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
南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童趣诗,是杨万里诗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类别。一般的童趣诗大都这样布局:前两句写环境,作为舞台背景;后两句在这个背景之上点染几笔,引得读者一下子睁大了眼睛。但是《稚子弄冰》不是这样的结构,它不搞背景点染,而是直接在舞台上围绕一个中心道具,展开了一段戏剧性的情节。
稚子金盆脱晓冰
戏开台啦!早晨,小孩子把盆里结的厚冰倒出来。
稚子:小孩儿。金盆:指洗脸的铜盆。不是江湖上“金盆洗手”那个金盆。在这个严寒的、滴水成冰的季节,盆中的水一夜过来,透底结成了厚厚的冰;把盆翻过来,一块冰做的大圆饼就会脱盆而出。脱:脱离。晓:早晨。
彩丝穿取当银钲
拿来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拎起来,当作铜锣玩耍。
穿取:穿过。取:衬字,无意义。当:当作。银钲(zhēng):中国古代一种金属乐器,通常指铜锣。银:白色。
这块圆圆的大冰饼,要是大人,扔掉就是了。孩子就不同了;在孩子的眼中,现在它已经不是一块冰了,而是他亲手制作出来的一只大“银钲”了。这是孩子在没有大人参与的时候独自完成的一项工程。丝线穿过,系好,拎起来,你看,像不像一面大铜锣?
严冬,万物寂灭;可是在儿童的世界里,依然生机勃勃,趣味盎然。
敲成玉磬穿林响
拎起了大银钲,急不可待地敲了一下。它清脆的声响,又不像大铜锣了,而如同寺庙中玉磬的声音,穿过树林,悠悠地传向远方。
玉磬:用玉石做成的一种打击乐器,佛寺中经常敲它。孩子的联想力,使他获得了不可名状的创造的喜悦。
忽作玻璃碎地声
忽然之间,玉磬的声响,变成了玻璃掉到地上破碎的声音:哗啦!
那圆冰毕竟不是铜钲,毕竟不是玉磬,其实它只是一块圆冰,经不起敲击。一块圆冰是怎么变成了一支铜钲、一支玉磬的?是通过孩子的想象。在孩子的想象中,它就是银钲,就是玉磬,就是可以敲击的。在孩子的想象中,没有什么事不可以。戏剧的舞台,是艺术家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孩子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无处不在,那是“童趣”的源泉。
就连想象与现实的反差,也可成为“童趣”的源泉。
于是,意外发生了。诗人在这首诗的前三句,都是按照生活的逻辑,顺序描写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到了第四句,笔端流出了一个意外:敲着敲着,还不知敲了几下呢,说不定就敲了那么一下。用木槌?铁锤?擀面杖?没想到,结果,哗啦!掉到了地上碎成了玻璃。这完全出乎孩子的意料。是在完全没有预料的瞬间发生的,诗中准确地下了一个字:“忽”。
我们可以想象,这“忽”起的“哗啦”一声,引起孩子神情的变化,引起大人神情的变化,引起读者神情的变化,是何等有趣!
一块晓冰一台戏。
串起这台戏的,是孩子的情趣,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的联想能力。还有,是孩子稚拙的动作,不讲真假、不计后果。
这台戏的中心道具,就是一块冰。可是一连用了几个比喻:银钲;玉磬;玻璃。从外形,到质地,到声音。这叫多重比喻,以几件事物来比喻同一件事物。这完全符合儿童思维跳跃性、多变性的特征。结果把孩子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我觉得语言上有个问题:彩丝穿透冰块、玉磬声音穿过树林,两个“穿”字,分别看都很自然贴切,但通读一下又有重复感。那么,换掉哪个“穿”字好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