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祛湿的几个误区要弄清
●天气干燥的时候不用祛湿?
我们都知道,湿气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跟气候以及居住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秋季虽然干燥,但是因为饮食方式、生活方式、脾胃差而导致的内湿还是存在。
秋主肺,《黄帝内经》上讲,“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秋季内湿未及时祛除,水湿会内停凝聚成痰,堵塞气管,痰随气逆,就会出现咳嗽,另外身体的湿困也会影响秋季滋阴润燥的效果。
●阴虚的不用祛湿?
阴虚的人经常上火,尤其是夏末初秋,天气炎热大量出汗,空气的湿气会慢慢地降下来,体内的津液也会不足,很多人会想,体内津液都不足了,肯定也就没有湿气,就不用祛湿了,这其实也是一种误区。
我们之前有说过,津液是对身体有益的“好水”,可以濡养身体、充养血脉,而湿气是对身体有害的“坏水”,津液不足,对身体的滋养对不够,但是湿气过多,则会影响脾胃功能,让体内的抵抗力降低。所以阴虚、津液不足的人也会有湿气重的情况,如果不及时祛湿,脾胃功能下降,还会影响脾胃将水谷津液转化为津液,反而加重阴虚的情况。
●看舌苔
体内有湿表现在舌苔上通常会出现厚腻的情况。寒湿和湿热又会不同。寒湿的舌苔是白厚腻的,湿气的舌苔则是黄厚腻的。
●看皮肤
体内湿气重,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不能及时将水湿祛除,水湿积聚在体内,通过皮肤透发,就会出现皮肤痒、湿疹、荨麻疹、痘痘、头发油腻、脱发等问题,如果经常出现这些问题,就要及时做好祛湿健脾的的工作。
●看大便
大便会粘马桶,冲不干净,通常体内的湿气就比较重,经常出现腹泻等肠胃问题,也是体内有湿的表现。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虚症的便秘和湿气也有关系,这种情况下也是需要祛湿的。
●看精神状态
头身困重,胸闷乏力,四肢酸楚沉重,都和脾虚湿困有关。
立秋祛湿有效果,要注意这几点
●祛内湿要减少积食
无论是三伏天进补,还是秋季的进补,如果脾胃消化功能不好,吃进去的食物就容易堆积在体内,长此以往,内而化热,出现湿困湿阻,所以这个时期一定要注意消化,不要出现频繁地积食。
日常饮食中可以加入山楂、陈皮、乌梅等,也可以继续喝盛夏时的乌梅三豆饮。乌梅消食化积,黑豆健脾胃,绿豆清热解毒,黄豆健脾利湿,适合在暑湿重、容易积食的三伏天喝。
●让湿气不反复关键要健脾
长夏主脾,长夏是健脾的重要时期,脾的运化功能强健,可以自然而然地将水湿排出去,另外脾土克肺金,脾的功能也会影响秋季肺部的功能,在这个时期做好健脾的工作,不仅可以让祛湿事半功倍,而且还能帮助提高抵抗力,让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问题少发。
马上要到来的秋冬季是进补的好时期,要让身体能补得进去,也需要增强脾胃功能。这个时候可以多吃些既健脾又祛湿的食物,要减少吃寒凉生湿的食物。四君子汤可以日常食用。
茯苓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在祛湿的同时又不会伤正气。薏米健脾祛湿,炒过的薏米还能减少它的寒性。山药健脾补虚,《神农本草经》上记载山药“能补中、益气力,长肌肉”。莲子入脾、心、肾经,可补脾、补五脏之虚,祛心火安神。四种食材搭配,既能健脾和胃,又能温和地利水祛湿。
●立秋祛湿还需要驱寒
经过了一整个夏天吹空调、吃生冷瓜果、喝冷饮,这些人造的寒邪让我们的身体内部在炎热的夏天变得虚寒一片,属于阴邪的寒邪如果遇到属于热邪的暑邪,就容易中阴暑,出现嗜睡、身体畏寒、没精打采、恶心想吐等问题。如果是和湿邪协同,则会形成寒湿,使抵抗力变弱,秋冬也会更容易生病。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同步做好驱寒的工作,用好食疗、泡脚、晒背3个方法。
饮食上减少寒凉,多些清补
让体内的气血和阳气充盈,可以吃些参类,帮助我们补充春夏消耗的气血,尤其是夏季容易出汗伤气的,可以拿人参、西洋参泡水、煲汤喝。加上补脾胃、养阴血的红枣,补肝肾、养经血的枸杞,理气补气,推动气血,温热身体,散寒驱寒。
白天借助太阳晒晒背
中医认为,腹为阴,背为阳,背有两条大的经络——督脉和膀胱经,督脉统领全身的阳经,膀胱经为身体抵御各种病邪,三伏天通过晒背,可以温通督脉,保护膀胱经,补阳气,除寒湿,尤其适合容易手脚冰凉、关节疼痛、胃寒腹痛、宫寒痛经的人。
晚上定期泡脚或泡澡
经常泡脚、泡澡,一方面可以通过微微发汗祛湿,一方面可以温暖全身经络,帮助身体祛除寒气,在泡脚的时候,加入艾叶、藿香、竹茹、茯苓、枳实等散寒祛湿的药材,效果更佳。
(扫码咨询,了解立秋调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