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简述
患者:何小姐,64岁。首诊日期:2024-3-30
主诉:全面小红疹已一星期
现病史:2023年6月曾口围皮肤炎中西合并治疗一月后愈。近一星期又因加班晚睡而全面起小红疹,不痛不痒,热水洗脸后全面红、小红疹频出。
刻下:口不干,二便平,平素怕冷,曾头昏,易紧张。
过去史:鼻过敏
初诊
1.检查:
微尖朱舌淡红苔白齿痕,左脉细,右脉弦细数,关浮大。
2.诊断:
(1)西医诊断:皮肤炎。
(2)中医诊断:伏邪于少阴转出三阳。
3.治疗:
(1)治则治法(六经或其他):温阳清热疏肝去风发表。
(2)处方: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3 葛根2 淡竹叶3 防风1 桔梗1 石膏1 党参0.5黄芩0.5 郁金 1 桂枝1 (科学中药,单位克,一日份,分三次,予7天份(3*7),饭后服。)
复诊
2024.4.6 服药后红疹减,同上,3*7
2024.4.16同上,3*7
2024.4.24竹叶石膏汤4 侯氏黑散3 葛根2 生地3麻附辛2 郁金1 3*7
2024.5.03(面已无疹)
2024.5.10(觉面皮肤变光滑)
2024.5.24(14天)
处方思路
1.辨阴阳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六经辨证之第一步先辨阳阴,为二分法,第一条是“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阳是三阳,阴是三阴,太阴,少阴,厥阴,是三分法。所以是先二分法再三分法。而阴阳离合论是先三分,太冲,广明,显明,再二分内外或上下。此患者无发热怕冷,故是三阴病。而口不干,齿痕,为太阴。而这病是伏邪,冬不藏精或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少阴之为病,脉微细,微为阳微,细为阴细,(太阴是浮大缓弱没力气的脉),她左脉细,面斑,而加班晚睡影响的是内分泌,内分泌影响免疫,免疫引发变态反应,而鼻过敏也是一型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肝肾二脏参与,故从少阳少阴寒热二端着手,故用少阴端的加味麻附辛汤打底。
2.阳明经证
六经合治,除了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外,她发作时是有红疹,舌尖微朱点,红是炎症,右关浮大,高动力循环的全面赤,显火上行独燎其面,便平,故不是腑证,是阳明经证。
所以这患者是阳虚的炎症。热盛者白虎加附子汤,若过怕凉者,知母改淡竹叶,是竹叶石膏汤,若再寒的厉害,石膏改葛根,竹叶、葛根就是竹叶汤。所以石膏+知母→石膏+淡竹叶→淡竹叶+葛根的寒性是递减。
葛根:具有扩张血管与收缩血管的双重作用。葛根素β受体阻断作用, 降低血压及眼内压,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保护心脏。但也可以收缩血管,治阳明面赤。
桔梗、防风:火郁发之,仲景经典配伍,含这二药的方子有如侯氏黑散,是少阳在上焦的热;竹叶汤是发热面赤,喘而头痛,也是上焦;紫石寒食散是小细胞性肺癌,防风通圣散可生发治秃,薯蓣丸治风气百疾,风从上受,湿从下受。桔梗、防风治的都偏上焦,火郁发之,火性上炎,属就近趋邪。
桂枝去芍药汤加人参附子:是扶阳的基本框架,桂枝甘草温心阳,参附汤温阳益气。所以这处方是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竹叶汤的合方,之后二三诊加入生地,为二加麻附辛。于2024-5-03,面已无疹,2024-5-10告知面皮肤变光滑,变好了很多。葛根含雌激素作用,美容第一方。
3.扶阳之“扶”: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帮助、辅佐;护送;循、沿。
阳虚,不只少阴肾阳虚用附子,少阴心阳虚用桂枝,还有太阴阳虚用干姜,厥阴阳虚用吴茱萸,所以不足的就帮助补充之,如温阳、补阳、和阳。也有阴阳两虚的,阳虚易掩盖阴虚,阴虚也易掩盖阳虚,阴阳二虚的,表现出阳虚的比阴虚多,阴中求阳;而不通的,如中宫堵的、阳气郁的不输布,或阳浮的潜镇。把它打通,输布,或龙行雨自施。其实最后不外是让阳气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而已,也就是命火以盈,相火以位(潜镇),君火以明(温心阳),这是扶阳的概略。
而下门课从龙,是“举一心为宗”,一心是背后核心病机,也是直取其病,就是阳虚,以附子为代表。“照万法如镜”是各种核心配伍,各种花样百出的配伍,也可视为随证加减,就是增效与减毒。所以从龙只是扶阳中的一支。像这方子,增效有细辛,麻黄,桂枝、人参。减毒是淡竹叶,黄芩,石膏....等。
班群讨论节选
医案整理编辑:周莉蕙、王伟
本医案仅限太湖学员交流学习使用
关注各家学说公众号,获得更多精彩
推荐阅读:
医案 · 目录
上一篇:各家学说·扶阳/双下肢濡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