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液基制片PTC的判读

百科   2025-01-19 07:00   陕西  

笔记内容是根据彭振武老师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讲课内容所整理

 液基制片PTC判读标准:

细胞核是从圆圆的或者很整齐的变成皱皱巴巴不规则的,考虑PTC

核心诊断依据强调三条:核拥挤、核拉长、核膜不规则,再加上淡染的核染色质以及偏位的小核仁。

PTC的判读强调两种形态,第1种形态叫做葡萄干,第2种形态叫做翻白眼。

核拥挤、核拉长在液基制片里很重要,在传统涂片里可以做参考。

核膜不规则不能作为传统涂片的核心诊断依据,因为传统涂片细胞涂抹到载玻片上,只要细胞跟空气有接触有暴露,在很短的时间,大概10~15秒左右,细胞就会发生形态学的变化,主要是细胞退变,细胞退变会引起一系列的形态学改变,包括核膜不规则,皱皱巴巴的或核增大,会影响最终染色的效果。所以核膜不规则,对传统涂片来说有时影响小,有时影响会比较大。

核膜不规则,在液基制片是核心的诊断依据,在传统涂片只是有参考价值。

所以传统涂片要诊断PTC光有葡萄干的感觉不行,还要看到第2条叫做翻白眼,就是淡然的核染色质加偏位小核仁。

圈起来的都是肿瘤细胞,首先看细胞形状,箭头所示这一堆细胞的细胞核,特别是中间的细胞核拉长、三角形改变,其次是核拥挤,几个细胞挨在一起了。

细胞没有那么平整,核拥挤是一种大致的判断。可以是局部拥挤,也可以是整团细胞拥挤,体会核拥挤的感觉,正常滤泡上皮细胞核与核之间的距离大于半个细胞核,不是说两个细胞之间隔得开就是正常的,一定是看整张片子所有细胞在一起的情况。

核型扭曲很不规则,有的一头大一头小,称之为核的尖角,正常滤泡上皮细胞在液基制片里就不应该有,因为没有外力影响,没有细胞退变。

再者细胞核染色质相对比较淡然,小核仁隐约可见贴在核膜上。

这张图体会核拉长核拥挤的感觉,每个细胞核都有变化,可见核沟(是加分项),要特别注意核型核膜扭曲不规则。每一个细胞里面都有非常清晰的贴边小核仁,核染色质淡染。

核拉长、核拥挤、核型不规则,在液基制片里在成片的细胞里只要出现,就是PTC

片中有很少量的细胞成分,如果是传统涂片,HE染色,看到两个小团细胞,可能就会放过去,或者最多放到非典型细胞里,

但是在液基制片,上面这一团细胞,特别拥挤,每个细胞核都很扭曲,包括变成散在这些都是一样。肯定不是正常滤泡上皮细胞,至少要报非典型,甚至可疑PTC(细胞量太少,下面这团细胞挤压,核细微结构不清,即淡染染色质及偏位小核仁不清晰),最后结果是经典的PTC

这个细胞团特别拥挤,隐约可见漩涡状结构,这种特别深染拥挤的细胞团在PTC可见,在滤泡上皮增生也可见。

正常滤泡上皮增生,细胞很圆。这一堆细胞第1有核型不规则的形态,有细胞核皱巴巴的感觉,葡萄干的那种感觉,第2细胞核染色质淡染,如果是滤泡上皮增生,跟正常滤泡上皮形态没什么区别,染色偏深。

这也是典型的PTC细胞团。

PTC囊性变里有吞噬细胞,左边这一大片,有核拉长、核拥挤、核型不规则,圈的细胞明显一些。

很多肿瘤的不规则,没那么夸张,就是这里凹一点那凸一点的感觉。带有尖角的细胞核更加有诊断价值。细胞背景当中有个正常红细胞,到了PTC之后,比红细胞大了大概1.5倍甚至更多,

所以对这一堆细胞,没有明确的核内假包涵体,但是葡萄干的感觉,再加上明显贴边的小核仁,就是很典型的PTC

尽管片状分布,没有形成乳头状结构,PTC里大概40%以上的细胞团块,就是这样片状的分布。

这张也是PTC,体会翻白眼,卡通里非常空洞的眼神,就是眼珠子里啥都没有。

每个细胞核都有贴边的小核仁,应该是要翻白眼,核型不规则扭扭曲曲的,就是从一颗颗新鲜的葡萄变成葡萄干的感觉,核染色质淡染,核膜增厚,很多核内假包涵体,

核染色质淡染,但不是完全,跟退变不一样,里面有颗粒状核染色质均匀细腻的分布导致染色偏淡。

PTC的两部分组成:葡萄干、翻白眼!

