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点没做好,湿气会反反复复
●祛湿不健脾
受现代生活习惯的影响,如今湿气重的人越来越多,有湿气的时候,有些人会通过跑步、汗蒸、喝祛湿茶等方法来祛湿,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湿气确实是有所改善,但是过段时间湿气又回来了。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进入了一个祛湿的误区:只祛湿,没有同步地健脾。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湿气重的根源就在于脾虚。脾是负责运化水湿的,脾的运化作用将水湿分成了两部分,有用的精华部分输送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给全身提供营养,没用的部分则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
如果脾胃虚弱,运化能力差,那没用的水湿就会运化不出去,从而堆积在体内,形成湿气。湿气太重,又会加大脾运化的工作量,时间长了,脾也会受伤变弱。脾虚导致湿气重,湿气重使脾虚更严重,这样就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在祛湿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健脾,脾胃强健,运化能力增强,湿气才能自行运化掉,这才是湿气不反复的关键。
●祛湿没有分寒湿还是湿热
湿气,是非常狡猾的一种病邪,它会与自然界中的寒、热交织在一起,让人出现不同的健康问题。所以在祛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区分是寒湿还是湿热,再做祛湿的工作。
如果体内是湿热,我们还在盲目地补阳,不光湿气祛不了,还容易上火;如果是寒湿,我们还盲目清热,则可能会越清越虚。
体内寒湿较重的人,舌头是白润的,舌体肥大有齿痕,平时也会有阳虚的表现,如畏寒怕冷、经常手脚冰凉、懒得动,本来就寒,还有湿气,吃点凉的就拉肚子也是常有的事儿。
体内湿热较重的人,舌头是黄腻的,舌尖发红,反应到身体上,嘴上容易长泡口臭、脸上冒油长痘痘、皮肤上容易有湿疹疱疹,女性的话还容易出现一些妇科病。
寒湿和湿热,虽然都有湿气,但是祛湿的方法是不同的。对于寒湿引起的湿气重,我们需要补阳祛湿;而湿热引起的湿气重,我们需要清热祛湿。
●炒薏米——寒湿、湿热的人都适用
薏米,又叫薏苡仁,性微寒,是常见的健脾祛湿食药材。但薏苡仁偏凉,用的时候,先将它炒一下,就不会那么寒。通常会搭配红豆、芡实一起用。
红豆,性温,归心、小肠经,健脾祛湿的同时还能养心。心阳得到温煦,脾胃的纳运功能也能更强,脾胃变好,不仅可以祛湿,也能帮助滋养心血,尤其是适合夏季心火旺、脾胃虚的情况。
芡实,性平,归脾、肾经,补脾止泻、除湿止带。因为补而不峻、防燥不腻被称为“水中人参”,特别适合湿气重,同时脾胃功能差、脾虚肾虚的情况。
日常食用,三者可以一起煮粥煲汤,也可以一起泡茶喝。
●茯苓——适合湿气重、脾胃又虚弱的
茯苓是“中药八珍”之一,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
因为性味平和,所以它在祛湿的同时也不会伤正气,茯苓又是粉状的,分子小密度细,能将人体多余、不需要的水湿吸走,继而帮助身体排湿,适合脾虚湿气重的情况。
它与上面的炒薏米搭配,更好地祛湿。使用时,将二者按1:1比例打粉调匀,放在瓶中备用,每天取10克,用温开水冲服即可。
●玉米须——适合体内湿热重的
玉米须,性平,归膀胱、肝、胆经,利尿消肿,和薏苡仁一起使用,健脾祛湿,通过化湿利尿增强水液运化,减轻脾的负担。
平时泡茶喝时,加入苦荞麦和栀子,可以健脾胃兼理气,去除痰凝导致的湿热。经常在夏天熬夜,晚上吃烧烤火锅串串等油腻食物,从而容易上火的,要更加关注湿热的问题。
中医的这2种祛湿方法,也要学会用
●艾灸
艾灸是通过在人体重要穴位灸艾灸条,借助艾灸条的热力和药效刺激,补足人体的阳气,将体内的湿气划开,继而将湿气排出体外。
艾灸祛湿的时候,重点灸关元穴(肚脐下三寸)、命门穴(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肚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拔罐
拔罐,是中医外治疗法,它是以罐为工具,利用抽气、燃火等方法形成负压,使管子吸附在人体特定穴位的皮肤上,从而排出身体中的湿气,身体寒湿重的,用这个方法会更好。
拔罐的时候要注意,并不是拔罐时罐壁上有水汽或者是皮肤拔出了水泡,就代表体内湿气被拔出来了,这只能说明局部体表有湿气。如果体表起了泡要立即停止拔罐,以免感染。
(扫码咨询,了解夏季祛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