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改变课本的环节,完全使用课本上的问题串,这样的课上出来效果如何?我们一直在尝试……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买矿泉水
学习目标:
1、结合“买矿泉水”的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连乘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体会连乘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让学生估算每箱矿泉水24瓶,每瓶3元,买2箱矿泉水150元够吗?孩子们想出了两种不同的估算方法,都是把每箱的24瓶看成了25瓶,我引导孩子说清楚了为什么这样估算就可以确定150元够了。接着提出疑问:如果把每箱的24瓶看成20瓶,也可以通过20×3=60元,60×2=120元<150元。说明张老师准备的150元是够的,你觉得对吗?这时课堂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这样估小了差距太大,最后花的钱不一定小于150元;另一种认为用四舍五入法把24估成20是对的,可以判断出来。接着就有人提出:四舍五入法用到这里显然不恰当,他带着全班孩子来分析其中的偏差,让孩子们体会到在这种情况下估小够,实际不一定够,这其中的道理不用我们告诉孩子,他们会在具体问题的现实情境中进行分析,从而在质疑与辨析中让思维更加开阔。
在说图中的信息再计算这个环节,有一幅图是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每层能放35本书,问一共能放多少本书?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只列综合算式,因此做出了两种预设了35×2×3=210(本),35×3×2=210(本),但当这个问题提出后,就有孩子列出了35×6这个算式,我及时追问这个“6”代表什么意思呢?孩子回答道:是“3+3”,表示一个书架有3层,两个书架就是6层,而且告诉我“3+3”是要带括号的,最终通过计算35×(3+3)或35×(3×2)得出这个书架一共能放多少本书。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啊!他们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连乘算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这种想法的多样性源于他们能真正去思考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只要尊重孩子的认知, 我们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和发现。
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告知孩子数学化的语言表达能让问题变得简单,我们的思路也会更加清晰。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已知鸡有45只,通过图示的呈现,问我们鹅有多少只?那题目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个孩子说到:一个小方块代表鸡有45只,在鸭的旁边花了5个这样的小方块,一个小方块相当于45只,又在鹅的旁边画了长长的两个方块,一个方块就相当于鸭子的总和。我追问:谁能说的更数学化一些?生二自发上台讲解:鸡有45只,鸭子有5个这样的鸡的线段(一边比划一边讲解)那45×5就是鸭的只数,把45×5落下来,鹅的只数就是45×5×2,孩子讲解的特别清楚,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继续问:谁能用“倍”再说一说这道题呢?生三回答道:鸡有45只,鸭的只数是鸡的5倍,鹅的只数又是鸭的2倍,鹅有多少只?此时掌声就更加热烈了,说明在这种表达的过程中,我们适时的引导会让孩子们的表述越来越数学化,思路也会越来越清晰。
1、在估算这个环节我在板书上直接呈现了综合算式,这个出示对孩子来说有些突然,如果能在探究完连乘的运算顺序后再带着学生列综合算式就更合适一些。
2、因为时间关系,课堂上没有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连乘解决的问题,如果能让他们联系实际说一说,就会有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把这样的课堂定义为精品课,很惭愧,这真的是家常课,还是准备不充分的家常课,但是很鲜活,很真实,把这样的课堂呈现出来,可能会更有利老师们的思考和批评,如果能为老师们的教学和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一点点帮助,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
我们一直在努力中……
感谢观看。
执教:董雅婷
制作:尚腾
编辑: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