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变课本的环节,完全使用课本上的问题串,这样的课上出来效果如何?我们一直在尝试……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有多少名观众》---大数的估计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估计大数的策略与方法,能借助乘法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活中较大的数量进行估计,发展数感。
2.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估算思路与具体方法,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从开学初我就一直在尝试用社会化学习模式去上课,每一节这样的课我们都要经历,课前完成学习单——小组共学——质疑深化——当堂检测这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完成度都对下一环节有着很大的影响。尽管这样的课难上也很难上好,但我们一直朝着目标前进着。因为社会化学习的核心是和同伴学习,向同伴学习,助同伴学习,以组为单位学习,以组为单位成长。
通过小组共学的方式学习,我能感受到每位孩子身上的特质正在被激发。之前师生一问一答的方式正在被默默改变,生生对话的产生正是课堂主人翁从“我”变成了“我们”。教师的手里不再拿着胡萝卜或大棒,其它人的评价与观点变成课堂的助推器,而老师只需要在该出手的地方出手就行。比如:课上有一处精彩的生生对话,8组上台分享方法,把21估成20,8估成10,20×10=200(人);这的确是一种估的方法,但有人质疑,8估成9不是误差更小?8不用估也能算出来,为什么要这样估?8组解释,8看成整十整百数更好算;他说二九十八也很好算。僵持不下我接过话筒“这两种都是估的好方法,但估算不仅要快而且要准,谁的更准?”这个情景里的数字很好算,换一个情景还是如此吗?我们要根据不同情景来分析问题。
课上有个组的估算方法和大家不同,但在讲述的时候没有表达的很清楚,而且因为时间关系,我打断了他的发言,课后他们找到我重新梳理思路,我才明白我们错过了一次精彩的分享。回放:这个体育场大约能坐多少名观众?我们先估一个看台的人数8×7=56人,56≈60,60×3=180人,180×28=5040人。这的确是一种合理的估算方法,并且误差也比较小,很可惜我们没有听到完整的发言。
有关“估计”的教学,很多时候要结合现实的问题情景具体分析,有时很难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或“清晰”的步骤。所以这堂课,我没有急着得出最好的方法,而是尽可能的让学生多说多想,教师“延迟判断”,引导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或者“更清楚”的表达,或“更好理解”的例子。估算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与交流,从而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通过回看录像,还是能反思出很多问题:
小组共学的氛围和讨论问题的流程训练还不够,组员的凝聚力不足,造成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
学习单的完成是上好社会化学习的基石,小组中依然存在忘带或是学习单用功不够的现象,我想这和孩子们没有合理合适的获取知识渠道有关,也有组长监管不到位的原因。
组长的培养还不够,视频中我们看到的积极发言的孩子多数是组长或2号选手,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很快,但如何让不爱举手的孩子爱举手,我们还在努力。
本节课的板书不够细致,开始说出的数是在“猜”而不是“估”。单位量和单位数的书写位置不对,说明老师对这两个词的理解不够深刻。
单位量:确定(规定)一个度量单位。 比如:1米,1克这些都是度量单位。同理,一排有几人,这就是在确定1排这个度量单位。
单位数:有几个这样的度量单位。
我知道了如何估计大数。
我知道了估计的方法还有很多。
我知道了如何可以估的准。
我的疑问是除了老师提供的这些估算方法, 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又快又准的估算方法是什么?
如果一个事物的数量非常庞大,该如何估呢?
……
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
我们一直在努力中……
感谢观看。
有你想看的精彩
执教:张凡
制作:尚腾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