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变课本的环节,完全使用课本上的问题串,这样的课上出来效果如何?我们一直在尝试……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比的应用
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有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核心问题“140个橘子,按照3:2应该怎样分?”课堂上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比较长,在部分学生进行板演的时候,其他学生不断进行补充,最终我们得到了一黑板的解决思路,虽然板书比较乱,但都是学生思考的痕迹、思维的结晶。
方法一:小蔡同学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1班有3份,2班有2份,非常直观地看出140一共是5份,所以,她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分别算出1班和2班分到的个数。
方法二:小张同学与小蔡同学用的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5份用(3+2)表示,更完整,而且还有检验的过程,给大家做了很好的示范。
方法三、四:小张同学的这种办法是看了黑板上众多方法后,突然想到的。先求出一份量,再利用求“和差问题”的方法解决:用(140-28)➗2先算出2班的橘子数,再用得数加28算出1班的橘子数。这时小安同学立刻站起来说她又想到了一种方法:(140+28)➗2先算出1班的橘子数,再用得数减28算出2班的橘子数。
方法五:小张同学看了别人做的,就想与众不同。所以他想到了:140➗2=70(个) 30-20=10(人) 140➗10=14(个)70+14=84(个)70-14=56(个),小张刚讲完,小杜同学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140➗10=14(个)70+14=84(个)这两道算式中的14是一样的吗?后来经过讨论,发现确实是凑数的巧合。但不得不说小张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两个班一共是30+20=50人,假如两个班人数一样,就相当于每个班是25人,平均每个班得到70个橘子,用70➗25就是1个人得到的橘子数。可是这样算,1班少算了5人的量(70➗25×5=14个),2班多算了5人的量(70➗25×5=14个),那么1班就在70的基础上加14,2班就在70的基础上减14。虽然比较难思考,但是值得思考。
方法六、七、八、九:这几种方法都是用方程解决的,不同的是设的未知数不一样,有的设平均每个学生得到x个橘子。30x+20x=140;有的设1班得到了x个橘子,x+2/3x=140;立刻就有学生想到也可以设2班得到了x个橘子,x+3/2x=140个;还可以设每份橘子是x个,3x+2x=140(也就是小侯同学讲的方法);虽然方法不一样,但是用的等量关系式都是一样的。
方法十:这是小赵同学写的列表法,虽然慢,但是逻辑清楚,能看出孩子的耐心和细心。她刚讲完,小张同学就表示这个表格可以优化:前三次每次都给1班分30,2班分20,三次就会多分10个,第四次再退10个就行了(1班退6个、2班退4个)。能想到优化,就说明对比的意义理解很清楚了。
回看录像的时候发现整节课用了将近50分钟,但我觉得是值得的。我们在反馈交流的时候,孩子们会因为仔细观察别人的方法,从而受到启发想到另一种方法;还会因为不明白算式的含义,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还会在别人讲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又想到了类似的方法;还会为了和别人都不一样而冥思苦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或许有些方法不适合应试,因为应试做对即可,但是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听到思维碰撞的声音,看到了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很多遗憾,比如重复学生的发言,总担心有些孩子没听到,比较费时间;再比如很多方法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所以在处理课堂生成的时候,追问的问题还不够有针对性……教学相长,路还很长。
把这样的课堂定义为精品课,很惭愧,这真的是家常课,还是准备不充分的家常课,但是很鲜活,很真实,把这样的课堂呈现出来,可能会更有利老师们的思考和批评,如果能为老师们的教学和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
我们一直在努力中……
感谢观看。
有你想看的精彩
华南师范大学名师培养基地组织导师赴西安高新第五小学进行入校指导活动
心守一抹暖阳,静待一树花开--教育部“双名计划”名师培养对象张静老师赴云南送教送培
执教:李琼
制作:李琼 尚腾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