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记忆中的味道,总是挥之不去。时光荏苒,人在变情在变,不变的还是那记忆中的味道。一个酱豆饽饽,就是一个微小的时间虫洞,足以让我们穿越时空的距离回到那年、那月、那个时代。
很多关于光阴的故事,都是由食物串连起来的,食物承载的不仅是味道,它还寄托了千金不换的回忆。有的时候我们尝的是味道,品的却是时光和情怀。一个不经意,尘封多年的味觉往事一一来叙旧了,虽然再也唤不回儿时,但经过回忆筛滤,却变得格外美好。
原来,我们想念小时候的滋味,不是因为当时的食材有多丰富,却是因为那些难以取代的温暖,直抵灵魂深处,而透过味觉记忆沉潜的情感牵绊,是最耐人寻味的吧。
酱豆饽饽在我们这里还称之为酱其馏,可能是形如窝头吧。其馏是北方人对玉米窝头的俗称,源自哪里没有记载,只能找到“馏”这个字的含义,古人焖饭的方式是先把粟米淘洗干净后放入炊具中,然后再加入适量清水,然后开始焖饭。
如果焖多了饭,古人就会把剩饭保留下来,留待第二顿继续焖热而食,这种方法在当时称作“馏”。在《说文·食部》中曾曰:“馏,饭气蒸也。”《诗经·大雅·生民》中则写道:“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这里指的就是通过热蒸汽来加热烹饪食物的方法。
在古代,用粟米或者用稻米、麦制作而成的干粮有着特别的称呼,即糗、糒、餱等。明代陈嘉谟所著的《本草蒙荃·粟米》中曾经提到:“小米……舂成粉……蒸作糗。”《释名·释饮食》中有“干饭,饭而暴干之也。”
粟米所作的干粮由于其方便携带且可以直接食用,所以古人也常将其作为出行或者行军时的口粮。在《汉书·匈奴传下》中就曾经记载道:“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风,多赍鬴鍑,重不可胜,食糒饮水,以历四时,师有疾疫之忧。”而在《左传·文公十二年》中则记载道:“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这里所提到的“裹粮”其实指的就是糗这种干粮。也许是玉米窝头的颜色和它们有点类似吧。
常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天母亲会把地里收来的大豆精挑细选存放好,待到来年春天,取出来上锅慢慢炒香后凉透,接下来就是煮豆了。
锅里加水。没至豆上约两公分,然后像焖米饭一样,把豆煮到吃起来稍微有点面,然后捞出,放在筛子上控净水分凉透,然后下一步就是捂豆,放在篓子里或是透气性好的笸箩里,上边铺上一些报纸,再铺上一层干净的牛皮纸,然后把黄豆均匀的铺在上面,约一指厚,盖上一层透气性好的纸就可以了。
捂豆的房间内尽量不要频繁开关,保持一个闷热潮湿的环境,这样利于豆子发酵。捂豆到第三天,如果发乌,说明恰到好处,黄豆长出白毛,再等一两天,白毛变绿毛,把长满绿毛的豆子放在筛子或是笸箩里放在太阳下晒干,整个发酵过程不能超过七天。
晒的时候把握好干湿度,太湿太干都不行,能捏成蛋为标准。酱豆饽饽一般在每年的二月二制作,二月二炒料豆,可能也和这个有一定的渊源吧。晒制好的酱豆为深褐色,有一种类似臭脚丫子的特除气味,但吃起来非常香,好之者垂涎三尺,恶之者避之不及。
酱豆饽饽和冬天下豆豉的豆好多人分不明白,外观和味道都相似,在制作初期有区别。酱豆饽饽的豆是先炒后煮,一般在春天制作,而豆豉的豆是直接煮,农历的九月二十九开始撕豆,晒制好后,加入面萝卜和白菜,花椒水,俗称下豆豉。
营养价值
1. 酱豆可补充各种营养成分,改善胃肠道菌群。
2. 含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锌、锰、磷脂等,有增强记忆力的健脑作用。
3. 酱豆中的钙,有利于骨骼的吸收与钙化,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4. 蛋白质含量丰富,且不含胆固醇,可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预防心血管疾病。
5. 酱豆中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
6. 酱豆中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酱豆饽饽可以掰掰用蒜臼子蹿蹿拌蒜吃,还可以用干锅焙焙,那样会更香。
1
美食原创 请勿搬运
1379261830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