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简讯No.200】上海长征医院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文摘   科学   2024-11-22 07:00   上海  



Nov.

11

-2024-



上海长征医院

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200期庆典



2024年11月11日(周一)下午14:00-15:30,在长征医院门诊7楼第二会议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第200次研讨会,会议由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主持,与会者包括: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病理科张晶副教授,药剂科伊佳主管药师,以及普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病理科等科室的医生。在病例讨论前首先进行了简单的庆祝仪式。此次会议共讨论胰胆外科5例病例。




 Part 


 病  例  讨  论



1

姚天宇住院医师

腹腔占位1例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发现腹腔占位1周余。患者于2024年10月17日外院体检,行上腹部MRI增强示”胰体下方结节,大小24mm×26mm×22mm,界清,紧贴胰腺,增强呈渐进式强化,内见相对低强化区,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无扩张,考虑良性肿瘤,神经源性可能性大”。患者自述进食油腻食物后,偶有腹泻,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腹腔占位”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一般状态良好,近半年体重减轻约5kg,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睡眠无异常。平素体健,高血压病史1年,平时口服厄贝沙坦,血压最高145/96mmHg,平日控制在130/70mmHg,2024年6月份于外院因“左侧腹股沟疝”行左侧腹股沟疝囊结扎+修补术,无其余特殊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均无特殊。入院查体,左侧腹股沟见3cm手术切口,瘢痕愈合,其余体征均阴性。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脂等基本正常;血管肾素浓度(立位):124.12pg/ml ↑(立位正常参考值:3.8-38.8),血管肾素浓度(卧位):38.56pg/ml ↑(卧位正常参考值:2.4-32.8);孕酮:33.12mmol/L↑(男性正常参考值:4.94-32.01),泌乳素482.08mIU/L↑(男性正常参考值:73.35-411.28);肿瘤标志物:NSE 17.2μg/L↑。腹部超声提示:胰腺实性占位。上腹部增强CT:胰体下部异常软组织影,增大淋巴结可能。上腹部增强MRI:胰体部富血供占位,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全身PET-CT示胰头钩突部可疑病灶伴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2.31),胰体下方肿块,轻度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2.25)。超声胃镜:胰头钩突下方实性占位:炎症?CA?胰体下方实性占位,腹腔淋巴结?
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该患者多项检查提示胰腺占位且肿瘤标志物 NSE 升高。虽然目前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性大,但需进一步行Ga68 PET-CT扫描明确。若确诊为神经内分泌肿瘤,需评估其分级。对于局限性肿瘤,可考虑手术切除后密切观察或辅助治疗。若存在转移,则需考虑系统性药物治疗,如生长抑素类似物、靶向药物等。同时,患者肾素和泌乳素等异常,也需要考虑是否与肿瘤相关的内分泌紊乱有关,例如MEN1等可能性,需要排查垂体、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对患者整体身体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病理科张晶副教授:病理诊断对于该病例至关重要。目前影像学检查提示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但需要病理来确诊。对于胰腺占位,可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标本。在病理检查中,除了观察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外,还需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如检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如 CgA、Syn 等)来确定肿瘤的神经内分泌性质。同时,要与其他胰腺肿瘤如胰腺导管腺癌、腺泡细胞癌等鉴别,这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决定性意义,也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潜在的恶变倾向。尤其是该患者胰头钩突也考虑存在占位可能,可以考虑行钩突占位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该患者超声胃镜下可见胰头钩突下方一实性低回声占位,边界欠规则,范围约16mm×12mm,内部回声欠均匀,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主胰管未见明显扩张。另于胰体后方见一实性低回声占位,范围约32mm×28mm,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该患者胰头钩突和胰体后方双病灶,明确两者关系十分重要,这将决定后续诊疗方案。
胰胆外科陈丹磊副教授:该患者目前胰腺体下方存在占位,胰头钩突也有可疑病灶。对于胰体下方占位,考虑良性可能但不能完全排除恶性,且有增大淋巴结可能。手术切除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需要评估手术的可行性和风险。术前需详细评估肿瘤与周围血管、胆管、胰管等重要结构的关系,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如果选择手术,要考虑是局部切除还是胰体尾切除等不同术式。术后可能出现胰瘘、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需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该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胰腺的双病灶是否有关联,如果是独立的无关联病灶,那么手术方式可以考虑分别处理。例如,对于胰体下方边界清晰、性质偏向良性的肿块,如神经鞘瘤等,可采取腹腔镜下局部切除,在保证完整切除肿块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胰腺组织。而对于胰头钩突部的可疑病灶,如果其没有侵犯周围重要结构,也可以尝试进行局部切除或者更加精准的手术方式来去除病灶。这样的手术方案可以减少对胰腺整体功能的破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胰瘘等严重并发症。但是如果两个病灶均考虑恶性(或其转移)的话,那么必须要考虑行根治手术,例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所以该患者需进一步完善Ga68 PET-CT等检查,明确占位性质,决定后续诊疗方案。



