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
著
成佛之道
佛是最好的善知识了吧,那从佛出家的人,有的得了阿罗汉,那不用说是得到利益了;有的得到一些果证,也得到利益了;那不也有下地狱的吗?有没有因为佛的现世,佛虽然在他身边,但他却因此造下恶业的?提婆达多恶心出佛身血,犯五逆罪,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吗?这是说,虽然跟了这位善士,如果自己不善巧亲近,轻则有可能得不到利益,重则反受自己烦恼之害。不是受善知识之害,佛还去害提婆达多啊?提婆达多之所以会堕地狱,还不是因为自作自受。所以,如果这个人亲近不善巧,轻则得不到利益,重则反受其害。这不是因为别的,就是他内心的烦恼和他错误的身语,才会导致这个。所以,在有因缘亲近善士之后,也必须通达亲近善士的善巧,如何正确地去亲近善士。只有把握这样亲近的善巧,才能够得其益,而免于其害。
认识现实佛教的功德处和不足处是有很大意义的,你只有真正懂得佛法住世是怎么一个义趣,你才能在现实的佛法住世中有正确的、更好的抉择,你这一生就算想为佛法做贡献、做努力,也不至于努力错了方向——做了一大堆事,结果是破坏性建设。就像人一样,到处开山盖楼,这些好像是在建设,实际上是破坏。现在佛教界也是,有一些人忙得不亦乐乎,好像在为佛法添砖加瓦,实际是破坏性建设,虽然干了很多事,但实际上都是伤害佛法的事。你们不一定每个人都站在佛法的高度,来考虑佛法住世的问题,来思择这些现象,可能更多的还是随顺自己欲乐的倾向:“很多人都这么干,那我也去这么干”,很多人是不是还在这个层面?你有没有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审视现在的佛教界?来审视现在的汉传佛教应该何去何从?
佛法住世,离不离得开僧团?学僧:离不开。那么僧团的自身建设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是顺于僧伽本质特征的——“依法以摄僧,和乐净为本”。住持三宝中,真正主动住持佛法力量的是僧宝,所以说“佛法二宝,赖僧弘传”。这就涉及到僧团建设的问题,如何去建设?向着企业管理学啊?你看有些道场,有没有向企业管理学的?不知道僧伽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僧团建设是怎么一回事,觉得世间那些好高明,学一些现代管理的东西来管理僧团,搞得出家人越来越不像出家人,搞得出家人越来越像上班了。上殿,一个月少二三堂,扣工资,佛法啥时候靠这个了?用世间话来说,全靠钱来玩了。如何来建设一个如法的僧团?这就跟僧伽本质特征有关系——“依法以摄僧,和乐净为本”。
再强调一遍:佛法住世,归根到底,依靠什么力量?依靠僧伽。那么僧伽自身如何,就必然影响着佛法住世的情况,这就涉及到僧伽自身建设问题。那僧伽自身的建设依赖于什么样的原则?“依法以摄僧,和乐净为本”,把这里的义趣和僧伽建设结合起来,做一个自己的阐述。要思考:怎样依法以摄僧?怎样才能使“和乐净”呈现在活着的僧团里?
虽然对于佛法住世来说,以僧团为最有力的核心,但一切都要向着三宝住世的方向去行——“三宝真实德,无漏性清净,化世真亦俗,佛法得长存。”用佛法来化导世间,不就是佛法住世吗?既需要胜义的,也需要世俗意义上的佛法,这样,佛法才能得长存!
