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丨91-2、善士德相

2024-11-18 08:01   缅甸  

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


  这位善知识,可以是圣人,也可以是凡夫。不要以为找善知识,必须找圣人当老师。实在来说,即便他是一位圣人甚至是阿罗汉,但他如果没有善巧说法引导弟子的能力,那他在教弟子方面,可能还真不如一位达实性、有善巧的凡夫。



二、“教”德:深入经藏,成就多闻,能开示导引学众,进修大乘正道。

为什么这个叫作教德?因为经、律、论三藏是佛教的内容,他能够深入经藏,成就了在佛法方面的多闻,还能够依据佛法,开示引导这些学人,他在佛陀的教法方面有这样一些功德。论主在教德这一方面,特别强调了“进修大乘正道”,因为全篇的宗趣是“综贯全部佛法而向于佛道”。简单说,这位大德是否具备在佛法义理方面,深入全面的把握,而且能够用它来引导学人。

三、“达实性”:实性是正法的别名,这或者由现证慧通达,或是从闻思教理得通达。

这个“达实性”,就是通达诸法的如实性,也就是我们汉传佛教常说的一个词叫作“实相”。说“达实性”不太熟悉,说“通达诸法实相”,这话大家都熟悉。实性也好,实相也好,某种意义上都是“正法”的别名。

正法,我们前面说了两层意思:一个是所观法的内容——缘起、四谛等等这些法;一个是法在生命中的实现,也就是涅槃。所以,“达实性”这里实际是强调了两个层面:第一个是“现证慧通达”,也就是在现观中,在定慧的双运中,得到了如实的智慧,明确地说是无漏智慧。有这样无漏智慧的人,是佛法中的圣者。这是一类通达,叫作由现证慧通达,只是指佛法中圣人的情况。第二个是“ 从闻思教理得通达”,指的是佛法中的凡夫,他还没有证得如实的智慧,虽然无漏智慧还没有生起,从凡圣的阶位看还是凡夫,但跟一般懵懵懂懂的凡夫不一样了,因为他通过对于佛法的闻思,可能在闻慧、思慧或修慧的层面,对于诸法实性,有了一个真切的把握,这叫作通过闻思经教达实性。

这样的“达实性”,其实是允许有不同智慧层面的通达:可以是无漏智慧的通达,那就是现证慧通达;也可以是闻思修慧层面上的通达,就是这里说的闻思教理得通达。也就是说,这位善知识,可以是圣人,也可以是凡夫。为什么强调这两种?不要以为找善知识,必须找圣人当老师。实在来说,即便他是一位圣人甚至是阿罗汉,但他如果没有善巧说法引导弟子的能力,那他在教弟子方面,可能还真不如一位达实性、有善巧的凡夫,这要到后面善知识的第五个德相——“巧为说”那再为详说。

这是“达实性”这一条,其实也很重要,如果这个人不能通达佛法核心的义趣,体会不到佛法核心智慧味道的话,就算他具备其他功德,那他引导人也是有点不着边际的。可能也学一些佛法的善法,修很多资粮,但是你很难品味到佛法核心的甘露味,只是打一些外围的边边角角的“零工”,做不到直接深入佛法的核心。



四、“悲愍”:有慈悲心,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能清净(为利益众生)说法。

这里特别注明“清净说法就是指的为利益众生而说法”,因为在今天整个佛教的情况,从戒律方面来看,跟佛世时候的差距是比较大的,所以在今天强调“不为名闻利养而清净说法”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这位大德是为了资财上的收获,或者名闻上——自己名声变得更大、徒众更大、影响更大,而去说法的话,这就不是悲愍心说法。悲愍,是真的看到众生的苦,而且这种种苦唯有佛法才能真正解决,因此,为了真正利益众生、安乐众生,自己不顾一切地依佛法去宣说、去引导,哪怕自己年老病弱了也是这样去做,这是有慈悲心,不为名闻利养,清净说法。

如果不具备悲愍,哪怕这位大德具备其他条件,他也可能不去说法。比如对于一个有禅定的人来说,如果你让他出去说法,尽管他可能有那个功夫,但需要跟那么多人打交道,虽然不像凡夫那样身心波动,但这种清净安乐,跟他独自远离人群、闲居静处、无有愦闹地安然修习止观的快乐,还是没法比的,所以他要是悲愍心差的话,自己受现法乐就好,不一定会出来宣说佛法。这有点像佛陀的断、智、恩德,佛陀如果没有悲愍的话,他自受现法乐乃至般涅槃就好了,我们也就受不到他的功德利益。所以这个悲愍对于善知识来说也很重要,你观察这个善知识虽然很多功德都具足了,但你去求啊求,这个善知识就是不教你,你能得到利益吗?

