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背后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

科技   财经   2024-01-19 16:38   天津  

最近《繁花》太火了,让平时不怎么追剧的姜Sir也看上头了。

有专家形容《繁花》是一颗炸弹,炸毁了一种平衡。

网上有关该剧的解读已经很多,从剧情、人物、配乐、细节等等各个角度。也有人走了一波90年代回忆杀。

而我看《繁花》,则好像是在对应着我当年的政治教材,看一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编年史‍‍‍‍‍‍‍‍‍‍‍‍‍‍‍‍‍‍‍‍‍‍‍‍‍‍‍‍‍‍‍‍‍‍‍‍

剧中很多情节,对应当下的大环境,让我联想到了南北经济差异产业结构升级个人创业股市陷阱等内容。

透过《繁花》,我看到的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



第20集,为帮汪小姐找代加工牛仔裤的流水线,魏总约了几个老家兄弟吃饭求助。

没想到,四位叔叔来到现场,劝小魏回家继承家业

魏总刚出场时,有人称他为“皮草小王子”,这场戏则终于交代出他的家庭背景。

果然来自大名鼎鼎的皮革之都——海宁

真实的海宁皮革城在1994年开业,剧中的情节正好发生在1993年底。

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已有十多年时间,江浙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

透过戏中几位长辈口中寥寥几句话,我们就能了解到海宁皮革发展的艰辛历程。

从双山棚户区里,水缸、木棍,一把盐酸、几台缝纫机起家,做皮革生意,从小作坊一直做到浙江名牌

而小魏总也讲出了,海宁会成为皮草之乡的原因:

同在浙江,做小商品有义乌,做羊毛衫有桐乡,海宁要做点跟人家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才开始做皮革。

这也充分表明,如今江浙地区强大的县域经济,和中国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初具规模。


这只是《繁花》中的一小段插曲,却让人感慨颇多。

现在,我们都很羡慕江浙地区强大的民营经济,也对如今南北经济差距之大而痛心。

但倒退四五十年,计划经济时代的江浙,却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

尤其像海宁、义乌、桐乡、慈溪等等县级经济体,根本没有什么国家级别的重工业投资。

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不像广深地区毗邻港澳,也没有如海南、浦东一样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

唯一的财富,只有千千万万普通创业者对财富的向往吃苦耐劳的精神‍‍‍‍‍‍

从一根木棍、一口水缸、一副扁担、一把盐酸起,亲戚带亲戚,同乡带同乡,走上创业之路。

你做羊毛衫、衬衫,他做小家电、小商品,我就做家具、汽车零配件……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奋斗,小生意终于做到了全国、全世界。

也因为有了强大的民营经济支撑,后面才会培育出阿里,新时代的电商经济才能发展起来。

甚至把眼光放得再远些,近千余年里,江浙地区本来一直都是中国经济重心。

任何区域的发展,都会有路径依赖。‍‍‍‍‍‍‍‍‍‍‍‍‍‍‍

唐山在洋务运动时因开滦煤矿兴起,所以现在的钢铁行业非常发达。

海宁的皮革毛坯产业在明嘉靖年间就已初步形成,所以现在海宁皮革城才能驰名中外。

所以,多看点历史,你就能对现在中国经济南强北弱的格局有所释然。

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定数,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第23集,南京路上的两家商场——卢百与服饰公司,在争夺一个上市名额。

体改办评审会之前,李李向宝总牵线介绍了新进上海的西国投,来做服饰公司承销商。

二人对话里,她对服饰公司战胜卢百获得上市名额非常不看好。

当宝总提出要“比社会价值”时,李李的反应是“这跟公司上市无关”。

很明显,作为一名纯市场派人士,李李并没有真正理解国家当年放开资本市场的最主要目的,自然也就不能理解“社会责任”对公司上市审批时的重大意义。

最终对决的评审会上,宝总作为服饰公司承销商代表发言,一上来就点出了彼时上海的困境:

