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雷神系列*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三)低级别

百科   2025-01-20 07:00   陕西  
笔记内容是根据张雷老师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讲课内容所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用于学习!

1)持续性高危性HPV感染是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和鳞癌的病原学因素,

2)HPV感染并不必然导致鳞状上皮内病变或者癌,绝大多数女性一生中会发生HPV感染,真正发生病变的只是很少数绝大多数会清,第1种感染途径游离体状态感染时,HPV感染不发生形态学能够检测到的病变感染以后绝大多数会清除,只有持续性感染少部分会出现病变

3无论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都会出现高比例的自然消退,之所以反复强调因为我们常有固有的概念,觉得发现有高危性HPV感染,再免疫组化做P16Ki-67一定要做出低级别的诊断,这是不对的。

4HPV在开始成熟的鳞状上皮中发生复制性感染会导致低级鳞状上皮都已经开始成熟了有基底是基底层,基底是基底层,不是肿瘤性增生,经常会把低级别诊断为高级,是因为低级病变病因学不一样,低危性HPV会引起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低危HPV感染照样发生复制性感染,导致低级别一定不会造成肿瘤性克隆性增生,因为没有E6E7参与

所以低危HPV感染有可能引起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危型HPV感染也会导致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同时感染低危和高危HPV,也会导致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病因学比较复杂

5)持续高危性HPV感染,最终驱动鳞状上皮发生克隆性增生,导致高级别鳞状皮内病变,

6)需注意,文献报道,年龄小于24岁的CIN2患者6个月之内复查多数都消退了初次感染高危性HPV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的发生机制可能不同,绝大多数是不需要治疗的

只有持续性高危性HPV感染出现了形态学改变,才是需要关注的。

7多数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并不是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进展的,而是一开始就是高级或者是一定CIN1进展到23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即CIN,是HPV感染导致的鳞状上皮增生表现为鳞上皮细胞成熟异常和/或病毒引起的形态学异常

如果P16阳,持续性复制性高危HPV感染,没有形态学的改变,仍然不能诊断是低级别,因为鳞状上皮病变,它的定义是形态学的定义。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是非肿瘤性的,主要是看有病毒感染导致的形态学改变,

1把低级别诊断为高级别,主要是病毒感染导致基底基底细胞增生副基底细胞里常会核分裂Ki-67会发生异质性的高表达,如果是高危性HPV感染导致的P16阳性,就会把低级别诊断为高级别,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P16染色对诊断低级别的作用是有限的

2HPV感染P16不会,没有整合到增生细胞核内的高危性HPV染即没有发生复制性的高危性HPV感染时,P16也是阴性。

整合了高危性HPV的低级别可以,但是高级别P16都会阳,高级别是高危性HPV感染发生复制性感染导致的E6E7参与P16,所以不能根据P16染色诊断低级别或者高级别

3习惯认为P16在下1/3细胞层是低级别,是不对的,高级别也可以出现下1/3的表达,不能根据下1/3层的P16染色阳或者超过2/3来进行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分层

电镜,细胞核,周围的挖空细胞,挖空细胞是E4基因导致角蛋白破坏,形成挖空细胞,整合在细胞核里的大量HPV病毒颗粒,表现为HE形态上,在表层出现明显的挖空细胞,

如果认为发生了肿瘤性克隆性增生,无论是1/3还是全层,都认为是高级别。因为高级别的定义是发生了克隆性增生。

图中不是克隆性增生,基底细胞栅栏状结构很明显,第二层细胞之间的间距变宽了,说明有浆,和真正的基底细胞相比胞浆更丰富,说明它就更成熟了,中表层细胞也是成熟了。但是只是更成熟了,说明整个鳞状上皮全层是分化成熟的,没有克隆性的增生,没有肿瘤性的改变,只是因中表层出现了病毒感染导致的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挖细胞,因此诊断低级别。

 

此例HPV81感染,实际上低级别,正常表层细胞细胞核低倍镜下看不到才对,感觉靠近表面的细胞核比较大,就要考虑高级别、低级别,是不是挖空细胞,低看细胞分化成熟的基底层基底层都清晰可分辨。因此一定没有肿瘤性克隆性滋生,不是高级别,但是有一些区域出现了形态学的不正常,

稍微再高一点,可见散在或者小簇状明显增大的区域,就是挖空细胞

再放大,明显的挖空细胞

从低已经判断没有发生肿瘤性的改变,那就是低级别

这一类一定在很低倍镜下,观察发现异常。再加上低倍也不考虑是有肿瘤性的改变,基底细胞栅栏状结构非常清晰,鳞状上皮全都有成熟现象,

这些区域。

诊断是低级别

需注意低级别的诊断,判断基或者副基底有无发生肿瘤性改变。其次低倍镜下观察靠表层细胞核应该变小核浆比应该非常小,结果有些区域在低倍镜下看起来很刺眼,这是低级别诊断

 

病例HPV18副基底层增生可见一层栅栏状基底细胞,副基底层有极性,细胞异性也达不到肿瘤性增生,有成熟现象,所以判断是有成熟现象,可以放心,不是肿瘤性的,

再加上有挖空细胞,可以是低级别,

特殊之处是乳头,平切了好多乳头集中到一起了,在这个病变里如果不知道低级别和高级别,P16一定是Ki-67正常的副基底细胞都会表达,再加上感染病毒,挖空细胞还有其他会比较高,但是不能根据这些来诊断是高级别,因为形态学不支持

同时有多的病毒感染低倍镜下底部细胞密集了,可见中表层的挖空细胞,一定是鳞状上皮内病变,很清晰的栅栏状基底细胞副基底层和基底层不一样,说明它有分化。


有时会认为是肿瘤性增生,一定要小心。主要看

鳞状上皮是不是有完整的成熟现象,

这一层基底细胞是有成熟的,所以没有肿瘤仍然是低级别,

 

病例低倍镜下认为是高级别,

 

P16全层,并不代表一定是高级别,和分层是没有关系的,

 

需要看Ki-67也很高,很吓人,但是真正的基底细胞是低表达,有时候增生太厉害了,基底和副基分不清了,就是增生的基底和副基底打乱了,都在一起了,中表层阳性是感染病毒,感染细胞就是挖空细胞,它是异质性的表达模式,强弱不等的表达模式,也提示是非克隆性的表达模式。

有层次,中间是乳头,有成熟现象,左侧基底。细胞不一样,细胞间距增宽,副基底层经常会出现核分裂,会很吓人。

左边应该没问题,

Ki-67异质性表达模式,真正基底低表达,可能是由于斜切导致基底和基底好像混搭在一起,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基底是低表达,

乳头周围基底细胞也是低表达的,证实是非克隆性的表达模式。

基底细胞核深染,近乎裸核,其上细胞核染色质细腻了核与核之间间距能看出来,中表面有挖空细胞,因此是低级别,

所以诊断低级,就看副基底是不是肿瘤性增生,反复其实是异质性的表达模式。

团团的柳暗花明
病理读书笔记及日常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