PTC液基制片的判读要点:

次要诊断依据:核内假包涵体、纵行核沟

核内假包涵体本身就是细胞凹陷形成的,里面是胞浆的物质,核沟只是稍微凹陷,核内假包涵体深入更多,但都没有贯穿全层,需要微调观察。

液基制片细胞的立体感更强,因为没有被压扁。

所以在液基制片,核内假包涵体出现当然最好能够让诊断更加有把握,不出现也无关紧要。

1个它不好找,第2个找到了也不能100%的肯定是PTC

在传统涂片里核内假包涵体重要是因为传统涂片受到外力和制片因素干燥的影响,导致只根据这些特征,没有把握,所以才需要去寻找更加有价值的辅助诊断依据。

这张图,中间这团细胞(除了核内假包涵体),每个细胞隔的都比较开,核膜皱,核型不规则,淡染核染色质没有出来,由于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在液基制片里出现这种片状,那它就是PTC,其他肿瘤不会长成这样。

纵形核沟是沿着长轴伸展过来的,有的可能不止一条,核沟只是核膜简单的凹陷,调微调可能会变清楚。

这张是典型的PTC,小核仁贴在边上,核相对比较拥挤,典型的核沟,整个这一片细胞,不用过分关注所谓的核沟,拥挤排列,染色很淡,小核仁贴边,虽然细胞看上去好像核型还都是圆的,仔细观察很多区域有明显的拉长,有核型不规整的表现,所以PTC基本上是在低倍镜就有感觉了,高倍镜底下就基本能去确认。看到特征性的乳头状结构诊断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液基制片里的乳头分为:

1)像传统涂片一样,保留比较明显的纤维血管轴心。

2)大部分的乳头是第2类,看不到完整的树枝,带着树叶的乳头,看到的是从树枝上脱落下来的树叶,脱落下来的乳头,这种乳头相当于乳头的末端,没有保持完整的结构。但这种乳头由于细胞重叠明显,平面去看很多细胞团的边缘有细胞重叠,明显增厚,像宫颈细胞学里AIS的表现,当然不会形成所谓羽毛状的结构,但是边缘细胞重叠的特点,类似于宫颈细胞学的特征。

3)乳头纵横交错,可以看到多极镶嵌状排列的乳头状结构,

4PTC囊性变的乳头泡在水里泡久了,会发生肿胀,像修复,合胞体样排列,旋涡状排列一旦出现,肯定是PTC,在良性滤泡上皮的改变里见不到漩涡状排列的乳头状结构。

液基里的真性乳头是不常见的,因为在制片过程当中,细胞反反复复震荡摇晃打散,

看到纤维血管轴心,血管内皮细胞,沿着一个方向走,肿瘤细胞生长是需要大量的养分的,所以在毛细血管旁边会密集生长。特别拥挤的排列,就形成了带有纤维血管轴心的真性乳头。

这个也是纤维血管,细胞包裹在周边,非常密集,不再是正常滤泡上皮细胞的平铺了,有纤维血管之后,PTC就直接诊断了,

平常见到的不会这么完整,就像树杈上掉落下来的一片树叶,树叶的特点就是外围有明显的增厚,很像英国绅士的帽子,边上是卷起来的,所以叫做帽檐状边缘,跟正常滤泡上皮周边散开的结构是不一样的。

这张图,中间很平整,周边有明显的增厚,像宫颈细胞学里的刷状缘,刷状缘强调的是单层柱状上皮所构成的,PTC外围的边缘是由多层细胞所组成,所以这些都是真性乳头。

这种乳头的特点在PTC里很常见,就是各种散落的乳头,也会表现为明显的片状,

如果一个乳头里面还有另外套着的,就是肿瘤细胞筛网状的结构,纵横交错的感觉,调整微调,

调到局部比较清晰的地方,单个细胞核的特点完全具备,同时大乳头周边边缘很整齐,又重叠,所以这是真性乳头。

真性乳头周边细胞是明显增厚的,

合胞样,这些乳头跟胸腹水里的癌细胞非常像,在这样三维立体的背景当中,都是PTC

如果这些乳头泡在囊液里泡的时间久了,会形成合胞体样的细胞团,易误认为是转移癌,看到这种细胞团,首先先看它的B超描述是不是有肿块,

漩涡状,如果是明显的漩涡状结构,也都是PTC

核型的改变,核尖角是最有可能价值的

要强调细胞团的边缘,一个是厚,一个是比较平或者是单层。


团团的柳暗花明
病理读书笔记及日常心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