产业大转型,有大量的下岗工人面临再就业问题。其中,纺织业就有55万人。‍‍‍‍

这个问题,关系到上海千千万万普通工人家庭的日后生计,也关系到上海社会平稳。

演讲中,宝总举出大量数据,并陈述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他郑重承诺,服饰公司如果上市,将可以开设更多经销网点,可以为大量下岗的纺织工人,提供新的就业机遇‍‍‍

不出意料,宝总这番总结发言,调动起体改办领导的情绪,最终替服饰公司拿到上市批文。

这段剧情,精彩地诠释了,为什么很多商业大佬都会看《人民日报》、听《新闻联播》。

在中国做生意,必须要有一点ZZ意识。‍‍

就好比资本市场。

中国不需要一个纯粹弱肉强食的资本市场,而是需要一个能助力经济发展、解决社会难题的资本市场。

当年中国股票市场的建立,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要解决国企脱困改革中的资金需求,而不是简单地为资本投机创造一个舞台。

那么说回来,如果你想在中国做成点事情,尤其当你的规模做到一定程度时,你就必须在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第17集,已下放码头的汪小姐,打电话给黄河路上的金美林餐厅,替范师傅的岳母生日宴定包房。

接电话的老板卢美琳满口答应,因为她以为宝总仍是汪小姐的后台。

可当汪小姐来了,卢美琳没看到宝总,当即翻脸不认人,嘱咐小江西“宝总要是不来,包房先不要放给他”。

这一巴掌算是把汪小姐打醒,于是决定从外贸总公司辞职,自己创业做生意。

可在宝总和爷叔聊这件事时,爷叔却一眼便看到本质:

27号的汪小姐,跟汪小姐,是两桩事。

汪小姐的师傅金花,看得也十分透彻。

当听徒弟说,开业典礼通知了好多熟人,大家都表示一定支持,金花提醒她:

离开外滩27号的汪小姐,几斤几两,要拎得清。

果然,汪小姐新公司招商会门可罗雀,只有和她关系最好的范总以及暗恋她的小魏总来到现场。

这些都验证了两位老师傅的预判:离开27号,汪小姐的价值不再被外界认可。

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小人”梅萍。

升科长无望,于是她也从外贸总公司辞职创业,来到宝总的公司想找爷叔,商谈合作。

可当她拎着点心来给爷叔拜年时,却热脸贴了冷屁股。

离开27号的梅萍,失去了价值背书,再加上之前她人品问题,自然不再受爷叔待见。

这几段剧情,是不是让人联想起这两年特别流行的那句话?

离开平台,你什么都不是。

27号的汪小姐风光无限,是因为她手里有出口订单和上海名牌指标。

离开了27号的汪小姐,没了外贸总公司和宝总的背书,周围的人自然也会离她而去。

但是,这句话其实只对了一半。

孔子曾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就是说:一个人不必担心没有职位,而是要担心自己没有胜任职位的能力。

剧中的汪小姐,有拼劲、有专业、有眼光。在认清现实后,放低姿态、从零出发,终于创业成功,成了自己的“码头”

这也让我想起,自己2016年从报社辞职时,也非常担心,没了“今晚报”仨字背书,圈子里还认不认姜Sir?

幸运的是,最终平稳转换赛道,从新闻记者变成一名自媒体人。

说起来,我和汪小姐都需要感谢我们原来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提升专业、积累资源。‍‍‍‍‍‍‍‍‍‍‍‍‍‍‍‍‍‍‍‍‍

但我们也更需要感谢这个时代‍‍

汪小姐离开27号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外贸经营权国家垄断逐渐放松,市场机会遍地。

我离开报社时,正值传统媒体式微、微信公众号异军突起。

所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在合适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更关键。



《繁花》中最惊心动魄的情节,都围绕宝总和强总在股市中的大战展开。
其中的宝瀛大战,基本上很全面地演示了庄家如何操作一只股票的过程。
首先,强总领导的南国投,召集高管开会,透露了将要炒作的股票代码和目标价位,制定方案。

然后,南国投开始默默在低位建仓。
过程中,深圳宝龙科技发布公告,已经持有瀛洲实业流通在外的5%股份。
601瀛洲实业,成了一只具有“中国证券市场首起兼并案”概念的股票。
利好消息释放,瞬间点燃市场热情。

