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简讯No.201】上海长征医院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文摘   健康   2024-12-07 13:44   上海  

上海长征医院

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2024年11月25日(周一)下午14:00-15:00,在长征医院住院部8楼胰胆外科示教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第201次研讨会,会议由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主持,与会者包括:消化内科宁北芳教授、肿瘤内科焦晓栋教授、影像科钱懿教授、病理科张晶教授、药剂科伊佳主管药师以及普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等科室的医生。此次会议共讨论4例胰胆外科住院病例。

病例讨论

   一、阮鹏住院医师
胰体尾部占位1例
患者69岁男性,2周前因糖尿病于外院住院治疗,期间查肿瘤标志物示:CA19-9 678.71U/ml。后进一步行腹部增强MRI示:胰体尾部恶性肿瘤伴胰腺炎,左侧肾上腺受累可能大。行PET-CT检查示:胰体尾部增粗伴FDG代谢不均匀增高,考虑胰腺癌;左侧肾上腺转移瘤,腹腔腹膜种植转移。入院后查体未及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复查肿瘤标志物:CA19-9 1381U/ml、CA724 11.60U/ml。查上腹部增强CT示:胰尾恶性肿瘤累及左侧肾上腺及左肾,肿瘤网膜种植转移可能。
影像科钱懿副教授:患者胰尾部见乏血供实性肿块,邻近脏器受累明显,结合肿瘤标志物结果,考虑胰腺癌局部进展,侵犯左肾及左肾上腺。该患者腹腔内网膜可见多发絮状、结节状高密度影,播散性腹膜或网膜转移可能大。
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胰腺癌恶性程度高,肿瘤进展后出现腹腔播散转移较为常见,预后不良。该患者目前需明确病理诊断,晚期胰腺癌首选药物治疗,针对腹腔转移病灶可考虑行腹腔灌注化疗抑制肿瘤进展。腹腔灌注化疗已广泛应用于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疗效得到肯定。胰腺癌腹腔灌注化疗相关报道较少。目前针对胰腺癌腹腔播散转移应用紫杉醇单药腹腔灌注化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在控制转移病灶进展及腹水产生等方面作用较明显。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该患者胰体尾癌累及邻近重要脏器,且腹腔播散转移可能大,已无根治性手术治疗指征,待病理明确诊断后行药物治疗。对于疑似腹腔播散转移患者,腹腔镜探查手术创伤小、直视下活检阳性率高,优势较明显。该患者可通过腹腔镜探查活检以明确诊断,指导进一步治疗。

