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起地瓜,很容易让我们想起那个离开地瓜不能活的年代,对于出生于七十年代前的人来说,地瓜是那个年代不可或缺的食物,直到现在,每每看到街头烤地瓜的,就会勾起了我对那段往事的回忆,一幅幅难以忘却的画面,马上就浮现在我的面前。
小的时候,经常住在昌邑北部的姥姥家,到处都是盐碱地,因为没有水浇条件,他们那里只能种植地瓜、高粱、谷子、胡萝卜之类的农作物。深秋时节,坡里到处是等待晾晒的地瓜干,家中锅里煮着地瓜,上边蒸着胡萝卜和糕,也许那啥吃伤了,所以到现在我也不吃这三样东西。
父母经常回忆,说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特别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年到头能吃上地瓜还算是好年景,碰到了收成不好,连地瓜也吃不上。来年的春荒是乡下最难熬的时光,青黄不接,唯一可以下肚的就是晒干的地瓜干,它还可以去磨坊磨成面,用地瓜面做的面食有很多,比如地瓜面饼、地瓜面条、地瓜面蒸饺、地瓜面包子、地瓜面窝窝头等等。
特殊的年代造就了特殊的生活,让最谦卑的地瓜成为生活的主角,就像我们朴实憨厚的父辈们一样,顽强、坚韧,耐得住任何贫瘠、灾害和苦难,只需一点阳光雨露就拼命生长。
他们那个年代的人对地瓜是永远心怀感激的。借用杜甫的话:“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吃饱成了他们最朴素的理想,没想到多年以后,这些粗粮会得到年轻人的青睐,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念念不忘,也许是为了重温记忆中的味道,可能更多的是源于回忆的滤镜以及那种对美食渴望的氛围。别说,这些东西偶尔吃一顿,还别有一番趣味。
地瓜又称红薯、白薯、甘薯、番薯、红苕等,为旋花科一年生植物,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健康食品。
据史料记载,地瓜是从明代后期传入我国的。在引入我国之前,地瓜最早在中美洲一带种植,后西班牙人从其征服和殖民的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地将地瓜带到被其殖民统治的菲律宾等地进行种植,到了明朝的万历年间始传入我国。
地瓜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
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就曾经靠地瓜度过灾荒。《农政全书》(明·徐光启):薯有二种,其一名山薯,闽、广故有之;其一名番薯,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两种茎叶多相类。但山薯植援附树乃生,番薯蔓地生;山薯形魁垒,番薯形圆而长;其味则番薯甚甘,山薯为劣耳。盖中土诸书所言薯者,皆山薯也。今番薯扑地传生,枝叶极盛,若于高仰沙土,深耕厚壅,大旱则汲水灌之,无患不熟。
记录的就是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
另据《闽书》(明·乔远):“番薯,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土砂砾之地,皆可以种。其茎叶蔓生,如瓜萎、黄精、山药、山蓣之属,而润泽可食。中国人截取其蔓咫许,剪插种之。”专门记录了地瓜的由来及种植方法等。其他如《金薯传习录》(清·陈世元):“甘薯似芋”“红薯叶、藤亦可入药”;《本草纲目》:“红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做薯粮,使人长寿少疾”中都有详细记载。
其实吃地瓜好处多着呢,因为地瓜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每100克鲜地瓜仅含0.2克脂肪,产生99千卡热能,大概为大米1/3,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地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地瓜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也可制取淀粉、提取果胶等,制取的淀粉可以制作粉条和粉皮。
每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家乡的独特风味,每一个人的记忆中也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童年味道,记忆中的味道之所以难忘,不仅仅在于它本身的滋味,同时还烙印着儿时的乡情、也萦绕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
其实,几乎所有上了年纪人都有着味觉记忆中的某种食物。这一道记忆中的食物,可以抵抗时间、空间的变迁,深深烙刻在我们脑海深处,比如地瓜古扎。想找寻记忆味道的可以用地瓜面单独和面,蒸个地瓜古扎。咬一口,让我们重拾记忆中的味道,时光无法倒流,但借由它们,我们可以寻找到自己的来处以及归途。
制作过程:
地瓜面放入盆中,细细洒水,反复调和,令其潮湿而不沾湿,用手紧握成形。可能形似水饺取名地瓜古扎吧,在锅中铺上笼布,将地瓜古扎放在上面,加水蒸熟,经蒸制后,甜软而有咬劲,配稀饭食用,风味独特。
1
美食原创 请勿搬运
1379261830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