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昌邑 ‖ 猪油渣

文摘   2024-05-19 21:17   山东  


1













 

真正的美食从来不是山珍海味,上好的食材只是繁华一瞬。有时一碗面条米饭,几滴猪油,早已满足。我们寄托在美食上的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有的时候反而是味道带来的记忆,而美食本身也携带着最强大最质朴的治愈力量。


岁月流转,记忆中的味道,仍是心中的人间最美,美食是一道情感的寄托,人世间,酸甜苦辣,若长良川。



说到猪肉,就不得不提到猪油渣,那可是让人流口水的童年回忆。猪油渣吃的是一口念头,念的是一嘴满足,而满足来自不寻常的熬猪油的日子,猪油渣也成了我们吃到幸福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


对于油渣的记忆,源于那个物质稀缺的年代,现在人们割肉往往稀罕瘦的,在小时候,人们买猪肉时更多的会倾向于买肥多瘦少的肉块,因为肥肉可以拿来熬猪油炼油渣。


猪油渣,无论是炖菜,拌盐或拌糖,还是干嚼直接吃着酥脆油香,清水面拌上猪油,倒点酱油,加上脆脆的猪油渣,再来个荷包蛋,面汤里胶质黏着质感简直让人脑袋发懵。味道平淡的蔬菜,经过猪油渣的“点化”,瞬间有了人间烟火气。


小时候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上一头大肥猪,不光为了吃肉,猪粪土肥是可以换工分的,等到了年底天寒地冻之时,便开始杀猪熬油,这是农村家庭一年最富足的时候。


年龄稍长的人都还有记忆,瘦肉或者五花肉分完了之后,往往还会剩下一大块肥油肉,俗称“猪板脂”。这个猪板脂在当时可是个好东西,家里的长辈们会将这块板脂切成小块,锅里加一点水,然后将板脂放在锅里熬就可以了,一开始用小火,等锅里的水熬干了,板脂就会滋啦滋啦的冒油,一股浓郁的猪油香味扑鼻而来,板脂逐渐变小变黄变焦,一会功夫就变成金黄色的油渣了,猪油就算熬好了。


熬好的猪油,倒在油罐子里,留着炒菜用,油渣捞出后盛在一个铁碗里,为了防止孩子偷吃,放在高高的柜子顶上。放学回来,趁家里没人,踩着椅子抓两块塞进嘴里一咬,油渣里的细密油脂瞬间飙出充盈口腔的幸福感,直击灵魂,清脆可口香而不腻,那芬芳四溢入口即化的感觉,仿佛心都被融化掉了,一口油渣,简直就是令人销魂的人间珍馐,那“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之感,绝对是世界上最香的味道。


别看我们现在有众多的食用油可选择,不管是花生,色拉,菜籽油还是洋气一点的橄榄,山茶油等,猪油的香味和滑润感是他们无法替代的。


在中国人漫长的饮食文化史上,猪油可以说是贯穿全程,食用油渣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中描述周天子的饮食,除了各种动物油脂外,还有一种名为“淳熬”的珍品:“煎醢加于陆稿上,沃之以膏”。醢就是肉酱、陆稿就是米饭。意思就是,炼出油的肉酱加在米饭上,再浇猪油,这不就是现在的猪油拌饭嘛


据《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记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这段话意思说食用肉类,春天吃羔羊乳猪,要用牛油烹调;夏天吃鸡干鱼干,用狗油烹调;秋天吃小牛幼鹿,用猪油烹调;冬天吃鲜鱼大雁,用羊油烹调。


膏腥说的就是猪大油,由此可见从人类开始驯养家畜,到今天的食材多样性,猪油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漫长的中国饮食文化史,就是一部猪油食用史。


《齐民要术》里还详细记载了炼猪油的方法——猪肪炒取脂,“肪”指猪腰部囤积的最肥厚的板油,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炒锅,“炒”也许意通干炒,或者“焯水”的“焯”,意思就是利用水煮滗出一部分猪油,再以猪油榨取更多油脂,这和我们现在炼猪油异曲同工也是先在锅中加一点水等水分㸆干,猪油才会慢慢析出


猪油在滋养我们这代人胃的同时,也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那是一碗热量满满的乡愁。而油渣,则是我童年里的不可磨灭的记忆,这种味蕾的乡愁,终生难忘,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更让人刻骨铭心,是任何山珍海味所不能比的。



油渣不是脂渣,现在市面上好多卖脂渣的,它是青岛的一道传统名吃,俗称压缩肉。脂渣是选猪五花作为原料,经去脂、压榨,辅以食盐、味精调配而成。我们今天说的不是脂渣,而是“油渣”,也叫“猪油渣”,估计现在的年轻人都没见到过,更不要说吃了。


