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简讯No.181】上海长征医院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文摘   健康   2023-11-14 08:21   北京  

上海长征医院

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2023年11月06日(周一)下午14:00-15:30,在长征医院门诊7楼第二会议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第181次研讨会,会议由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主持,与会者包括: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影像科钱懿副教授、药剂科王志鹏主管药师,以及普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等科室的医生。此次会议共讨论胰胆外科4例病例。

病例讨论

   一、张文宇住院医师
胰头占位1例
患者64岁男性,主诉上腹部疼痛1月余。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反酸、嗳气,无发热、寒战,无皮肤、巩膜黄染。于当地医院查胃镜提示反流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口服雷贝拉唑及中药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1周前患者感疼痛加重。近期体重减轻15公斤,饮食不振。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体征均阴性。辅助检查:入院后查肿瘤标志物CA199 343.50U/ml;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区占位伴胰腺弥漫性囊性病灶,考虑混合型IPMN伴淋巴结转移可能。PET/CT示胰头区域肿块累及胰头及十二指肠降段,SUVmax 8.36,考虑恶性;近端十二指肠、胃扩张;胰腺改变,考虑IPMN;腹腔、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者长径约3cm,SUVmax 1.53。
影像科钱懿副教授:根据CT显示,肿瘤起源于胰头还是十二指肠尚不能完全肯定,结合上消化道梗阻的表现,十二指肠来源可能更大,但胰腺也合并有IPMN的表现;SMA可能已有包绕。
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患者因上消化道梗阻,经胃镜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时,见十二指肠水平部狭窄明显,尽管较困难,可能为肿瘤所在部位。
肿瘤内科焦晓栋副教授:肿瘤起源尽管尚不能明确,但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恶性肿瘤可能大,目前已留置营养管予肠内营养支持,待患者一般情况进一步好转后,可予化疗使肿瘤缩小,再行手术治疗。
胰胆外科刘安安副主任:患者肿瘤侵犯周围组织,SMA可能受侵,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再行手术治疗;但患者消化道梗阻症状明显,营养管恐难以长期维持通畅,遂可行手术探查,如肿块局部侵犯尚不严重,可直接根治性切除,如局部侵犯动脉程度较重,则行胃肠吻合短路手术,可以更好的解决消化道梗阻问题,术后予化疗,再进一步评估,如化疗效果明显,可再行手术切除。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继续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待一般情况进一步好转,则行手术探查,酌情行根治性切除或胃肠短路手术,再行化疗。


二、靳澜波住院医师
胰头癌转化治疗后1例
患者55岁男性,确诊胰头恶性肿瘤5月余。患者于5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间断性胀痛,不伴背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头痛,无皮肤、巩膜黄染。于2023-5-30至当地医院查腹部MRI提示胰腺头颈部占位伴远端胰管稍扩张(3.8cm*4.1cm),考虑为恶性肿瘤。于2023-06-09在我院行超声胃镜检查+穿刺活检。穿刺病理报告示见异型细胞,考虑腺癌。遂予mFOLFIRINOX方案(奥沙利铂135mgvd dl+伊立替康针240mgvd dl +亚叶酸钙针600mgvd dl +5-FU针3.5g微泵46-48h,2周方案)化疗8个周期。患者一般状态可,体重减轻约15斤。有“小三阳”病史20年,服用恩替卡韦治疗。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体征(-)。辅助检查:入院后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功能、IgG4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肿瘤标志物自患病以来均未升高。2023-6-8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颈癌,长径约6cm,肿块包绕GDA,累及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转移。2023-11-01化疗后复查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颈部肿块明显缩小,长径约3cm。
影像科钱懿副教授:患者化疗前有SMV侵犯,目前肿瘤虽已明显缩小,但仍有SMV侵犯表现。
陈丹磊副教授:本患者化疗前虽然肿瘤较大,有SMV侵犯,但其尚属于交界可切除范围,当时也可考虑直接手术切除。但患者及家属当时拒绝手术,则先行新辅助化疗,化疗效果较明显,可考虑本次行根治性手术切除。
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本患者化疗后肿瘤缩小明显,但更多的患者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影像学评估为SD,但如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时进行肿瘤退缩分级(TRG),可依据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残存比例和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估,肿瘤细胞越少,纤维化越明显,提示术前治疗效果越好。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患者胰头癌新辅助化疗效果明显,具有手术指征,建议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