2

张超住院医师

肝门胆管癌1例

患者61岁男性,主诉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伴上腹胀痛1周。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伴餐后上腹部胀痛不适,继而发现皮肤巩膜黄染。患者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无发热寒颤,无胸闷气急等不适。2024年11月1日就诊于当地医院,行MRCP检查发现:右侧肝管、左肝管、肝总管管壁增厚狭窄阻塞伴肝内外胆管扩张,占位考虑;肝功能检查提示TB 139.4umol/L↑、 ALT 345U/L↑、 AST 183U/L↑、CA19-9 255.85U/mL↑。当地医院给予解痉、保肝、抑酸、补液等对症治疗,症状较前稍好转。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就诊我院,门诊以“胆管占位伴梗阻性黄疸”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状态良好,体重体重近半年下降约3Kg,饮食正常,大便正常,小便发黄,睡眠无异常。患者平素体健,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最高200/160mmHg,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5mg 1/日,血压控制可;2018年外伤致右锁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功能恢复可;10余年前行鼻息肉切除术,现无异常;无其余特殊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均无特殊。入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部体征均阴性。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肝肾功能电解质:TB 102umol/L↑、DB 80.1umol/L↑、ALT 511U/L↑、AST 380U/L↑、γ-GT 1419U/L↑、AKP 464U/L↑。肿瘤指标:CA19-9 345U/ml↑,癌胚抗原72-4 14.9U/ml↑,NSE 21.5μg/L↑,其余均阴性。腹部超声示:胆总管上段内实性占位,肝内外胆管扩张。上腹部增强CT示:胆总管改变,考虑胆管癌可能大,伴肝内外胆管扩张。全身PET-CT示:右肝管近肝门处占位性病变伴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3.13),考虑恶性,伴肝内外胆管扩张。入院后行左右肝管PTCD穿刺置管引流,每日引流胆汁共500-600ml,今晨患者复查肝功能示TB已下降至43.5 umol/L↑。
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该患者胆总管占位、梗阻性黄疸诊断明确,可以考虑行ERCP胆总管刷检明确病理诊断,也可以考虑行spyglass行胆管内组织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如果不考虑手术切除,可以行ERCP下胆管支架置入,将PTCD外引流改为内引流,支架可以根据临床需求选择塑料支架或者金属支架,但支架可能存在堵塞、移位等问题,需要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
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从肿瘤内科角度来看,患者多项肿瘤标志物升高(CA19-9、癌胚抗原72-4、NSE),影像学检查提示胆管占位且考虑恶性,目前梗阻性黄疸经 PTCD 引流后胆红素有所下降。后续需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若无法手术,可考虑化疗或靶向治疗。对于胆管癌,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是常用的化疗方案,可以考虑加用抗血管生成类靶向药物(例如瑞格非尼、雷莫芦单抗等),但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尤其是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防止化疗期间血压波动过大。同时,可进一步检查有无肿瘤远处转移情况,为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病理科张晶副教授:目前该患者临床和影像学高度怀疑胆管癌,但确诊仍需病理依据。可考虑通过对 PTCD 引流的胆汁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看是否能找到癌细胞。若有机会获取组织标本,如后续手术切除或在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分化程度等。这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胆管癌的病理类型,是腺癌、鳞癌还是其他少见类型,因为不同病理类型的胆管癌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可能不同,对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胰胆外科陈丹磊副教授:目前患者胆管占位伴梗阻性黄疸,影像学提示胆管癌可能性大。需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要考虑肿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血管和组织的关系。如果肿瘤局限于胆管,未侵犯周围重要血管和器官,如门静脉、肝动脉等,可考虑根治性手术切除。但患者年龄较大且有高血压病史,手术风险较高,需要进行详细的心肺功能等术前评估。同时术后可能面临胆瘘、出血等并发症风险,需提前做好应对预案。
胰胆外科汤靓副教授:该患者肿瘤位于肝门部,患者右肝明显萎缩,左肝肿大,考虑为肿瘤生长缓慢所致,并且该患者存在变异的右肝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的右支已被肿瘤侵犯,手术难度较大,需要格外注意术中操作。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通过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基本明确该患者为肝门胆管癌,全身PET-CT检查未见其他部位或者肝内转移,具有手术切除的条件,手术切除范围需要包括病变胆管、部分肝叶,同时清扫区域淋巴结,同时还可能需要进行胆管重建,可选择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癌总体预后较差,该患者存在体重下降情况,可能提示病情对身体的影响。若能通过合理治疗缓解梗阻、控制肿瘤进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但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和治疗相关并发症。



