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一定要注意的事情
●进补前一定要先健脾胃
夏天天气湿热,很多人喜欢待在空调房,吃冰镇瓜果,喝冷饮凉茶,这其实对脾胃都造成了很重的负担,很多人在夏天会比较没有胃口,其实也是脾胃运化、消化功能下降的表现。
到了冬季,气温下降,降雨也没有那么多了,脾胃的湿热也没那么重了,很多人的胃口也会变得更好,想吃也能吃得进去,这就给进补提供了脾胃的条件。再加上身体经过夏天长时间的暴汗,汗液为身体津液,津血同源,气随汗泄,身体的气血已经出现虚亏,正所谓“夏天无病三分虚”,冬季的严寒对身体也是非常重的考验,所以这个时候也有适当滋补的必要。
但是也要注意,脾胃功能不可能一下就得到恢复,所以在进补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做好脾胃的调理,进补不能操之过急、用力过猛。
●进补不是要多吃肉
很多人都认为进补就是多吃点肉,给身体多囤点脂肪,这其实还是停留在以前的看法。以前吃肉是因为夏季体力劳动多,物质又不丰富,人很容易消瘦,到了冬季就会多吃点、补点肉为身体抗寒储备点脂肪。
但是到了现在,各类食物什么时候都可以吃到,大家每天的肉食需求能够满足,其实就不需要在某个时期突然大量的吃肉去补充营养,很多人面临的反而是营养过剩、三高、肥胖等问题,这个时候以吃肉的理念去进补会加重身体和脾胃消化的负担,损伤体质,助长病邪。
●进补的食物一定要选对
进补并不是说大家补的东西都一样,而是要结合自身的体质,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体现在缺什么,有意识地去调理去补充,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体质增强,让身体越来越好。
进补也要注意选择食疗、食材,要关注身体给我们的信号。比如如果出现吃了大补的食材会有口气大、口腔溃疡、大便不正常等上火表现,那可能是大补的食材给脾胃造成过重的负担或者是自身体质偏热性,这时候就要选择性味平和、滋阴润燥的食材来进补。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进补其实也符合治未病的观念。而秋冬季节进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吃膏方。膏方被称为“膏滋药”,意思是秋冬的膏方是用于滋补的,大部分的膏方都是根据不同的身体需求而用多种食药材熬制的,它不仅有科学合理的配比,还是对多种食药材精华的浓缩提炼,是一种有针对性的进补。在一些医院,也会开“一人一膏”。
膏方的剂型也方便食用和吸收,秋冬气温低,在膏方的保存上也更加方便。
●疲乏无力、手脚冰凉,吃阿胶糕
很多人天气一冷就容易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的问题,尤其是肚子、后背、关节、四肢这些地方,更容易发凉,厚衣服总是穿得比别人早、比别人多,这其实就是气血不足的表现。除此之外,气血虚的人面色也会更苍白、没有血色,精神也常常比较差,抵抗力也差,女性还会有月经不规律、月经量少等问题。
上面有说过,夏季对气血的消耗非常大,基本所有人在夏季过后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气血虚亏。所以冬季进补首要的是补气血。
气血能够温煦身体,为身体提供必需的温度和能量,本身就气血不足的人,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补养气血,到了冬天这个特别需要气血的时期就会变得很难过,容易感染病邪,并且反反复复总不好。
阿胶性平,味甘,归肺、肝、肾经,养血滋阴、强筋养颜。阿胶是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是鲜皮经过多道炮制工序制成的固体胶,驴皮可收敛固摄,人体吸收后,可将血暂时聚拢起来发挥作用,所以它尤其适合因为血虚有面色苍白、疲倦无力、月经量少表现的人。
阿胶还善滋肺、肝、肾阴,秋冬天气干、气温低,伤肺伤肾,容易咳嗽、腰酸腰痛的都可以吃一些。
阿胶糕是阿胶加玫瑰、红枣、黑芝麻、核桃等补血养肾食材一起熬制的,口味醇香,食用方便,气血不足的每天吃2-3片。
●口干、身体干,容易咳嗽,吃秋梨膏
冬季空气干燥,燥邪最易伤肺,耗伤人体津液,如果肺气不足,失去津液的滋润,表现在皮肤上,就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屏障受损、过敏频繁出现等问题;表现在呼吸道上,就会出现口干舌燥、经常咳嗽、过敏性鼻炎等问题。
另外脾土生肺金,脾的功能和肺的功能也息息相关,相互影响,脾胃不好,肺气虚亏,吃进去的好东西也吸收不了,还容易变成垃圾,损伤脾胃,垃圾在体内堆得越多,越容易郁而化火,灼伤津液,津液不足,无法润肺,肺虚也会更严重。这种情况下进补也要养阴润燥。
秋梨是当季的水果,清肺润燥、生津止渴。秋季膏是由秋梨加上枇杷、百合、甘草、罗汉果、玉竹、菊花等润燥生津、滋养肺阴的食药材一起熬成的膏方,滋润的蜂蜜味道甘甜,口感好还养脾,平时感到口渴、嗓子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冲水喝或者直接含着吞下。
●熬夜多,睡眠不好,吃酸枣仁膏
食补不如睡补,睡得好也是一种进补方式。很多人白天困倦、乏力,到了该让脏腑休息的晚上反而睡不着了,这是由心肾不交、体内阴阳失衡引起的心神不宁、入睡困难、频繁起夜的问题。
酸枣仁归肝、胆、心经,味酸,主收敛,可以使气血回归安稳,同时它色红味甘,能养心补血。酸枣仁的酸和百合的甘搭配还能养阴血,阴血充足,神魂也能安定,酸枣仁和补血养血的桑葚配伍,能增加补益的效用;和补心脾、益气血的桂圆搭配,更能宁心安神、心神不乱就能睡得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