三、侍力刚主治医师
肝内胆管细胞癌新辅助化疗后1例
患者73岁男性,患者因“皮肤巩膜黄染1周”于2023-05-22至我院就诊,入院完善检验检查,考虑右肝管恶性肿瘤累及肝门致梗阻性黄疸,遂行PTCD解除胆道硬阻,同时予以保肝利胆及补液支持等治疗。经MDT团队病例讨论,考虑手术治疗风险较大且难以保证根治性切除。遂行肝脏肿瘤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待肝功能恢复后于2023-07-05开始行化疗+免疫+靶向药物联合方案治疗6个疗程,具体方案为“奥沙利铂 125mg d1+吉西他滨1.2g d1、d8+特瑞普利单抗240mg q21d+甲磺酸仑伐替尼8mg qd”。治疗过程顺利,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复查影像学检查肿瘤范围较前明显缩小。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体征(-),PTCD引流中。入院后查肿瘤标志物2023-05-23为CA199 5520.0U/ml,CEA 11.65ug/L,CA125 35.10U/ml,2023-11-02降低至CA199 42.46U/ml,CEA 7.35ug/L,CA125 3.30U/ml;目前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5月份查上腹部增强CT示肝右叶见6.4cm分叶状轻中度强化肿块,局部门脉右支受压显示不清,门腔淋巴结及贲门旁淋巴结肿大,放射学诊断:肝脏恶性肿瘤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PET/CT提示肝右叶占位FDG代谢增高,SUVmax 13.4,肝门部肿大淋巴结FDG代谢增高,SUVmax 14.1。入院后行DSA引导下PTCD减黄治疗,操作中可见左侧肝内胆管扩张,右侧肝内胆管已闭塞,提示肿瘤已侵犯左肝管。近期复查上腹部增强CT提示肿瘤已明显缩小。
胰胆外科刘安安副主任:本患者按照本方案化疗效果明显,肿瘤明显缩小,拟于近期行右半肝切除术。
肿瘤科焦晓栋副教授:患者手术后仍需6-8个周期的化疗,免疫治疗需一年,靶向治疗尚无证据支持。手术组织标本可做基因检测,术后定期检测患者血中微小病灶残留(MRD)评估患者复发转移情况。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患者肝内胆管细胞癌转治疗效果明显,具有手术指征,近期行右半肝切除术。


四、冀蒙主治医师
胰头钩突占位1例
患者70岁男性,主诉体检发现CA199升高2周。患者于2023-10-13体检发现CA199升高(65.91u/ml),2023-10-19复查CA199进一步升高至214.3u/ml,在当地医院查腹部B超提示“胰头钩突部见一低回声肿块,大小25×24mm,界限不清,边缘不规则,主胰管扩张”。2023-10-23查PET/CT提示 “胰腺钩突部结节,FDG代谢增高,SUVmax 2.8,考虑胰腺癌可能大”。病程中患者无明显腹痛、腹账,无恶心、呕吐,无腹泻、便秘,无呕血、黑便,无皮肤巩膜黄染,无寒战、发热。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体征均阴性。辅助检查:入院后查肿瘤标志物CA199 69.80U/ml;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增强CT示胰头钩突部见一长径约3cm类圆形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相对乏血供,胰管扩张,肝门部见一长径约1.5×0.9cm稍大淋巴结影,考虑为胰腺钩突癌。上腹部增强MRI示胰头部占位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伴胆总管及胰管扩张。
影像科钱懿副教授:根据CT、MRI及PET/CT显示,考虑为胰头钩突癌,肿瘤未侵犯SMV及SMA。
消化内科宁北芳副教授超声胃镜检查显示胰头近钩突见一实性稍低回声占位,边界欠规则,范围为30×22mm,内部回声欠均匀,考虑为癌,病变后方胰管扩张,最宽处约6.3mm,胆管未见明显扩张。
胰胆外科陈丹磊副教授:患者诊断明确,肿块较小,局部无SMA及SMV侵犯,腹腔镜下切除和清扫难度相对较低,且胰管扩张,腹腔镜下胰肠吻合也相对较为简单,故可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实现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可望快速康复。但钩突占位因为其位置的特殊性,在切除过程中还是比较容易伤及IPDA、IPDV、JA1、JV1、DPA等血管,处理不慎会引起大出血,需格外小心。
胰胆外科邵成浩主任: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患者为胰头钩突癌,具有明确手术指征,近期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前期回顾

第180期病例一:肝门部占位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180期报道,经MDT讨论后,继续PTCD减黄、保肝治疗,待黄疸消退后行化疗。

第180期病例二:胰体尾占位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180期报道,经MDT讨论后,患者年龄较大,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保守治疗为主。

第180期病例三:胰头占位 1例
病史及讨论内容详见第180期报道,经MDT讨论后,已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示胰腺导管腺癌,Ln(1/18)。


 作者:冀   蒙    编辑:李居东

 审校:陈丹磊    总编:邵成浩

2023年11月06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