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容分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第3课时(解决问题)

学术   2024-08-31 07:00   湖南  

这只是我个人的分析和认识,水平很有限,欢迎大家后台留言指导和交换意见,可以添加我的微信:Ge-Andy。请备注姓名单位,谢谢。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3课时

本课时教学例2的内容——解决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求“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教材在呈现这个问题的同时还呈现了两个钟面的时刻,一个是离家的时刻,一个是到校的时刻,学生要先读出这两个时刻,然后再根据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教材呈现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与低年级不同,从三年级开始,解决问题的三个过程名称改成了“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这三个过程分别与低年级解决问题的“知道了什么?”“怎么解答?”“解答正确吗?”相对应。

阅读与理解过程,教材呈现了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的两个问题,提醒学生找出关键信息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与解答过程则呈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教材通过男女同学讨论的形式呈现了两种解决的方法:一种是数格子,分针从1走到4,走过多少格子就是多少分钟;另一种是直接计算,用20减去5得出15分钟,这个计算是建立在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的。对于直接计算这种方法,需要说的是,对于学生写出的算式是怎样的,并不是一个需要过分讲究的问题,只要学生书写的算式方便理解且不会引起误会,还符合数学的特征就是可行的。

回顾与反思过程教材呈现了检验的过程和答的过程,对于低年级段解决问题,做“答”一般是直接给出,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要养成自己写“答”的习惯。

做一做是对例2的巩固,不过难度较例2大一些,这是因为9:00是整时刻,它的表示分钟的部分与8:40表示分钟的部分不够直接相减,因此这里需要进行时间的退位(类似于数的退位),将9:00当做是8:60(即将“1时”退成“60分”),这是因为满60分钟就是1小时(1时=60分钟),于是用60减40得出经过的时间。在这里,我认为使学生认识时间是“六十进制”的这一个特点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学生能够将时间和我们学习的“数”关联起来进行类比,数是“满十进一”,而时间是“满六十进一”,在计算时间的时候,当表示“分钟”的部分不够减的时候,就将表示“时”的部分“退1”到表示“分钟”的部分“当做60”再减。这样的类比来解释9:00和8:40求经过时间的问题,在理解上我认为是比较好的。

在练习一当中与本题最相关的练习题是第9题,不过它与例2存在不同:例2是求经过时间,而第9题是根据经过时间和发车时刻,求地铁到站的时刻(到站时间)。这正好与例2的意义相反,因此计算的方法也相反,需要用加法计算。这里没有牵涉到“进位”问题(即表示分钟的部分没有满60分钟)因此是比较容易的。在此题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一个需要“进位”(即表示分钟的部分60分钟,需要将之进到表示“时”的部分的问题,例如:长沙的2号线地铁全程需要45分钟。第一班列车6:25从始发站出发,到达终点站是什么时刻?这时候分钟的部分是45+25=70分钟,实际是1时10分,因此是7:10分到站。

数学梦想园
一个老师和一群孩子的数学成长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