3

朱镇宇住院医师

小肠恶性肿瘤1例

患者73岁女性,主诉双下肢乏力2月余。患者于2024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站立时双下肢发抖,且无法独立行走,无头晕,无体位变化时头晕或黑矇,无腹痛腹胀、无便血、无黑便呕血、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大便习惯改变,于当地医院检查后提示贫血(未见报告,具体不详),经治疗(具体不详)后无改善。患者下肢乏力进行性加重,2024-10-19患者再次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低54g/L)伴CEA轻度增高,查胸腹部CT提示“右上腹局部小肠管壁明显增厚伴强化,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伴坏死;右肺下叶恶性占位可能”,予补铁、输血(红细胞悬液3U)治疗,患者乏力减轻,复查血红蛋白回升至74g/L。为进一步诊疗,患者来我院就诊,以“小肠占位伴缺铁性贫血”收入消化内科,后转入肛肠外科,先后予以补铁、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行小肠镜示“空肠Ca?小肠镜下钛夹定位”,胸部CT示:“1、右肺下叶多发病灶,均考虑恶性;余双肺小结节,建议随访。2、双肺慢性炎症、纤维灶。3、双肺肺大泡。4、主动脉钙化。5、双侧胸膜局部增厚。6、甲状腺密度欠均匀,建议超声检查。7、肝囊肿;胆囊炎”,故考虑小肠恶性肿瘤伴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肺转移,现为进一步明确手术治疗方案转至我科就诊。自患病以来,精神状态良好,体重2月内减轻1公斤,饮食正常,大便间隔2-3天解1次,偶尔间隔4-5天解1次,每次解成形条状便,无排便费力,小便正常,睡眠不佳。平素体健,有输血史(红细胞悬液3U),无其余特殊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均无特殊。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血常规示:RBC 2.48×1012/L↓,Hb 64g/L↓;肝肾功能电解质示:Alb 33.1g/L↓;肿瘤指标:CEA 4.92μg/L↑,NSE 17.6μg/L↑,CA125 79.5U/ml↑。胸部增强CT示:右肺下叶多发病灶,均考虑恶性。小肠增强CT示:右上腹空肠管壁增厚,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小肠不全梗阻。小肠镜示:距门齿约115-130cm可见溃疡型新生物,底部无污秽苔,周围黏膜结节样隆起,质地脆,活检易出血,病变累及小肠全周,肠腔狭窄,于病变口侧和肛侧金属钛夹各1枚定位。全身PET-CT示:空肠管壁明显增厚,考虑恶性,双肺多发肿块、结节,考虑多发转移,纵隔、双肺门、腹腔及腹膜后多发转移淋巴结,右侧坐骨结节旁转移可能。
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该患者以双下肢乏力起病,检查发现贫血,进而发现小肠占位及多处转移。在消化内科诊疗过程中,已行小肠镜检查及相关对症治疗。对于贫血,除了输血、补铁等支持治疗外,需要明确贫血与肿瘤的关系。患者后续可能需要营养支持,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途径,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患者为73岁女性,目前考虑小肠恶性肿瘤伴多发转移,肿瘤指标CEA、NSE、CA125升高,PET-CT 及相关影像学提示双肺、纵隔、腹腔及腹膜后等多处转移。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但已处于晚期阶段。对于治疗,全身化疗可能是一种选择,但需要考虑患者年龄较大,对化疗的耐受性。可进一步评估患者的体能状态,选择相对温和的化疗方案,同时密切关注化疗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也可考虑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但需依据病理结果进一步确定其适用性。
病理科张晶副教授:患者小肠镜检查发现距门齿约115-130cm有溃疡型新生物,质地脆、易出血,周围黏膜结节样隆起。此表现高度提示恶性病变,病理诊断对于明确肿瘤类型至关重要。活检时需注意取材的准确性和足够的组织量,以确保能准确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是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还是其他类型。同时,要观察细胞的分化程度、有无特殊的病理特征,如黏液分泌、核分裂象等情况。这些信息将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例如腺癌可能对某些化疗药物敏感,而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预后和治疗策略也有所不同。
胰胆外科陈丹磊副教授:患者考虑小肠恶性肿瘤伴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肺转移。从外科角度来看,手术切除需要综合评估。虽然目前有小肠不全梗阻情况,但关键点在于小肠肿瘤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同时患者已处于晚期,广泛转移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如果要进行手术,需要考虑能否达到根治性切除,还是仅为姑息性手术以解决出血问题和缓解肠梗阻症状。同时,手术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产生较大影响,术后恢复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结合患者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小肠恶性肿瘤伴全身多发转移诊断明确,目前出现肿瘤坏死出血、持续贫血的表现,因此手术的目标在于解决出血的问题;其次患者肿瘤的具体病理类型也十分关键,手术切除病灶也有利于明确病理诊断,以便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4