讲完期中考试最后一道论述题,回到《成佛之道》的学习。我们上次讲到了“闻法趣入”章,学习了“闻法”这个部分,主要讲了三个方面:首先说明了“闻法功德”。之所以说闻法的功德,其实也就回答了为什么要闻法这个问题。因为闻法有这些功德利益,能够避免那些衰损,所以我们应该闻法。其次是“离过谛听”。大家知道闻法好了,想要去听闻佛法了,但是知不知道闻法应该避免一些过失啊?如果不能避免这些过失,或者闻而不忆,或者因为自心的差谬,反受其害,所以要“离过谛听”。最后说明的是“闻法意乐”。离开了那些过失之后,应该以怎样的意乐、怎样的内心建设,来听闻佛法?所以接下来讲了闻法的意乐:“病想医药想,殷重疗治想,随闻如说行,佛说法如镜。”特别最后两句:“随闻如说行,佛说法如镜”,为什么要听闻?是为了实行的,听闻了之后是要落实于生命的实践的。就像大家所熟知的:佛法不是知识的传授,更不是生命的点缀,也不是作为娱乐的消遣品,实际上它是很重要而且很严肃的一件事,是需要我们付出全部生命的真诚,去实践的一件事情。
既然说到了“随闻如说行”,说到了实践,接下来就进入了如何去实践的部分,也就是闻法之后的“趣入”。在趣入(你如何趣入佛法,如何真正地如说而行)之中,说的第一个重要的因缘是“亲近善士”。“善士”就是善知识,在有些佛法经论里也说为“善友”,比如在玄奘大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里就用“善友”这个词——不要以为善友就是朋友,你的师长乃至佛陀,我们也都可以称为善友。善友就是善士,也就是善知识。
“亲近善士”里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善士德相”,一个是“亲近善巧”。
为什么在“亲近善士”里讲“善士德相”?因为如果要亲近善士,首先就要判断这位大德是不是善士。“大德”这个词,在我们现在的汉传佛教里用得很特别了,要不然就表示身份地位很高的,要不然就是年龄很大的。如果你们以后成了比丘或者已经是比丘的,会在四分律藏里看到“大德”这个词,其实是比丘之间互相普遍的称谓、正常的称谓。两个比丘之间互相都可以称大德,哪怕其中一位比丘犯了错误,另外一位比丘要劝诫他,也可以说:“大德!你刚才那件事,做的不如法,你应该发露忏悔。”所以我刚才用“大德”这个词,大家不要奇怪:“都说了是大德了,还要考虑他是不是善士吗?不是每一位大德都是善士吗?”我是用律藏里“大德”这个原本用法,也就是指一切的出家比丘众。
这位大德是不是善士,是不是善知识,如何去判断?就像你去判断这个东西是不是茶杯盖,是不是得有个判断标准?要满足于一些标准,才能判断它为茶杯盖。所以在亲近善士的第一科就在讲“善士德相”——具备哪些功德、特征,才是我们去依止从学的善知识。
第二个部分讲的是“亲近善巧”。依着善士德相,知道这位是善知识,你接下来就要去亲近他,那在你亲近的时候,如果不能够正确亲近,一定会得到功德利益吗?佛是最好的善知识了吧,那从佛出家的人,有的得了阿罗汉,那不用说是得到利益了;有的得到一些果证,也得到利益了;那不也有下地狱的吗?有没有因为佛的现世,佛虽然在他身边,但他却因此造下恶业的?提婆达多恶心出佛身血,犯五逆罪,不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吗?
这是说,虽然跟了这位善士,如果自己不善巧亲近,轻则有可能得不到利益,重则反受自己烦恼之害。不是受善知识之害,佛还去害提婆达多啊?提婆达多之所以会堕地狱,还不是因为自作自受。所以,如果这个人亲近不善巧,轻则得不到利益,重则反受其害。这不是因为别的,就是他内心的烦恼和他错误的身语,才会导致这个。所以,在有因缘亲近善士之后,也必须通达亲近善士的善巧,如何正确地去亲近善士。只有把握这样亲近的善巧,才能够得其益,而免于其害。所以在“亲近善士”这一部分,依次讲了“善士德相”和“亲近善巧”。
既然闻法趣入的第一要着是亲近善士,首先我们要能够认得清什么样的人是善士,然后才有可能去亲近,从而得到利益,所以论里接下来说明了善士德相。
甲二 趣入
乙一 亲近善士
丙一 善士德相
趣入正法者,应亲近善士,
证教达实性,悲愍巧为说。
偈颂字面的意思很明确:一个想要趣入佛陀正法,进求佛道的人,应该去亲近善知识。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善知识呢?就是后面的五德:“证教达实性,悲愍巧为说。”其他的论里有的讲十德,这里总括成五种德,其实内容是彼此互相摄入的,这里的五德就已经涵盖足了。
正法,虽可以从经典去了解,但主要还是要从说法师去听闻。法师的开导,比起自己阅诵,到底迅速而容易得多。
