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卢梭的思想是启蒙运动的产物,但是他通过对启蒙运动原则的再解释,从而与启蒙运动分裂,成为了浪漫主义之父。
卢梭意识到,除了人民自身所准备接受的以外,统治者什么都不能给他们,卢梭论证说,伏尔泰概念中的开明君主是软弱无能的,除非有一种已受启蒙的人民。
对于君主专制这个观念,即君主把自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消极的人民,卢梭用人民自身的普遍意愿这一观念来取代它,即作为一个整体的人们去追求一个整体利益的意愿。
而在实际的政治领域,卢梭包含有乐观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这和孔多赛等人类似。启蒙运动把乌托邦的期待构建在得到开明君主的希望上,而浪漫主义者把他们的希望构建在通过普及教育来获得开明的人民的希望上。
然而,在历史领域,此二者的结果却截然不同,而且具有革命性。卢梭用来解释历史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文明世界的近代史,也适用于各个民族和所有时代,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让野蛮和迷信在原则上可以被理解,用这种理论看清人类社会是有可能的,卢梭的历史不是作为人类理性的历史,而是作为人类意愿的历史。
卢梭的教育理论基于他的人性论:一个小孩,即使没有得到发展,也有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带着他自己的理想,老师要理解和同情这种生活,带着敬意对待它,帮儿童以一种适当和自然的方式去发展。
卢梭把这种理念应用到历史上,这就意味着历史学家不能做启蒙运动历史学家一直在做的事,即以一种鄙视和厌恶的态度对待过去的时代,而必须富有同情心来看待它们,从中发现人类真实的、有价值成就的过去。
卢梭非常相信这个观点,以至于在他的《论科学与艺术》中认为原始的野蛮状态要优于文明生活,但是后来他还是收回了这一夸张说法。然而,卢梭的这种返古思维倾向变成了浪漫主义学派的重要基础:回归原始时代,它们能以自身的价值代表一种社会形式,而这种真实的价值随着文明的发展已经失落了。
浪漫主义者们以一种羡慕和同情的感情去看待过去,这就像人文主义者对古希腊罗马的那种情怀。然而,尽管有相似之处,差别却是很大的:人文主义者们鄙视过去,但是认为有些过去的事实通过它们内在的优越性从时间的历程中提炼出来,被当作经典或永恒的模式来模仿。然而,浪漫主义者带着羡慕或同情去看待过去的成就,是因为他们从中认识到了过去的精神。浪漫主义者这种对于过去的同情,没有区分过去与现在的鸿沟,反而相信当今生活和过去的巨大差别,尤其是认为文明社会是人类处境的倒退。
内容提供 编辑 图片 | Curatorlab
往期文章
【德里达】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德里达的语言学革命
【拉康】如何理解拉康的实在界(The Real Order)?
【尼采】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尼采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无意识(unconscious)”与梦境解析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起源、核心与定义——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福柯】“后政治”与“后理性”——米歇尔•福柯的批判性超验美学
【维特根斯坦】世界的名称关系和图像性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
【利奥塔】“遗忘的能力”与“无用的激情”——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
【海德格尔】西方文明的历史与命运——海德格尔的Seinsgeschichte
【海登•怀特】“文史哲”的后现代转向——海登•怀特的Metahistory
【笛卡尔】“冥想”与“第一哲学”的支点——笛卡尔的“怀疑论”
【理查德•罗蒂】“实证主义”的贫困——理查德•罗蒂与“后现代主义”
加入哲学群请加优锐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