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宗庙社稷制度,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先民们选择了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从《诗经•小雅•楚茨》中“神嗜饮食,使君寿考”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祭祀时的心态,你看,神是喜欢美食的,你恭敬的送给他好吃的,他就会赐你多福长寿。其实我虽然不是党员,也是无神论者,用句不恭敬的话说,祭祀就是人们向鬼神行贿的手段而已。我喜欢这个日子是因为,在这一天,可以和家人亲戚团聚一堂,享受那种亲情时光。
刘庄庙,乡里人称它为雹泉爷庙,具体建于何时,无史料记载,但从庙前的几间老房子看来已经不下二百年的历史,庙院中间的石碑也可佐证,虽然不能说明此庙初建的准确时间,但可以说明它是建于同治之前,是一座十分古老的庙宇。现在重新修整的庙宇七间,最东边一间是供香客休息的地方,中间三间供奉的是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西边三间供奉就是雹泉爷和风雨雷电神的塑身了。
据村里老人讲,这也是和周边村庄庙会的不同之处,因为庙会祭祀神仙大多以三皇、伏羲、女娲,或是玉皇、王母、太上老君等等。而以雹泉爷祭祀的在我们周边并不多见。
说起雹泉庙就不得不提李左车。李左车,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生卒年不详),汉初南行唐(今河北省行唐县)史家庄人,秦楚期间著名谋士、杰出的军事谋略家。秦末之时,原先已经覆灭的六国纷纷展开复国运动。作为赵国名将之后,李左车尽心辅佐新立的赵王歇,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今山西代县西),在代王兼赵国大将军陈馀的麾下效命。
后来,刘邦与项羽交战,李左车献计设伏十面埋伏,逼项羽乌江自尽,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再后来,韩信被刘邦所杀,李左车受刘邦猜疑,为表白自己,李左车当庭辩解未果,遂愤而自刎,以身殉国。李左车死后,汉高祖刘邦为表其忠烈,追封他为"阴灵侯",建庙祭祀,并封其为"雹神"。
在民间,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一带,李左车很有声望,也流传着许多传说。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雹神》中,就记述了李左车降冰雹,落满沟渠而不伤庄稼的传奇故事。
而在刘庄修建雹泉爷庙,也许跟它所处地理位置有关吧,因为庙前的大道就是古时的的青莱官道,村西是胶潍走廊,媒河绕村而过,为商贾马帮必经之路。真正的出处,因为无据可查无法得知,但有一点就是从小时候记事起没见过我们村里下过冰雹,这也许是上天对刘庄的眷顾吧。
碑文故事
碑是刻在石头上的历史,在刘庄庙里也现存两块石碑,一块是光绪年间的善人碑,虽然已经断为三块,字迹依稀可见,正面是万善同归四个大字,碑头写着菩萨会,背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十里八乡女居士的名字。另一块就是在院子中现存比较完好的那块,日期是同治十二年,说起这块石碑,就不得不提一个词叫路倒。
在古时候因为交通并不发达,在路上病倒或暴毙是常有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路倒。这块石碑还有一个典故,说的是在刘庄村北有片地,叫李家洼,原来这块地并不属于刘庄,而是属于邻乡的李家泊,有一年地里死了一个人,官府过问,无人敢应,这时刘庄人站了出来,说由我们来处理他的后事,有啥责任我们来承担,官府应允,既然无人认领,以后这片地就归刘庄所有,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李家洼的那片地。
事后刘庄人又立下规矩,刻在碑上,以后碰到在路上得病或是受伤的人,要勇于进行救助,这有点类似现在的立法,这也体现了刘庄人勇于担当,乐于助人的精神。
这是现存的老庙部分,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虽然斗转星移,不变是乡情的传承和往昔,摸摸这些墙壁,感受历史的年轮与无情,一刹那,从这块土地上走过的人们仿佛成了模糊的影子,忽远忽近,让人动了情。
1
美食原创 请勿搬运
1379261830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