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勒兹看来,否定性是如此发生的:存在之肯定以命令性发问的形式存在发生元素,它们在问题的实定性之中展开,意识命题则是被造就的肯定。
德勒兹认为,每个命题都有一个否定性的复身,这个复身表现着问题在解决领域中的影子。正是通过这种方式,问题透过表象给出的自己的扭曲形象(image déformée qu'en donne la représentation)而存在。所以,“情况并不是这样”这一表述意味着:就一个假设没有表象那些被现实满足了的问题条件(conditions actuellement remplies d'un probleme),反而是另一个命题与这些条件对应而言,这个假设就位移到了否定之物中。
因此,否定之物是成问题者投在命题整体上的阴影,每一个命题都被成问题者统摄为自己的实例。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对否定之物的批判仍然只是被赋予了命题之中的现成肯定形式,它就仍然没有效力。只有当对否定之物的批判造成了肯定的发生,且同时造成否定的假象的发生时,它才是彻底的和有根有据的。
德勒兹的问题是,肯定自身如何能够是复数的,或者如其所是的差异如何能够成为纯粹肯定的对象?只有当作为命题样式的肯定将超命题的发生元素当作自身产生的出发点,然后通过问题被规定时,上述情况才会成为可能。德勒兹认为,正是在这些条件下,人们应当说命题中的否定之物是站在肯定一边的,但它只是命题须要回应的问题的影子。
德勒兹认为,与某一变异性的价值对应的奇异点则化身在了那些刻画着具体的种的特征的不同部分之中。例如,颜色的理念就是白光,它一方面使所有颜色的发生元素和发生关系在自身中交错,另一方面又要在不同颜色及其各自的空间中被现实化。或者声音的理念,它作为白噪音存在。同样还存在着白社会、白语言。德勒兹指出,伴随着现实化,一种新型的区别,亦即特殊的和部分的区别,取代了流动的理念性区别。
德勒兹将理念的潜能内容的规定称为微分(différentiation),他将这一潜能性在不同的种与部分中的现实化称为分化(diffrenciation)。种与部分正是由于始终与被微分的问题或是被微分的问题条件相关才得以现实化,亦即现实化为问题的解决实例的对应物。问题场域在媒介内部始终作为条件制约着微分,而它也化身于这一媒介当中。这样一来,德勒兹想要表达的就是:否定之物既不是在微分过程中显现,也不是在分化过程中显现,理念不知道否定,微分过程与对纯粹实定性的描述浑然不分,在这种样式那里,关系与点、地点与功能、位置与微分都被指定了,所有的否定性都被排除了。
内容提供 编辑 图片 | Curatorlab
往期文章
【德里达】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德里达的语言学革命
【拉康】如何理解拉康的实在界(The Real Order)?
【尼采】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尼采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unconscious)”与梦境解析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起源、核心与定义——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福柯】“后政治”与“后理性”——米歇尔•福柯的批判性超验美学
【维特根斯坦】世界的名称关系和图像性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
【利奥塔】“遗忘的能力”与“无用的激情”——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
【海德格尔】西方文明的历史与命运——海德格尔的Seinsgeschichte
【海登•怀特】“文史哲”的后现代转向——海登•怀特的Metahistory
【笛卡尔】“冥想”与“第一哲学”的支点——笛卡尔的“怀疑论”
【理查德•罗蒂】“实证主义”的贫困——理查德•罗蒂与“后现代主义”
加入哲学群请加优锐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