五、“巧为说”:成就辩才,能善巧方便地为众说法,所以容易了解,容易得益。

这位大德虽然具备很多功德,但是他没有方便智慧,不会善巧说法,即便是一位阿罗汉,可能也很难利益到别人。比如说周利槃陀伽尊者(我常举他的例子,没有任何对他的不恭敬,只是作为一个极端的情况来说明道理),在世间的智慧比较差,他对世间学问的把握也比较差,相应的记忆力也比较差,在他证阿罗汉之后,他还是只能说一个偈颂,那他教化、利益众生的功德恐怕就没办法跟舍利弗尊者相比了。因为舍利弗尊者是随佛转法轮将,世出世间法几乎可以说通达无碍,那他利益众生的方便善巧就很多,所以在佛世的时候他对于佛法的弘扬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刚才作为对比说的,是一个凡夫的大德,他虽然具备这些德行,但是他没有证如实慧,他从果德上来讲不如阿罗汉,但是,如果这位凡夫的大德有方便慧,能善巧为众生说法,那他利益众生的功德很可能比一位没有善巧方便的阿罗汉要大。不像一些人宣说的那样,圣人、特别无学阿罗汉,利益众生的功德就一定比凡夫大,不见得。我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请问:阿罗汉或者圣人,跟凡夫的本质差别是什么?无漏智慧。那无漏智慧能用语言说吗?不能。能用语言说的,是相应的世俗边智。他虽然有无漏智慧,但不意味着同时具有方便智慧,这是两回事。我们中国佛教常常认为“一开悟了就什么都知道了”,好像这个人从前啥也不懂,一开悟了什么都懂了一样,那是不懂圣智是怎么一回事,无漏智慧跟世俗边的智慧是两回事,所需资粮不完全一样。佛三大阿僧祇劫行道,集聚的是福慧资粮,光是为无漏智慧集聚的慧资粮吗?如果只是无漏智慧的慧资粮,用不着那么长时间。能够断烦恼、令人得解脱的无漏智慧,阿罗汉最短三生就可以成就,第一生见佛,用有部的话说得暖位,然后第二生如何,第三生成就阿罗汉。无漏智慧的资粮,最短三生就够了。佛果不一样,因为佛的一切智智的资粮是非常广大的。

无漏智慧和世俗边智是不一样的,后来世俗边智又被称为“后得智”,相对应的,无漏智慧就被称为“根本智”。无漏智的作用很简单,如实知诸法实相,尽断根本烦恼,令人得圣道,是这样而已。但是,这种根断烦恼的智慧,对于一切事物纷繁的现象没有把握,那是后得智方面的事情,那是不发生根本错谬的世俗边智所摄的,所以不要去偷懒。特别是一些禅宗的末流行人,因为不懂得这些,只听得故老相传的谬言,说:“现在不需要读经教,也不用看这些书。”“为啥呢?”“等你一开悟了,啥都懂了。”

如果这个人是佛法的正确悟入的话,他悟入之后是离于言语文字的,这样亲证于法,他确实可以不用去读很多经典,也懂得佛法;这没问题。包括佛法,他可能不识字,但你读给他,他还是能够确认这是什么义趣;这没问题。但不意味着他除了这些根本智相应的东西之外,外面的这些东西他也都知道了。之前我常跟大家说,一个阿罗汉可以不懂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完全不障碍他解脱生死,因为花儿为什么那样红是世俗边智。但是,如果一个人既通达佛法的根本智,又懂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星星为什么在眨眼这样的世俗边智,那可能就意味着他摄化众生的方便更多。

“巧为说”是基于这样善巧方便的智慧,从而为众生说法。这后面支撑的是一种智慧的力量,大家不要以为仅仅是言辞上的善巧。



如成就这些功德,那就是了不得的大善知识了!

学完善士德相——“证、教、达实性、悲愍、巧为说”,给你什么启示?你可能会说,我知道怎么去找师父了,或者怎么去找自己可以依止修学的善知识了。这当然是目的之一,是题中应有之意,但你没有更多的感受、想法吗?如果我们修习佛法,不能够把任何一法回归到自己的向上、向善的转变上来的话,那真就有点像过去所说的一句话,叫“心外求法”。

这些善士德相,好像是在说别人,在说一位你可以依之修学的善知识,但这何尝又不是在告诉你、我,要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要在这些方面去培养自己的德行;如果我们要想住持佛法,要想利益人群,不具备这些功德,那只能是一种空想,只有从这些方面去充实自己,让自己已经具有的增长,未具有的生起,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实地利益众生、住持佛法。现在自己没有,但是你很清楚你要在哪些方面来培养你自己吗?你如果不清楚,那么“证教达实性,悲愍巧为说”就是你的方向,你就要从这些方向去改善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本来不具有的功德生起,已经具有的功德增长,这才不是法镜外照。如果只知道拿着这个法镜去往外照,看看是妖还是仙?是仙,我就靠过去;是妖,我就躲开。如果光知道这个,只能说学会了百分之五十。还需要自照——我现在是什么样子?是否有相应功德?如果没有,要惭愧,要发起自己的勇猛精进;如果有了,也别沾沾自喜,你就算有一点,到佛那个程度了吗?有什么好满足、自喜的呢?佛到那个高度了,他又何尝有一丝一毫的沾沾自喜?不仅仅是法镜外照,应该如何将它用在自身?记住“佛说法如镜”!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


光明讲堂
佛法学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