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园里看稻穗金黄,米粒晶莹透明,米饭有油性,清香Q弹......馋了,怎么吃不到呢
美食
2024-10-18 12:25
北京
颐和园,全国人民都知道,那是皇家园林,有昆明湖、佛香阁、石舫等等美丽的风景。但是,你知道,颐和园西门边有个北坞公园吗?北坞公园有什么特色?风景优美,环境优雅?这是其次,最主要的特点是:有一大片稻田,长着金黄的稻谷!你看,公园大门口的标志,水泥石柱上雕刻着“北坞公园”四个字,字的顶端是弯弯的金黄稻穗,彰显出公园的特色。石柱背后绿树葱郁,石柱正前方的地上,是一块长方形稻田,金黄的稻穗排列整齐,这不是仿制品,它们是真实的、活生生的稻谷!看到鲜活的稻谷,感觉兴奋又亲切,就像看见家乡一样,脑子里浮现小时候的暑假,常常在爷爷家门口眺望,那一片一片的金黄稻田......我快步走进了公园。上午10点多,阳光明媚,公园里绿树掩映,往右边有一个湖,环境幽静,湖边有人垂钓,能看见远处玉泉山顶的塔。
稻田呢?我迫不及待地寻找,往左边,想看那金黄的稻田,把园中的风景一一略过。看到啦!远处金黄一片,在蓝天、绿树的衬托下,黄灿灿的稻谷,更加耀眼。公园在稻田边设置了座位,走累了可以坐下,慢慢欣赏这秋天的美景。近看稻谷颗粒饱满,忍不住上手去抚摸,低头去闻,尽管它还是谷物,没变成米饭,但也闻到了谷草香,想冲进稻田与它来个合影。爱护稻田,禁止踩踏!稻田边插着提示牌。这个警示太及时给力了!围观稻田拍照的人不少,但没人踏入,靠近路边的稻谷完好无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都知道,稻谷从绿色的秧苗,长出金黄的稻穗,多不容易啊!稻田中间有个雕塑,把这种辛苦,描绘了出来。这是犁田的雕塑,像是一家人,孩子在前面用绳子牵牛,牛在骄阳下不肯走,父亲一手举鞭斥牛,一手扶着犁把;一旁的妇女一手提着水壶,一手挎一篮食物,给父子俩送饭来了。雕塑出的人物是黑颜色,多像太阳下,劳作辛苦,晒得黑黑的耕地人啊!此情此景,怎么那么熟悉呢?这跟以前见到的老家人犁地,何其相似。曾以为北方人吃面食,是因为北方不产水稻。原来,在天时地利条件下,北方有些地区是产水稻的,只是能种水稻的地少,更多的土地适合种麦子。应该说,北方因麦子产量多,以吃面食为主。因气候影响受限,北方水稻产量少。即便北方种水稻,也与南方种水稻有不同。在长江以南,普通的水稻一年可以产两季,就是夏天收割一次,简称夏收;秋天收割一次,简称秋收。但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水稻一年只能种一季。比如北京,每年的5月底6月初开始播种,10月中下旬收割。从水稻生长期看,北方水稻生长的时间,比南方水稻更长,那么,北方水稻从阳光、土壤中,吸收养分更多,因此,北方的稻米饱满,口感更好。因南北气候的差异,有些稻谷适合南方生长,不一定适合北方,适合北方生长的稻谷种子,是经过挑选的。
一问才知,北坞公园里种的是京西稻,它的来历不简单。历史上称皇家稻,是历史上唯一由皇家亲种亲耕的御稻。它曾经是贡米,是由清朝康熙皇帝,从江南亲自挑选的种子,并亲自育种,后来,经过雍正、乾隆皇帝的推广发展,逐渐成为京西稻。尽管京西稻的种子来源于江南,但是它来到北京后,种在京西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用玉泉山的泉水灌溉,一年只产一季,产出优质的粳米。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京西稻已经研究开发出上百个品种,主要集中在海淀区种植,上庄镇是主产区,北坞公园保留了180亩京西稻。京西稻,米粒椭圆丰腴,晶莹透明,做米饭有油性,粘而不糯,清香Q弹,煮粥色泽青绿,口感黏滑,香气独特。看着对京西稻的描述,我赶紧上网买京西稻,结果是没有。亲眼看到了京西稻,亲手摸了稻子,怎么就吃不上呢?
要是北坞公园在稻田边,能买京西稻米,或者搞个厨房,专门做京西稻米饭,让现场的人能品尝多好
宅门食味
人生,从好好吃饭开始。食人间烟火,至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