我们从厨时对油的要求是细分的,不像现在的厨师用油的单一,除了花生油就是香油了。至今记得学徒时无论是炒鸡还是烹制青菜,很多老师傅都喜欢用猪油爆锅,因为它能给成品菜肴带来口感绵软和香气四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烹调用油的选择也越来越多,猪油曾经被视为不健康的选择,胆固醇心血管疾病人们常常归罪于猪油。其实,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食物,膳食平衡才是最关键的。抛开摄入量而谈营养的观点都是不靠谱的,猪油主要由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组成,其中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量更高。随着人们对饮食营养的细分,猪油又重新回归我们的餐桌。


我们所吃的食用油一般都是花生油、豆油或者橄榄油,这些都是植物油,而猪油就不一样了,这是动物身体中体现出来的油。和植物油相比,猪油中有很多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都不少,这就是猪油最大的特点。它不但可以提供很多能量,同时也可以作为营养成分。


猪油这么油腻,吃多了会不会堵塞血管?甚至有人说“猪油是血管杀手”,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我们吃的任何食物,基本上是由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组成。


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属于大分子的营养成分,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它们首先会经过消化道,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如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而这些经过消化的小分子再透过消化道黏膜(如小肠粘膜)进入到血液、淋巴。


所以,吃猪油渣是不会堵塞血管的。作为一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猪油性凉、味甘,能够调节脾胃,滋补五脏,可以开胃,促消化,有助于缓解食欲不振、脾胃虚弱、身体贏瘦等病证。猪油可以补益肺经,能够促进皮肤和毛发的生长,使皮肤更加光滑有弹性。


猪油在中医的眼中还是一味良药,比如:能保护视力、滋养脾脏、润燥止咳、润肠通便、解疸疾 。有一个中医偏方就是用猪大油来治疗便秘:用开水冲猪油,用筷子一直搅,搅的越久越好,直到搅到开水变温了,能喝了,就大口大口把猪油水喝完,据说对睡眠不好还便秘的老年人有奇效。


猪油热天易变坏,炼油时可放几粒茴香,盛油时放一片萝卜或几颗黄豆,油中加一点白糖、食盐或豆油,可久存无怪味。猪油熬好后,趁其未凝结时,加进一点白糖或食盐,搅拌后密封,可久存而不变质。人们炼猪油主要选择靠近肚皮的板脂,猪内脏外面也附着的一缕一缕类似板脂的板油,一般叫“水油”,因为含水分多,炼完的油渣不好吃,几乎没有人吃,都喂牲口了。



制作过程:


1:猪板脂用流动的清水冲净,切除网油中可能含带的淋巴结,清洗干净,切成两三厘米见方的小块。


2:放入炒锅中,加入小半碗水,大火熬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熬即可。(加水是为了防止肉块突然受热而变焦。这样熬出的猪油冷却后更白更香。水开后一定要转最小火慢慢熬)


3:熬二十分钟左右,肉丁缩成很小块,随着油脂不断被热量逼出,清澈透明的液体开始沸腾,猪油的颜色也由纯白变成微黄,最后再至焦黄。因为猪油渣里剩下的有部分蛋白质、残存的少量不饱和脂肪,所以吃起来特别香。


切记全程都是小火,避免火太大了油渣变焦而破坏了油的味道和成份。捞出油渣,油彻底冷却后倒入容器中密封冷藏保存。(注意不要把锅底的碎渣倒入)



营养价值及功效:


1:动物油的油脂与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进人们的食欲。特别与萝卜、粉丝及豆制品相配时,可以获得用其他调料难以达到的美味。


2:动物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当,几乎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营养,并且能提供极高的热量。猪油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较高,可达95%以上,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很高的调料,所含的脂肪比例小于黄油,较适于缺乏维生素A的人和少年儿童。


但是,猪大油不宜多吃,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还容易引起肥胖。



猪油妙用:


1、蒸馒头的发面里揉进一小块猪油,蒸出来的馒头膨松、洁白、香甜可口。


2、煮陈米时,加点猪油和少许盐,煮出来的饭松软、可口。


3、铁锅洗净擦干,再涂点动物油抹匀,可防止生锈。


4、不穿的皮鞋,擦上点动物油,置阴凉干燥处存放,可使皮鞋光洁柔软。


糕点也离不开猪油,起酥必须要用到它,猪油和白糖都是中式糕点里必不可缺的硬通货。



油渣萝卜水饺:


把青萝卜清洗干净,用擦冲擦成丝,冷水下锅,烧开后煮两分钟,然后捞到冷水盆中,浸泡十五分钟。将萝卜丝捞出来,挤干水分,稍剁一下,放入盆中。把油渣切碎,与萝卜丝混在一起,再加入泡好的粉条、花生油、葱末、姜末和少许食盐,充分搅拌一下,饺子馅就做好了。接下来的的步骤就是和面、擀皮、包饺子了。





1












             美食原创  请勿搬运

        13792618303(微信同号)









食在陆记
用心做美食,找寻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