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昌邑 ‖ 潍河鲤鱼

文摘   2024-06-02 21:37   山东  


1













 

在我们小城的东面,有一条河流纵贯昌邑大地,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潍河。潍河,古称潍水,虽然算不上名川大河,但它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详情见文尾延申阅读)。



从箕山开始,潍河所流经之处不仅是齐鲁大地上最古老经济发达地区,而且还是东夷文化发源地之一,从大禹治水到潍水之战,从郑玄论经到朱熹讲学,数千年文脉传承弦歌不辍。


在昌邑大地上滔滔潍河水流淌了无数个春秋,作为昌邑人民的“母亲河”,它不仅孕育了历经沧桑、自强不息的昌邑人民,更滋养了长盛不衰、兼容并蓄的昌邑文明。反过来,人们对于潍河也赋予了复杂深厚的情感内涵,寄托了太多的情怀和希冀。



潍河,不仅盛产鱼鳖虾蟹,还生长着一种体态亮丽、远近闻名的“四孔鲤鱼”。当然不真的是四个鼻孔,而是鲤鱼有两条龙须酷似另外两个鼻孔。


说起“四孔鲤鱼”,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打天下以后,为了保全自我,便以出家修道为名,想找个地方隐居。这一天,他走到昌邑的峡山,但见潍水自南奔泻而来,弯弯曲曲绕山而过,山上古松参天,时有云雾从中升起,令人疑是到了仙境。


更喜山之阳有天然洞穴一处,正可居住。伯温大喜,于是在此隐居下来(峡山现在还有刘伯温洞)。闲暇之余,刘伯温在潍河岸畔看渔人打鱼,看到打的无非是些鲫鱼、鲢鱼之类。他想,这么美的地方,应有异于他乡的特产才对。


于是,他驾起祥云,来到天庭。他走到天河岸边,只见姜太公在那里端坐垂钓。刘伯温走上前去深施一礼,便把自己如何离开京城,如何在峡山定居,又如何想寻求珍奇鱼种的经历和想法说了一遍。


姜太公用手一指,天河中一条金色大鱼蹦到他的手中。伯温一看大喜,但又一细看,只是一条鲤鱼,没有什么稀罕。姜太公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说:“此鱼是鲤鱼不假,但不同于别处之鲤,到了潍河,你便见到鲤鱼的奇特所在。”说完,把手一甩,那鱼就落到潍河里去了。


为感谢姜太公,刘伯温奔波化缘,由四方百姓集资,在峡山之阳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太公庙。太公庙落成之日,伯温特意来到潍河岸边,让渔人打了几条鲤鱼观看。他忽然发现这些鲤鱼全是四个鼻孔,靠近嘴巴处两个大孔,离嘴巴较远处两个小一点。从此,潍河多了一珍——“四孔潍鲤”。  



还有一种说法是,潍河的鲤鱼在最早的时候和其它水域的鲤鱼一样,也是只有两个鼻孔。有一年,东海的龙王化成人形到人间来察看,看到人间实行科考制度来选拔人才,受到启发,也想通过考试来选拔才俊,帮它管理政务、治理水域。回到东海的龙宫之后,就让宰相传令各水域选拔人才,然后到龙宫来考试。


各水域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立即进行选拔,然后送到东海的龙宫,参加龙王的殿试。潍河选出了鲤鱼、黑鱼和螃蟹去参加考试。龙王为前来参加考试的举子们设置了三关:第一关是文化考试,第二关是面试,第三关是技能考试。第一关文化考试,鲤鱼、黑鱼和螃蟹都顺利地过了关,第二关面试,螃蟹因为形貌丑陋没有过关,被刷了下来;第三关技能考试是跃龙门,黑鱼跳了几次都没有跳过去,又被刷了下来,只有鲤鱼一次就跳了过去,并且跳得很轻盈、很优美,被龙王选中,作为人才留在龙宫重用。



可是,鲤鱼因为出身贫贱,又来自小地方,被龙王重用后,仍有一些贵族出身的大臣看不起它,使鲤鱼心里很憋气,整天闷闷不乐。龙王为了让鲤鱼能安心为它效力,把自己最小的爱女小龙女许配给它,并上奏天庭,给鲤鱼开了两个天目——让鲤鱼变成了四个鼻孔,不仅使鲤鱼增加了智慧,而且变成了贵族身份。