邢敬雨住院医师

胰头占位1例

患者72岁男性,主诉发现胰腺占位1周余。患者于2024年7月出现腹胀等不适症状,遂至当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提示慢性胃炎及胰管结石,予以护胃等保守治疗后不适症状较前稍缓解。后为求结石手术治疗至当地上级医院就诊,进一步完善胰腺CT检查提示胰头、十二指肠降段占位,考虑起源胰腺恶性肿瘤可能。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胰头占位”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一般状态良好,体重明显减轻约2.5公斤,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睡眠无异常。患者平素体健,高血压病史5年余,口服降压药,自述平素血压控制良好;无其余特殊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均无特殊。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均基本正常。肿瘤标志物示:CA19-9 119U/ml↑、CA125 102U/ml↑,其余均阴性。腹部超声提示:胰头实性占位。胃镜提示:十二指肠降段肠腔狭窄,肿瘤侵犯可能。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恶性肿瘤,胰体尾萎缩,主胰管扩张,肝内外胆管扩张。全身PET-CT检查提示:胆总管占位,考虑恶性肿瘤,伴肝内外胆管扩张。
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患者初发症状为腹胀,曾诊断有慢性胃炎和胰管结石。目前发现胰头及胆总管占位,可能是导致患者症状的根本原因。十二指肠降段肠腔狭窄,考虑肿瘤侵犯,这可能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在进一步检查方面,可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动力情况和消化吸收功能。在治疗上,如果暂不适合手术或放化疗,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留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等。
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患者目前多项检查提示胰头及胆总管占位可能为恶性肿瘤。CA19-9和 CA125升高,支持这一诊断方向。对于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评估肿瘤分期。若暂无远处转移证据,可考虑手术切除肿瘤,待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后,再考虑行辅助化疗,但考虑患者 72 岁高龄,需要谨慎评估其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病理科张晶副教授:目前临床检查高度怀疑恶性肿瘤,但需要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可考虑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内镜下活检获取组织。对于胰头及胆总管部位的肿瘤,病理类型可能多样,如腺癌等。准确的病理诊断不仅能确定肿瘤的良恶性,还能进一步明确其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信息,这些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包括手术方式、化疗药物的选择等有着关键指导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判断预后情况。
胰胆外科汤靓副教授:患者目前胰头及胆总管占位的诊断较为明确,且存在胰体尾萎缩、主胰管扩张、肝内外胆管扩张等情况。手术切除是唯一根治手段,由于肿瘤可能侵犯十二指肠降段,手术难度较大,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否耐受手术。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评估心肺功能等。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结合患者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该患者胰头占位诊断明确,肿瘤侵犯十二指肠,导致患者无法进食,因此手术的目的是完整地切除肿瘤,重建消化道连续性,同时达到根治性目的。但由于手术范围广,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要求较高。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营养状况等,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5