等到宝总跟进,以19.89元每股价格盖帽打进80万股后,南国投发觉异样,开始洗对手盘筹码。
因此,在宝总买进601后,股价便掉头向下,开始在15-17元之间盘整。

被套牢的宝总找到李李,因为之前已经从她这里获得了601行情将会启动的信息。
李李则用很巧妙的方式,告诉了宝总601的目标价位——一份干炒牛河,也就是40元。
获得内幕消息的宝总,抓紧时间在19元以下低位建仓。

随着时间的推进,被收购方瀛洲实业也出手了,发布公告称,宝龙实业恶意收购已违法,将展开反收购。
受到一系列信息刺激,各路资金纷纷跟进,601股价不断上涨,创出新高。
而这一切,都在强总的南国投计划之内。
当然,拉高是为了出货,资金只有在涨势中,才能够撤出来。

反收购消息一出,上海股市的人气一下子被点燃,股价跳空高开,以不可阻挡之势上涨,成交量急剧放大。
正当外面的小散户做着发财梦、争相购入瀛洲股票时,殊不知,背后庄家正在一步步引诱着他们进入陷阱。

当瀛洲股价逼近40元大关时,知晓内幕信息的大鳄们开始行动。
他们静悄悄地把自己手中的股票,卖给后续接盘者,尽情地收割。

庄家撤退时,都是利用多账户、大资金进行同时操作。
少量买入,维持住股价不崩盘,吸引后续资金跟进,然后再大批量出货。

不明所以的散户,在股价达到42元时依然在“勇敢”地杀入。
就好像金美林餐厅的服务员小江西,拿着金老板给的30万,以最高价买进,却成了南国投的接盘侠‍‍

最终,601股价一路下挫,大批散户被套牢,强总、宝总、李李等庄家却全身而退。
只留下无措的小江西,发出众多散户那个永恒的问题:
“为什么别人一买就涨,我一买就跌?”

电视剧有演绎成份,但却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上市公司联手庄家炒作、老鼠仓、内幕交易、信息披露不对称、肆意操纵股价……
这么多年来,类似的剧情在中国股市似乎就没断过
2024年1月,A股沪市已经跌破3000点,发起2900点争夺战。
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电视剧《繁花》中的主要情节,发生在1987年至1994年之间

彼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进行10年,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阶段,社会中的坚冰正在一点点消融。
尤其是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为我国新时期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指明方向。
记得当年高考,政治的一个考点就与之有关,至今令人难忘: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那个年代,中国人刚刚摆脱物质的极度匮乏,开始对品质生活有了一定追求。
可市场供给却并未同步发展起来,商品种类仍十分匮乏,尤其是有点品质的产品更加短缺。
就如《繁花》所演,法国梦特娇亮丝T恤一件900多元,代表的却是时尚,照样令国人趋之若鹜。
在如此庞大需求下,国产替代出现了。
范总的湖西针织厂,研发了国产火烧丝光棉,生产出三羊牌T恤,凭超高性价比,在上海滩一炮而红,月销破千万。

尽管如此,当时的中国市场,无论供应还是需求,都还是相当初级的‍‍‍‍‍‍‍‍‍‍
三羊T恤再受欢迎,其实也就只有一种款式,只不过面料有所突破罢了。
剧中老板们手握的大哥大,一部要2万多,根本不是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
人们当时消费最多的,还停留在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基础家电上。甚至连空调,那时都还没走进普通人家。
就更别提私家汽车了,大规模进入家庭还得是21世纪初的事情。
剧中,汪小姐为去诸暨救宝总,自讨腰包2万买了一辆二手车。
至真园领班敏敏,帮老板娘出头炒股得了分红,则买了一辆崭新的小轿车。
像这样的案例,在真实的90年代还真不多见。当年的汽车,绝对是件超级奢侈品。

有人可能会问,敏敏赚了钱为啥不买房?那后面不赚飞了?
这就是上帝视角了。
《繁花》那个年代,还没有真正的房地产市场
全面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则要等到1998年才会启动。取消实物分房,确定按揭制度。
那时的上海确实也有商品房,但都是面向外籍人士销售,用美元结算,普通人想都不用想。
大部分上海人,还都住在老旧的弄堂和老公房里,居住条件很差。
这一点,从玲子租住的房屋环境就能窥出一二:拥挤的里弄、狭窄的小巷、陡峭的楼梯、共用的厨房……

