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R治疗大型无蒂结肠息肉:冷切 vs 热切

文摘   2024-08-09 19:30   广东  

EMR冷切与热切治疗大型(≥15 mm)扁平无蒂结直肠息肉: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Cold versus hot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for large (≥15 mm) flat non-pedunculated colorectal polyp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trial

Gut(IF=23.0)

DOI:10.1136/gutjnl-2024-332807


研究发现

1. EMR冷切比热切治疗扁平大型无蒂结肠息肉(LNPCP)的复发率更高(18.4% vs 1.1%)。
2.冷切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包括深部肠壁损伤和术后出血。

3. 两组的技术成功率相近。

研究方法

1.研究人群:有15-50mmLNPCP的患者。排除标准包括:1)未中断抗血小板药物(不包括阿司匹林)或抗凝剂的使用;2)出血障碍或凝血病;3)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4)与黏膜下浸润癌相关的LNPCP;5)锯齿状病变;6)直接累及回盲部、肛门直肠连接处或阑尾口的LNPCP;7)具有>10mm的Paris 0-Is型病变成分的无蒂LNPCP。

2.研究变量:EMR 冷切 vs 热切

3.研究结局:1)主要结局:腺瘤复发,定义为:术后第6个月的结肠镜检查时,在EMR瘢痕中发现内镜可见和/或组织学证实的残留或复发腺瘤。2)次要结局包括:技术成功率、有临床意义的EMR后出血和迟发性穿孔。有临床意义的EMR后出血定义为:术后14天内发生的的任何出血,并符合以下任一条件:Hb下降≥2g/dL、住院或再次干预(内镜、血管造影、手术)。迟发性穿孔定义为:EMR后疼痛,并有影像学或外科证据表明结肠壁全层损伤。


研究方法

1. 本研究最终纳入177名患者,随机分配进入冷切组(N=87)和热切组(N=90)。患者平均年龄68±9.99岁,男性占53.1%,病灶大小为30 [25-35]mm,以Paris 0-IIa型(94.9%)为主,64.4%的病灶位于升结肠/盲肠。各种特征没有明显组间差异。

2. EMR冷切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热切组(18.4% vs 1.1%,p<0.001),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包括II-V级深部肠壁损伤(0% vs. 30%,p<0.001)和有临床意义的EMR后出血(1.1% vs. 7.8%,p=0.034)。仅在热切组发生一例迟发性穿孔,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技术成功率相近。

图1 宽边缘C-EMR切除腺瘤性LNPCP

来源:参考文献1


图2  ITT分析中,两组患者各结局发生率比较
来源:参考文献1


图3  C-EMR复发特点

来源:参考文献1

总结

与热切相比,冷切的内镜复发率高达18%,是该技术的一个重要局限性。冷切的优势在于,其对15-50 mm的扁平腺瘤性LNPCP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同等的技术成功率。因此,对于无法接受不良事件的个别病例(如有合并症或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冷切。

参考文献:

1. O'SULLIVAN T, CRONIN O, van HATTEM W A, et al. Cold versus hot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for large (>/=15 mm) flat non-pedunculated colorectal polyp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Gut, 2024.

(本文仅供个人学习)

致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陈洽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廖乐彤

中山一院消化科 李莉

中山一院消化科 丁震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文章链接

EndoResearcher
追踪内镜高质量研究、高水平团队、高被引学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