二、姚天宇住院医师
胰头占位伴全身多发转移1例
患者70岁男性,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偶伴有腹胀不适。外院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45.8umol/L、直接胆红素28.06umol/L、ALT 284.6U/L、AST 420.3U/L、AKP 664.5U/L、γ-GT 1817U/L;肿瘤标志物:CA19-9 11186.02U/ml。上腹部增强CT、MRCP均示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考虑胰头恶性肿瘤。后于外院行PTCD治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余未及明显阳性体征。复查肿瘤标志物:CA19-9 >10000U/ml。查EUS示:胰头实性占位伴主胰管、肝内外胆管扩张,考虑恶性。PET-CT示:胰头恶性肿瘤,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胸腰椎、右侧肋骨多发骨转移。
胰胆外科汤靓副教授:该患者CT等影像学检查见胰头钩突部乏血供占位,PET-CT示病灶代谢明显升高,结合其CA19-9等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胰头癌诊断较明确。患者PET-CT提示胰腺癌伴多发骨转移可能大,目前无手术治疗指征,故考虑待EUS-FNA活检病理明确诊断后行化疗治疗。
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胰腺导管腺癌恶性程度高,一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出现肿瘤远处转移,预后较差。针对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以化疗为主,一线化疗方案包括AG方案及FOLFIRINOX方案。该患者合并多发骨转移,针对实体肿瘤骨转移患者可予地舒单抗治疗。地舒单抗可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功能及存活,从而减少骨吸收,增加骨皮质和骨小梁的骨量和强度,以延迟或降低骨相关事件(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骨放疗或骨手术)的发生风险。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结合患者影像表现及肿瘤标志物异常,胰头癌伴多发远处转移诊断较为明确,待活检明确病理诊断、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密切关注骨转移病灶变化情况,预防病理性骨折等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周嘉伟住院医师
胰尾部囊实性占位1例
患者70岁男性,于3周前皮肤疾病于当地医院就诊,期间查腹部CT平扫示胰体尾部一直径约2cm占位。后查PET-CT示胰腺尾部见一类圆形稍低密度结节,大小18mm*14mm,边界清,FDG摄取较本底略低,最大SUV=1.9,胰管未见增宽。入院后查体未及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复查上腹部增强MRI示胰尾囊性病变伴分隔,SPT可能。
影像科钱懿副教授:该患者腹部增强MRI示胰腺尾部一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增强后可见环形强化,内呈分隔样强化,结合外院PET-CT结果,考虑囊性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其影像学表现倾向实性假乳头状瘤(SPT)可能大,但SPT好发于青年女性,与该患者情况不符,故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胰胆外科陈丹磊副教授:患者影像学检查示胰体尾部囊性占位,且病灶囊壁较厚,伴轻度强化,考虑SPT或神经内分泌肿瘤(NEN)囊性变可能大。此类肿瘤首选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明确,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并可根据病理结果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患者胰体尾囊性占位诊断明确,恶性肿瘤不能排除,有手术治疗指征。腹腔镜下胰腺手术不断发展,现已十分成熟,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势。针对胰体尾部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首选手术方式。随着手术器械及操作技术不断提高,微创胰腺手术可使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四、张超住院医师
胰尾囊实性占位1例
患者47岁男性,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胀痛不适,后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肿瘤标志物示CA19-9 130.5U/ml,进一步查腹部增强CT及MRI均示胰尾部囊实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肿瘤侵犯脾动、静脉及邻近胃壁可能。入院后查体未及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复查CA19-9 135.0U/ml。
影像科钱懿副教授:患者增强CT可见胰腺体尾部一类圆形稍低密度病灶,内部密度不均,部分呈囊性改变,病灶实性部分强化幅度明显低于胰腺实质,且病灶与胃壁间边界欠清,似呈侵袭性改变,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大,囊腺瘤恶变或胰腺癌伴潴留性囊肿形成可能。
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结合患者影像学表现及CA19-9指标异常升高,考虑胰腺恶性肿瘤可能大。胰腺囊腺癌较少见,常为粘液性囊腺瘤恶变所致。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胰腺囊腺瘤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因此该男性患者首先考虑胰腺癌伴潴留性囊肿形成,建议进一步检查排除远处转移后行外科手术治疗。若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考虑行EUS检查,明确囊腔与胰管间关系,或针对实性部位行EUS-FNA以明确病理诊断。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患者胰尾部囊实性占位考虑恶性,目前未见明显转移迹象,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指征明确,建议积极手术治疗。影像学检查见胃后壁受累可能,术中注意探查,可能需联合部分胃壁切除以达到根治肿瘤目的。

前期回顾

第200期病例一:腹腔占位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200期报道,经MDT讨论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探查于胰体尾部可见一大小约3*3*3cm质中肿块,肿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胰头部未及明显病变,遂行“腹腔镜下胰腺肿瘤局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理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1,Ki-67(+,约2%)。

第200期病例二:肝门胆管癌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200期报道,经MDT讨论后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于右肝管可及范围约3*2cm质硬肿块,肿块边界不清,累及左肝管开口处级肝总管,肿瘤侵犯门静脉右支,遂行“右半肝切除+左肝管空肠吻合术”。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理示:右肝胆管细胞癌,中分化,肝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左肝管切缘、胆总管切缘均未见肿瘤。

第200期病例三:小肠恶性肿瘤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200期报道,经MDT讨论后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腹腔可见少量腹水,于小肠系膜根部可及一大小约7*5*5cm质硬肿块,肿块侵犯小肠系膜、结肠系膜、十二指肠水平段和近端空肠。距屈氏韧带远端约10cm处空肠可及一大小约9*4cm溃疡型肿物,肠腔内可见暗红色积血,遂行“姑息性小肠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小肠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提示差分化癌,浸润浆膜下脂肪组织,肠周淋巴结未见转移。

第200期病例四:胰头占位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200期报道,经MDT讨论后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见胰头部可及大小约7*5*3cm实性质硬肿块,肿瘤侵犯十二指肠降部导致肠腔狭窄。左肝下缘肝实质内可及一质硬结节,最大直径约1.5cm,边界清晰,其余肝脏内未及结节。术中诊断:胰头癌伴肝内寡转移,遂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结节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第200期病例五:胰体尾占位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200期报道,经MDT讨论后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于胰体尾部可及一大小约3*2*2cm质硬肿块,边界不清,未累及邻近脏器,遂行“胰体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胰腺导管腺癌,中分化,胰周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


 作者:侍力刚    编辑:李居东

 审校:陈丹磊    总编:邵成浩

2024年11月25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