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雷神系列*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二)HPV感染

百科   2025-01-18 07:03   陕西  
笔记内容是根据张雷老师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讲课内容所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用于学习!

宫颈癌发生的三个阶段

1初次感染,大多数会自我消退,自我修复初次感染大多数不管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都是一过性的感染,都可以自我清除,恢复到正常的形态。

2持续性HPV感染,在E6E7基因的参与下,最终出现了形态学改变,导致肿瘤性改变,才有可能导致癌的发生。

病毒感染导致的形态学改变

HPV感染以后,通过创伤感染基底层细胞,因为基底层细胞是它的靶细胞的生命周期有两种

1拷贝数很低,病毒的毒力很弱,感染了基底层,病毒不发生复制,表现为游离体的形式存在,位于基底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只能随着基底细胞上皮的不断成熟,不断分化它的生命周期是和上皮分化偶在一起的,不能独自复制病毒,自己缺乏复制的能力,毒力低,就表现为尽管有HPV感染,但是皮形态是正常的,病毒也不一定能检测出来,基底层基底层中表层,不会出现形态学改变。

理论上讲是有病毒感染,但是由于病毒拷贝数很低,毒力很低,表现为游离体的形态,不会导致细胞的形态学改变,这个时候常规检查手段检查不出来。所以不能诊断是低级别或者高级别,

2)同样是感染基底层细胞,毒力、拷贝数高了,病毒发生复制性感染就不需要通过上皮的分化,依靠上皮的生命周期来进行病毒复制,病毒自己就主动进行复制复制的结果

如果上皮是成熟的,有分化成熟的周期,就表现为感染细胞表层移动,在中表层形成下可见的挖细胞或者细胞形态学的改变。低级别

如果持续性高危性HPV发生在基底复制性感染,基底细胞已经在E6E7其他基因的作用下,导致基底细胞开始发生肿瘤性改变,发生克隆性增生,就出现了高级别病变。

HPV感染有两个大的生命周期,一个是游离体状态,就是没有发生复制性的感染,一个是发生复制性的感染,

如果基底细胞没有发生克隆性增生,仍然有成熟梯度表现的低级出现挖空细胞

如果基底层出现了克隆性增生,理论上讲就哪怕只有一层的基底肿瘤性的增生,也是高级别的

可以这样来理解低级别实际上是在开始成熟的鳞状上皮里出现了形态学改变,它是非肿瘤性的,高级别是发生了克隆性的增生,是肿瘤性的

持续性的高危性HPV感染几乎全部宫颈鳞癌发生的病因学前提。当然存在非HPV相关的,相对比较少,需要充足的证据来证实不是HPV感染导致的。和外是不同的外阴有相当一部分是非HPV感染。

HPV感染是感染正常细胞的基底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发生癌变:E6E7基因作用导致E6E7的弱表达,E6主要是导致P53降解,这个过程中还有其它基因参与好多的过程,导致细胞永生化,抑制P53,抑制凋亡,细胞不断突变增生,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癌变或者肿瘤的发生

E7是指RBE6E7共同作用导致克隆性增生的发生最终导致癌变。

团团的柳暗花明
病理读书笔记及日常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