房地产尚未启动,中国经济的火箭也就没打开二级推力。
《繁花》里的经济支柱,仍是以各种初级制造业为主
比如宝总的第一笔外贸订单,是香港的表哥介绍的,就是三来一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汪小姐从宝总手里抢来的沃尔玛20万打牛仔裤订单,产品成本12元一打,配额5元。折合下来,一条裤子成本只有1元

那个年代,整个中国真的都是在做血汗工厂
大家一天一天拼命地干,一分一分拼命地挣,只为了过上好日子。‍‍‍‍‍‍‍‍‍‍‍‍‍‍‍‍‍‍
因此,当年也才有了“出口8亿件衬衫的利润才够买一架大飞机”的故事。
结合现在的新闻,再回头看《繁花》,你更能感慨改革开放这4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成为世界第一,国产919大飞机首航,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下水……

从做牛仔裤、做衬衫、做三来一补的简单加工,到后来的做家电、造工程机械,再到现在的做芯片、造飞机、造汽车、造邮轮……
中国经济,一直在升级的路上。
现在我们遇到的困难,应该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吧!
毕竟,经济大树上最低垂的那些果实,前面都已经摘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都是最危险、最难摘的果子‍‍‍‍‍‍‍‍‍‍‍‍‍‍‍‍‍‍‍‍‍‍‍‍‍‍‍‍‍‍‍‍‍‍


《繁花》里,有很多有关经营企业的金句,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爷叔说:
“做生意,不是要比谁赚得多,是要比谁活得长。”

爷叔形容股票如纽约帝国大厦:
“从底下跑到屋顶要1个钟头,从屋顶跳下来只要8点8秒。”

玲子新的“夜东京”开业,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怎样开好一家店,当好老板娘”,她列了四点:
“有主张,搞得定,摆得平,输得起。”
尤其最后一点,耐人寻味。

结局时宝强大战,麒麟会打来电话想进行收割,宝总却极限施压,提到一句话:
“唯有土地与明日同在。”
这出自小说《飘》,却让人浮想联翩。
因为2000年后,上海房地产行情正式启动,进入20年黄金期,创造出无数的财富神话。
那么若干年后,在浦东川沙种花的阿宝,会不会凭借新的风口重归江湖?

当然最令我个人有感触的,是阿宝最后对爷叔说过的一段话:
“以前,我也是爬楼梯的,是爷叔你到我坐电梯,教我做宝总,跟人家比高低、比速度。
这两年我地板也摔过了,天花板我也见到过了,我知足了。
以后有电梯我就坐电梯,没电梯我就爬楼梯,我都可以的。
其实,阿宝之所以成为宝总,完全是因为他和初恋雪芝的那场10年赌约。
宝总的退路,也不是沃尔玛牛仔裤订单,而是重新做回阿宝,找回初心。

刚刚看了董宇辉的一端视频,他说起:“贫穷和觉得自己贫穷是两回事,身体缺和心理缺是两回事。”
贫穷是缺衣少穿、风餐露宿、真的生产受到挑战;觉得自己贫穷则更多是人心理上的感受。
现在有多少人身体上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更多人还是心理缺,长期生活在在内心的匮乏感之中,这是无论多少物质都没办法弥补的。
有关快乐,其实中国人有非常凝练的总结,4个字:知足常乐‍‍‍‍‍‍‍
所以快乐的核心,其实就是知足:内心无缺就是富,坚守秉性就是贵‍‍‍‍‍‍‍‍‍‍‍‍‍‍‍‍‍‍‍‍‍‍‍‍‍‍‍‍‍‍
我知道,最近几年,大家都感觉越来越辛苦,赚钱越来越难,没了方向和信心。
但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
让自己的内心丰盈起来,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可能更重要。

- END -

2024·1·19


冷眼观楼
地产评论人,市场观察员,产品测评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