从此以后,龙宫中再没有人看不起鲤鱼了。鲤鱼在龙宫里过了几年之后,一是厌恶龙宫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二是思念家乡潍河里那些亲朋好友,向往那种平静、安详的生活,于是,就向龙王辞官,带着小龙女回到潍河,过起了清闲自在的生活。


鲤鱼所生的子孙后代当然也都是四个鼻孔的,只是当时的人们粗心大意,没有注意到潍河鲤鱼这一细微的变化。直到多少年之后,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昌城,视察灾情,才揭开了潍河鲤鱼是四个鼻孔的秘密。乾隆皇帝是东海老龙王的第九子,投胎转世到人间做皇帝,潍河鲤鱼是四个鼻孔的秘密他当然知道。他在北海看完灾情,来到昌城住了一天。乾隆住下之后,就带着他的一帮大臣来到潍河,希望能见到他的妹妹小龙女和他的妹夫。


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乾隆在水上游了一天,小龙女和他妹夫也没出来见他。乾隆贵为皇帝,在这游了一天,见他妹妹和妹夫不前来拜见他,有些恼怒,可又不便明说,就想把鲤鱼四个鼻孔的秘密公布于世,于是,他对众大臣说:你们知道潍河的鲤鱼几个鼻孔吗?大臣们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两个。乾隆说:不对,潍河的鲤鱼是四个鼻孔的。大臣们不信,就找来当地的渔民打捞上来一看,果真是四个鼻孔!从此,人们都知道了潍河的鲤鱼是四个鼻孔的,再也不是秘密了。


 一般的鲤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侧黑色。而潍河的鲤鱼,鳞呈金黄色,所以如此,都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决定的,因为潍河源头山泉汇流,流经河道又尽是沙岩底质,因而“泉香水冽,水浸沙明,滋生其物,清爽殊异”。



鲤鱼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旺盛的生殖力,代表着家族的富裕和兴旺。另外,鲤与“礼、利”谐音,因此自东周时代起就形成了很多与鲤有关的文化习俗,比如年画上儿童骑着鲤,过年供养的鱼都是鲤,很多地区长期保留过年把鲤作为礼物送人的习俗,有些地方有特定时节吃鲤的风俗。


鲤鱼常常出现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例如《诗经》曰:“岂食其鱼,必河之鲤。”汉代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曰:“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唐诗中的鲤文化也相当丰富,以鲤为题的诗歌很多,如李白的《赠崔侍郎》曰:“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一诗写道:“侧闻阴山胡儿语,茜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独孤及在《送何员外使湖南》一诗中写道:“王程傥未复,莫遣鲤鱼稀。”李商隐的《板桥晓别》一诗则曰:“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刘禹锡在《洛中送崔司业》中写道:“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鲤鱼自古迄今被视为食中珍品,《诗经・小雅・六月篇》记周宣王伐狎狁胜利后大宴诸侯时:“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亲友,炰鳖脍鲤。”


先秦时期,北方人取食淡水鱼,必称鲂、鲤。例如《诗经•陈风•衡门》中就载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诗中的意思就是,难道吃鱼就一定非吃河里的鲂鲤吗?难道男人娶妻就一定非要娶齐姜、宋子吗?齐姜、宋子可是当时男人梦寐以求的美女,可见鲂鱼和鲤鱼是吃货们垂涎三尺的鱼中极品。


《孔子家语》还称鲁昭公赐孔子鲤,适其生子,孔子为荣君之赐,便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可见古人对鲤鱼的珍视。



全世界最早的养鱼文献陶朱公范蠡著的《养鱼经》,就是主要以鲤鱼为养殖对象。在华夏大地,自古就有“鲤鱼跃龙门”寓意飞黄腾达,仕途亨通之说,据南北朝陶弘景记载:“鲤为诸鱼之长,形既可爱,又能神变,乃至飞越江湖,所以仙人琴高乘之也。”所以鲤鱼跃龙门变成龙的神话,童叟皆知。


