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如果还能“白里透点红”,那就会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健康。可是有的人,明明很少晒太阳,可天一热,皮肤就发黄、发黑,即使用了很贵的护肤品,拼了命的防晒,皮肤也依然暗黄无光,看起来很憔悴……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才能养出好气色,让自己面色红润、更有光泽呢?
皮肤发黄、发黑可能不只是晒多了
对于爱美人士而言,夏天最不能忍的就是阳光了。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刺激皮肤产生黑色素,令皮肤“晒黑”,过度地暴晒,还更容易出现皮肤癌。
但是,你留意过吗?每个人的防晒能力,是不同的。
有的人皮肤白皙、红润,偶尔晒会儿太阳,皮肤也不会黑;而有的人明明没怎么晒太阳,而且一直认真在防晒,可就是容易变黑。
之所以会出现后者这种情况,和气血不足也有关系。中医认为,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基本物质。气负责推动和调控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血对人体起濡养、化生的作用。
人体气血充盈时,皮肤的含水量足够,皮肤的角质层以及皮肤的结构很完整,能起到很好的屏障作用。而且皮肤本就肩负着排毒任务,气血充足时,皮肤清除黑色素的效率更高,自然也就更难晒黑了。
反之,如果气血不足,皮肤的屏障作用和排毒能力就会变差。这时稍微一晒太阳,就容易出现晒黑、皮肤发黄等情况了。
●出汗过多,伤阴又伤气
在很多人看来,出汗有助于排毒,所以会在夏天刻意多运动、多出汗。但实际上,出汗太多不仅对身体无益,而且还容易影响体内的阴阳平衡,出现阴虚的问题。
中医里有“气随津脱”、“汗血同源”的说法,汗液是津液的一种,肩负着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使命。适量出汗时,我们体内的津液和气血不会被过多损耗,它们就可以共同滋润、濡养肌肤,让肌肤保持白皙红润。
但如果经常大量出汗,就会损耗人体内的津液,让气跟着跑出去。尤其是身体本就虚弱的人,多出几次汗,气血就随着汗液跑没了。一旦津液和气血不足,就难以润泽肌肤,气色也就越来越差了。
●贪寒喜凉,伤脾胃也伤气血
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喜温恶寒的特点。换言之,脾胃与气血息息相关。脾气健运、胃气充足,才能让身体从食物中汲取更多营养,帮助身体更顺畅地运化水液。
然而,很多人为了避暑纳凉,会整日待在空调房,同时还贪食雪糕、冷饮等寒凉之物,这就会让湿寒之气入体,损伤脾胃。一旦脾胃受损,就无法正常运化水液,吸收食物带来的营养。时间长了,就会损伤气血,出现气血不足的问题。
这样一来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气血亏虚到了一定的程度,便难以润养面部的肌肤,进而引起气色变差的问题。想要有好气色,还需要补益气血。
内调外治,才能养出好气血
●内调注意调脾胃、补气养血
中医里有“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的说法,所以要想养好气血,一定得远离寒邪。
如果酷暑难耐,可以多吃一些黄瓜、青瓜、苦瓜、冬瓜等瓜果。这类瓜果虽不会快速降温,却可以帮助清热利湿,但要注意一定要适量,寒凉的瓜果吃多了同样会损伤脾胃。
原本脾胃比较寒凉的,平时可以用丁香、大麦、砂仁泡水喝,丁香温中助阳暖胃,砂仁温脾化湿,大麦滋养脾胃,红枣补中益气,适合夏天外热内冷的情况。
如果容易有大便溏稀、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寒的问题,可以多吃一些南瓜、山药、莲子、扁豆,健脾益胃。平时可以吃些四神汤。由山药、莲子、茯苓、薏苡仁四种食药材组成。山药健脾补虚;莲子入脾、心、肾经,可补脾、补五脏之虚;茯苓益脾和胃;薏苡仁健脾祛湿。
●外养试试中医外治法
《永类钤方》里有个小验方——“七白散”,里面的“七白”,指的是白术、白芷、白芨、白蔹、白芍、白茯苓、白僵蚕等七味中药材。
将这“七白”等比例组合研成粉末,在睡前用蜂蜜调成糊,敷在脸上暗沉、有色斑的地方,第二天睡醒再洗去,一周可用2-3次。
需要注意的是,面膜不能敷得太厚,不然容易堵塞毛孔;并且初次使用时,可以先在手臂处或者耳朵做好测试,以免发生肌肤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