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什么?任何体系化的哲学都会从这个问题开始,在叔本华看来,“世界就是我的表象”,这是叔本华唯意志论哲学的起点。
叔本华认为,世界的表象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在他那里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
在叔本华看来,人一旦进入哲学思考,就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太阳,也不认识地球,而永远只是通过眼睛,是人的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人类的手,是人类的手感触着地球,进入哲学思考的人类必然会明白围绕着他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也就是说,在叔本华看来,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世界相对于一个其他事物而言的,也就是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叔本华指出,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
叔本华认为,如果有一真理可以先验地说出来,那么这一真理就是真实的真理,因为这种真理就是一切可能的、可想得到的经验所同具有的那种形式的陈述,它比一切,比时间、空间、因果性等更为普遍,所有的这些因素都要以这一真理为前提。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说,“我们既已把这些形式都认作根据规律的一些特殊构成形态,如果其中每一形式只是对一特殊类型的表象有效,那么,与此相反,客体和主体的分立则是所有那些类型的共同形式。客体主体分立是这样一个形式:任何一个表象,不论是哪一种,抽象的或直观的,纯粹的或经验的,都只有在这一共同形式下才有可能,才可想象。因此,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这就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着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
叔本华进一步推论,直观者的直观都只是表象,而他所说的这种表象对于现在,也对于任何过去,任何将来,对于最远的和最近的存在都有效,因为他所说的表象对于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有效,而又只有在时间、空间中,所有这些过去、现在、未来、远和近才能区别出来。叔本华说,一切凡已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无可避免地带有以主体为条件的性质,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
正如叔本华意识到的,这并不是新的观点,而是已经包含在笛卡尔出发的怀疑论第一哲学立场中。在笛卡尔之后,贝克莱断然把这种主体性说出来,虽然贝克莱只是一种朴素的主观唯心主义,康德进一步把这种观点发展为先验唯心主义,对叔本华有深刻影响。然而,正如叔本华自己所说,他的唯意志论哲学真正的来源并不是西方哲学,而是佛教哲学。
内容提供 编辑 图片 | Curatorlab
往期文章
【德里达】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德里达的语言学革命
【拉康】如何理解拉康的实在界(The Real Order)?
【尼采】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尼采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unconscious)”与梦境解析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起源、核心与定义——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福柯】“后政治”与“后理性”——米歇尔•福柯的批判性超验美学
【维特根斯坦】世界的名称关系和图像性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
【利奥塔】“遗忘的能力”与“无用的激情”——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
【海德格尔】西方文明的历史与命运——海德格尔的Seinsgeschichte
【海登•怀特】“文史哲”的后现代转向——海登•怀特的Metahistory
【笛卡尔】“冥想”与“第一哲学”的支点——笛卡尔的“怀疑论”
【理查德•罗蒂】“实证主义”的贫困——理查德•罗蒂与“后现代主义”
加入哲学群请加优锐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