鲤鱼是河水中的清贵,带着最美好的寓意,慰籍着我们的四季岁时。在我们昌邑,常用鲤鱼宴请贵客,在一些特殊场合,还利用鲤(礼)和鱼(余)之音,把鲤鱼当做吉祥物。因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红白公事,大凡重要一些的席面,总少不了鲤鱼。另据《本草纲目》《千金药方》的描述,古人不仅把鲤鱼当做美食满足口欲来看待,更是把它当作滋补的营养品。


另据张天嵩的《本草诗话》记载,鲤鱼味甘,性平,归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下气、通乳之功。鲤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烟酸、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营养价值十分高,具有抗血脂、抗血栓、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鲤鱼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全身均可入药。适宜于纳食不佳、工作太累和情绪低落者食用,可以作为各种水肿、黄疸肝炎、肝硬化腹水、胎动不安、产后乳汁缺少、咳喘等病症者的辅助治疗手段。


此外,他还列举了三个和鲤鱼有关的食疗偏方。


1:取鲤鱼一条,除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块,加适量水煮汤,加盐、料酒、葱白、生姜末。先用旺火煮沸,再转用小火煮烂,去刺留汤。梗米100克,或再加大枣30克,加水适量,倒入鲤鱼汤和肉,煮成粥。该方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食用于纳差、疲劳乏力者。


2:取鲤鱼一条,除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备用。薏苡仁100克,浸泡后加水煮一小时,再加鲤鱼用砂锅文火清炖成粥,不另加油、盐、醋及其他调料。该方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轻度水肿。


3:取鲤鱼一条,去除鳞、鳃及内脏,洗净切块。猪蹄一个,洗净切块,加通草9克。调料适量。将鲤鱼、猪蹄、通草、葱白、盐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至肉熟汤浓即可。每日两次,每次喝汤1碗,连吃3天。该方具有通乳的作用,适合产后乳汁不下或是过少的妇女。


在中国八大菜系里,有很多以鲤鱼为主料的经典名菜,例如鲁菜的糖醋鲤鱼,川菜的干烧鲤鱼,孔府菜的怀抱鲤等等。这些制作都比较麻烦,我们今天来学学这道比较简单,但却色泽鲜艳、葱香四溢、口感咸鲜、鱼肉鲜嫩、回味悠长的葱油鲤鱼。



葱油潍河鲤鱼

主料:潍河鲤鱼1条

辅料:大葱1根、姜1块、红尖椒 1个、 香菜1棵

调料:味达美 、蚝油、盐、料酒、糖少许、胡椒粉 



制作步骤:

首先把鲤鱼去鳞、鳃及内脏,清洗干净,两面打一字型花刀。加盐、葱、姜、料酒腌渍入味。锅中加水烧开,放入鲤鱼急火蒸八分钟。取出后放入鱼池,撒上葱丝、红辣椒丝,淋入调好的汁(味达美,蚝油,糖,胡椒粉)。锅中加花生油,烧开后浇在鱼上,再把汤汁倒出,烧开后浇在鱼上。最后撒上香菜段即可。


延伸阅读:


关于“潍”字的由来,一种说法是潍(wei)形声。字从水,从维,维亦声。“维”义为:“从高处一点引到地面的多根绳索(组)”。“水”与“维”联合起来表示“从山顶向四面流下的多条溪流”。本义:从山顶向四面流下的多条溪流。特指:水名。即“潍河”。说明:潍河得名的时候,很可能箕屋山顶处有天池,一下大雨,天池周围便有多个水头从四面八方往山下流去,故有此名。


另一种说法是“潍”个典型的象形字,“潍”的偏旁“隹(zhuī)”,它的写法和含义就是“鸟”。其中《说文解字》就曾记载了“隹,鸟之短小尾总名也”,所有短尾巴的鸟都叫“隹”。甲骨文、金文、小篆中的“隹”,特别是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隹”字,就是个短尾巴鸟。在最早的甲骨文中,“隹”和“鸟”就是一个字。随着文字演变,尾巴短小的叫了“鸟”,比如麻雀、山雀。尾巴长垂的鸟就叫了“隹”。比如凡是带“隹”字旁的汉字,大都与“鸟”有关雀、隼(sǔn)、隽(juàn,本义指鸟肉肥美)、瞿(表示鹰一类的鸟两眼视物之状)、鹤,还有雉(野鸡)、雁等。