前面说“闻法由三处闻:一、从佛闻法;二、从佛弟子闻法;三、从经典闻法。”刚才同学说从视频、音频等这些,说的也对,这些都是从经典闻的拓展;从佛闻或从佛弟子闻,都是从人来闻法。实际上对于多数人来说,从经典闻可能不如从一个合适的人闻法来得更直接了当。因为再好的经典、再好的书、再好的音视频,可能不是特别针对你的,主要是针对当时那些人的,比如我们现在一起来学习《成佛之道》,我主要是针对大家现在这样一个群体来讲的。假如我针对研究班的那些同学来讲《成佛之道》,可能就不会这样讲了,因为要考虑到彼此相契的问题,这样讲和大家的情况是否配合、相应?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后来形成的录音,难道对每一个来学习《成佛之道》的都有同样的帮助吗?也可能有一些人觉得未免讲得太浅近了,但是对于佛法一点根基也没有的,可能还觉得是不是有一点深涩了?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面对面的话,就可以比较广泛地对不同样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讲,这就是我们从人亲闻的好处,你能够接收到对方根据你的情况、根据你的问题,更有针对性的佛法传递和说明。
这是说“法师的开导,比起自己阅诵,到底迅速而容易得多”,这也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去亲近善士,光看书可不可以。在我还没剃度之前,常常在身边亲近我师父,当时虽然已经确定要跟他老出家了,不过他老肯定也要观察观察,在这个阶段,有一天跟师父说话,我就谈起了自己的一个认识:“我从很早开始就认识到,学佛法跟活人学,跟真实的人来学,还是很重要的!光看书是不一样的,因为人身上有活着的佛法。”我师父大概没想到,知识分子出身的,还能这样来认识学习佛法这件事,所以他老人家当时反问我的语气,就有点让人多少没意料到的样子:“是吗?”然后他老人家大概是为了鼓励我、嘉奖我的意思,说:“我年轻的时候都还没有这样的认识。”其实也是他老间接地肯定“你这样的认识是对的”。他老只是用这样的话来表示肯定,大家也要学着点,夸徒弟不要夸上天:“小子!好样的。”
确实是这样,要学会从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学习活着的佛法,不要只知道书本里有佛法,那样的见识未免有点太短浅了,这就是亲近善士的必要。
所以为了要“趣入正法”,进求佛道,“应”该“亲近善士”——善知识,尤其是大乘善知识。
为什么强调大乘善知识?因为本论名为《成佛之道》,是大乘还是小乘?大乘。所以本论的义趣归根结底是来说明这样的成佛之道的,那就应该多亲近大乘的善知识。
我们亲近善知识的好处,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说法,就是日常的耳濡目染。你对这个人心悦诚服,又耳濡目染他的这些作略——举止言行以及流露的神态等等,长期下来会对你形成一种熏染,自己会受到这位善知识的影响,这就叫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会受熏染的,你亲近什么样的人,就会不知不觉地受他的熏染,所以《吉祥经》里告诉我们“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不要去做愚痴人,要不然大家都不亲近你了。
佛曾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说为预入圣流所必备的四大条件,这可见亲近善知识的重要了。
这里引了“四预流支”的内容。“亲近善士”就叫作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受善知识的指导,去学习佛陀的正法。这不意味着每一字、每一句都得要善知识亲自讲给你,那样的话,你不要把善知识给累坏了。特别在今天,佛法的内容这么庞杂,你如果每一个部分都指望善知识一字一句地讲,那善知识真的是很难有时间再做别的事了。把握全体佛法,需要自己去下功夫,不过,应该以怎样的方略、怎样的次第去学,这可真的是有赖于善知识的点拨。按照善知识的指导去深入佛法,这是“听闻正法”。
“如理作意”:听闻了佛法,束之高阁啊?自己在内心又给自己打了一个对号:“我又懂了什么什么东西”,就自得自满了?那不是佛法,听闻了佛法之后,要对照自己的身语意,按照佛法所说的去正确地运作自己的心。因为心正确运作了,这个人的言语和行为会出现错误吗?不会。错误的言语、行为背后,总是有错误的心行,当这个人的内心有如理作意之后,他不会有这种故意发动的错误的言语和身行,所以这里偏重于说根本的——“如理作意”。
“法随法行”有两解:一个就是大家常常以为的,是如佛所说的法,如实地去实现它。还有一个就是如古老的《阿含经》中所写的那四个字,叫作“法次法向”。佛所说的法,特别是一般大众的修习,是应该有次第的:先修习这样的法,再修习那样的法,这叫作“法次”;“法向”,然后向于什么样的法。依恰当的次第,向于佛法的深入,这叫“法次法向”。
具足了这四大类条件,这个人就可以向于预流果,也就是向于圣人的阶位进发了,所以说为预入圣流所必备的四大条件。“支”表示支因,也就是因缘、条件的意思。印顺法师在这用白话说得很清楚,他没有直接说“四预流支”这样比较深涩的词,而是说“预入圣流所必备的四大条件”。
“这可见亲近善知识的重要了”,你想转凡成圣,入于圣道,亲近善士是排在第一位的条件,我们称为首要条件。如果跟了邪师,不堕地狱就是好事了,更不要说入于圣道,乃至真正的解脱安乐。所以接下来也就提到了如何去寻找善知识,如何去观察善知识。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