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其三)
赵翼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赵翼(1727-1814)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官至贵西兵备道,辞官后一度主讲于扬州安定书院。著有诗集《瓯北诗抄》,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论诗》是一组七绝,表达了诗人的文艺主张。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严厉批评和辛辣讽刺了当时艺术界死气沉沉、人云亦云的状况。
评论艺术一定要“独具只眼”,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是你看当今的文学艺术领域,纷纷攘攘的都是信口雌黄,人云亦云。
第一句是正面的论述。“只眼”是指具有独到见解、出众眼力的“高人”。“只眼”的“只”,是简化字。繁体字是“隻”,甲骨文的会意字,上边的“隹”象鸟;下边的“又”象手;合起来象手中抓了一只鸟,表示“单独”的意思。“隻眼”,是见解独到,不同于他人,还含有见解正确、他人难以达到之意。所谓“独具只眼”、“独具慧眼”,高人是也。自主张:要有自己的观察角度、自己的思想和理论。主张:就是意见、见解。凭:依靠,凭借,根据。
第二句“纷纷艺苑漫雌黄”,是对艺术界混乱状况的判断。艺苑:文学艺术领域,文艺界。雌黄:原是一种矿物,三硫化二砷,又叫鸡冠石,橙黄色,可用作颜料或褪色剂,如果写错了字,可以用雌黄涂去之后在原处重写。有人说话不顾事实随口瞎说,才说就改,前后矛盾,叫做“信口雌黄”。“纷纷”、“漫”:意思相近,形容艺术界的混乱状况:人多嘴杂、良莠不齐、五花八门、漫无边际、不知所云,许多人是信口雌黄,许多人是人云亦云。
矮人看戏:这里的“看戏”说的不是在剧场、包间、官宦和富豪家举办的堂会等等场合的看戏,而是过去在农村或城市广场看演出,多数人都经历过的那种场合,就像鲁迅小说《社戏》里描写的那样。看戏的人们都站着,矮个子的人如果站在后边,视线被高个子的人挡住了,看不见舞台演出的实况。何曾见:哪里看得见。随人说短长:附和着别人说长道短。由于看不见,无法对剧情和演员演技加以评论,人家笑他也跟着笑,人家喊好他也跟着喊好。
这种“矮人看戏”的现象,是诗人对当时文学评论界的刻画。许多人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只能鹦鹉学舌,拾人牙慧,跟着别人说长道短。这种“矮人看戏”的现象,也存在于当今的许多领域中。学习中不知独立思考,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工作中没有切实的调查研究,没有真知灼见,“唯上”、“唯书”、“从众”、“随大流”,盲目跟风,随声附和。应该说,悠悠万事,作为人的个体,不可能独烛遍照,什么都懂;因此不可避免地要吸取他人的认识成果。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听取众人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这与“随人说短长”绝对不是一回事。“隻眼须凭自主张”,并非拒绝听取他人的意见,而是必须破除“矮人看戏”的思维模式,在听取他人意见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是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不是稀里糊涂地被人家牵着鼻子走,被舆论所裹挟。
本诗一开头就不露痕迹地化用了前人成句。南朝梁文学家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有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代文人常引用或化用它们来表现江南春光。本诗化用时,内容略加扩展,句式也作了一些变化。把“杂花生树”变成“花开红树”;“群莺乱飞”变成“乱莺啼”、“白鹭飞”;“江南草长”变成“草长平湖”。长:读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