潍山本来叫隹山(有鸟的山)。捉了鸟用绳子捆住,加个“系”字旁,就成了维山(维护、维修、维系、维持都与此有关)。维山上流下来的水,加个“水”字旁,就变成了潍坊的“潍”。



关于潍河的记载,最早来源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潍淄其道”。“潍淄其道”,它只简单记载了潍河和淄河两条河的名字,发源和流经均没有记载。


其后的史料就有了关于潍河发源、流经的记载了,《汉书•地理志》、《说文》皆谓“潍水出箕屋山”;而《淮南子》说“潍山曰箕屋山、覆舟山,是一山三名也”。


《水经》亦云:“潍水出琅邪箕县潍山”,水以山名。《太平寰宇记》云:“潍水源出莒县东北潍山,去县八十三里,东北流入诸城县境”,沿袭了《水经》说。


元代的《齐乘》载:“箕县潍山,今清风山,在莒州北百里”。清乾隆《山东通志》载:“潍水自莒州西北箕屋山发源。”《莱州府志》载:“淮河即潍水”。


以上记载,先有箕屋山之说,后有潍山说,后又记为箕屋山。潍河所流经的各县县志记载潍河的发源地,也都指称莒县北部的潍山、箕山或箕屋山。1980年版《辞海》说:“潍河,水名,源出五莲县西南箕屋山”。



《尚书•禹贡》是最早的中国区域地理著作,亦是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这说明在大禹治水时就已经有了潍河。其原文:“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


①海、岱惟青州:海,渤海。岱,泰山,又称岱宗、东岳,在今山东泰安县北。青州,《禹贡》划分的九州之一,因地居东方,五行色青,故名青州。即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朝鲜西部一带,南至泰山、徐州。


②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嵎夷,泛指古代东方的少数民族。此处指居住在辽东沿海的东夷族。略,划定疆界。潍,潍河,源自现今山东莒县的北潍山,伏流至箕屋山复见,流经诸城、高密、安丘、潍县、昌邑入海。淄,淄河,源自山东莱芜东北一带,博山西25里的原山北麓,东北经博山、益都、临淄、广饶、寿光入清水泊,再由北与小清河会合,其支流从羊角沟入海。道,治理,疏导。


③厥土白坟,海滨广斥:白坟,浅色的肥沃土壤,这里指灰壤或浅色的草甸土。斥,即盐渍土。


④厥贡盐、絺〔chī〕,海物惟错:盐,海盐。絺,即一种精细的葛织物,即细葛布,现今的泰安、莱芜一带可以出产大量的苎麻,可用来织夏布。海物,指鱼蟹一类可以食用的海产品。惟,与。错,错杂,指种类繁多。


⑤岱畎〔quǎn〕丝、枲〔xǐ〕、铅、松、怪石:岱畎,泰山的沟谷。丝,蚕丝。枲,雄株麻,大麻的一种,纤维可作麻布的原料。铅,青白色矿石,可供绘画和涂饰用。怪石,形状怪异的玉石


⑥莱夷作牧:莱夷,即今山东半岛的东夷人。作牧,从事放牧的农业劳动


⑦厥篚檿〔yǎn〕丝:檿丝,柞蚕丝。檿,古称山桑,即柞树,叶子可供养蚕。柞蚕与桑蚕极其相似,色黄褐,丝呈褐色,古人用檿丝制作琴弦,有弹性。檿丝产于昌邑、潍坊一带。


⑧浮于汶,达于济:汶,即汶水,源自现今莱芜东北,流经泰安、肥城、宁阳,至东平注入济水。也正是《禹贡》汶水注入济水的故道,现今已不复存在。如今的汶水叫大汶河,注入运河。



译文:

渤海和泰山之间这一带是青州。嵎夷治理好了以后,就疏通了潍水和淄水的河道。该州的土质呈灰白色,沿海地区是一片广大的盐碱地。耕地列在第三等,赋税列为第四等。该州的贡物是盐、细葛布、多种多样的海产品。还有泰山地区的丝、大麻、锡、松、和奇怪的石头。莱芜一带放牧,贡献的是畜产。这里进贡的柞蚕丝用竹筐装上,从汶水直达济水,再由此驶入黄河。


1












             美食原创  请勿搬运

         13792618303(微信同号)










食在陆记
用心做美食,找寻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