申琛住院医师

胰体尾占位1例

患者75岁男性,主诉体检发现CA199升高1周。患者于1周前体检发现CA19-9 1113U/ml↑,平素腹部无特殊不适,无皮肤黄染,无恶心呕吐。完善上腹部增强MRI示:远端胰腺萎缩,胰管扩张,MT首先考虑,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现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胰体尾占位”收治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一般状态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饮食正常,大、小便正常,睡眠无异常。患者平素一般,高血压史20年余,口服硝苯地平、缬沙坦、比索洛尔治疗,血压控制可,既往因高血压及痛风病史影响肾功能,目前肌酐131umol/L,自述小便正常,定期复查。无其余特殊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均无特殊。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完善相关检验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均基本正常。肿瘤标志物示:CA19-9 263U/ml↑,其余均阴性。腹部超声提示:胰体尾实性占位,胆囊结石。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体尾实性占位,考虑恶性,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
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患者虽无腹部不适症状,但 CA19-9升高且影像学提示胰体尾病变。对于此类患者,需要评估胰腺的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尽管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消化功能受影响,但仍需关注。在诊断上,消化内科可协助进行内镜下检查,如超声内镜,进一步观察胰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评估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从肿瘤内科角度来看,患者75岁,CA19-9显著升高,影像学提示胰体尾占位且考虑恶性,首先考虑胰腺癌可能性大。目前患者一般状态尚可,但存在高血压、肾功能受影响情况。对于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能否耐受化疗。若选择化疗,需谨慎选择药物,因为患者肾功能异常,一些经肾脏代谢的化疗药物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避免使用。同时要关注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变化,预防化疗相关并发症。
病理科张晶副教授:目前影像学高度怀疑恶性,但仍需组织学证据。建议通过手术获取标本或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胰体尾占位穿刺活检。如果是手术标本,可全面观察肿瘤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判断肿瘤类型、分化程度等。若穿刺活检,需注意取材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避免因取材不当导致假阴性结果。一旦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可进一步进行免疫组化检查,这有助于确定肿瘤来源、指导后续治疗方案选择。
胰胆外科陈丹磊副教授:患者目前胰体尾占位,考虑恶性,同时伴有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手术切除是可能的治疗手段,但患者75岁且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病史,手术风险评估是关键。需要进一步完善心肺功能等相关检查,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如果决定手术,手术方式需谨慎选择,要考虑肿瘤的位置、与周围血管和组织的关系,尽量做到根治性切除同时减少手术创伤。对于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可在手术中一并处理,但要注意避免术后胆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包括胰瘘、出血等常见并发症的监测。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对于胰体尾占位考虑为恶性肿瘤的情况,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选择之一。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仔细分离胰腺周围的组织,包括血管、胆管等结构。例如,要注意保护肠系膜上血管、脾血管等重要血管,避免术中出血和术后缺血等并发症。同时,由于患者伴有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在切除胰体尾的同时可以进行胆囊切除术,以解决胆囊的病变。






前期回顾






 第199期病例一:腹腔肿物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199期报道,经MDT讨论后,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风险,行腹腔肿物切除术,术中于胃小弯后方见一直径约5cm质硬肿物,包膜较完整,与胰腺上缘关系密切,术后病理示:腹腔肿物系大淋巴结,内见腺癌组织,中-低分化,转移可能性大,未侵犯胰腺组织,考虑消化道来源可能性大。患者术后康复出院。

 第199期病例二:梗阻性黄疸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199期报道,经MDT讨论后,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风险,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见胰头部一大小约4cm×3cm×3cm实性肿块,肿块未侵犯腹腔重要血管,术后病理提示:胰头导管腺癌,中-低分化,切缘均(-),淋巴结(3/22),pT2N1M0,IIB期。患者术后康复出院。

 第199期病例三:胰头癌新辅助化疗后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199期报道,经MDT讨论后,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风险,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MV/PV部分切除重建术,术中见胰头部一大小约4cm×3cm×3cm实性肿块,肿块明显侵犯SMV/PV/SV汇合处,未侵犯SMA等其他重要血管,术后病理提示:胰头导管腺癌,中分化,结合新辅助化疗病史,符合肿瘤组织部分退缩(CAP分级系统:2级),切缘均(-),淋巴结(2/41),ypT2N1M0,IIB期。患者术后康复出院。

第199期病例四:胰尾占位1例·林伟娟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199期报道,经MDT讨论后,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风险,行胰体尾癌根治术,术中见胰尾一大小约2.5cm的实性肿块,肿块未侵犯腹腔重要血管,术后病理示:胰体尾导管腺癌,低分化,切缘均(-),淋巴结(1/7),pT1cN1M0,IIB期。患者术后康复出院。


会议现场


作者:杨    光   编辑:李居东

审校:陈丹磊   总编:邵成浩

2024年11月11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