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缄书札藏何事

文摘   文化   2024-02-02 17:00   江苏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钱珝(xǔ)就是唐代那位写过“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的诗人。

未展芭蕉

叶子尚未舒展开来的芭蕉。

芭蕉那宽大舒展的叶子,是绘画、摄影的常见题材。可是,以“未展芭蕉”为题材的作品却不多见。

冷烛无烟绿蜡干

就像一根冷冷的绿色蜡烛,没有点燃,没有火,没有烟,干燥的蜡烛也没有烛泪。

这是对“未展芭蕉”的外形描写,把它比喻成一支没有点燃的绿色蜡烛。蜡烛点燃了,是热的,而这里是“冷烛”。点燃的蜡烛,火头上会冒烟,而这里是“无烟”。蜡烛点燃后,往往会有蜡烛油流淌出来,称烛泪。绿蜡干:绿色的蜡烛是干燥的。这里的“干”是干湿的干,其繁体字是“亁”(不是“乾”。“亁”的左下是“干”,“乾”的左下是“十”。“亁”音gan1,如亁燥、亁淨;“乾”音qian2,如乾坤、乾隆)。现在的规范字“干”是多音多义字:作为“传承字”时,读阴平,有干涉、干扰、天干等意义;作为“简化字”时,其所联系的繁体字,有读阴平的“亁”(干燥、干净、干杯)、读去声的“榦”(树干)和“幹”(干部、干活、躯干、骨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又像一个柔弱的女子,因为害怕春天的寒冷,而把自己的“芳心”紧紧地卷束起来。

这是对“未展芭蕉”外形的进一步描写,把它比喻成一个柔弱的女子,把芭蕉的“蕉芯”比喻成少女的“芳心”。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是春寒料峭,仍然砭肌刺骨,令人心“怯”。于是,她把自己的芳心紧紧地裹了起来。如果说芭蕉叶子没有伸展而“卷”起来,这只是一般的外形描写;而诗人说女子把自己的“芳心”“卷”起来,裹束起来,这就是“拟人”手法,使人不由地产生了对于美好事物的爱惜和怜悯之情。芳心:指女子不能轻易示人的美好的内心世界。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这一封书信里边到底隐藏着少女的什么心事呢?你这样卷束,会被东风拆开来偷看的。

这里进一步把“未展芭蕉”比喻成少女倾诉衷肠的书信。缄(jian1):封,动词。在本诗中作量词。“一缄”就是“一封(信)”。书札:书信。会:表推测。有“一定会”、“可能会”两种意思:1,你这样卷束,一定会被东风拆开来偷看;2,你这样卷束,有可能被东风拆开来偷看。两种翻译都好。暗:悄悄地。

比喻是这首诗艺术上突出之点。第一句诗就把“未展芭蕉”比喻成没有点燃的蜡烛,完成了外形描写,这是全诗的基础。第二句从外形描写中,抽出了“卷”这个特点,把它比喻成一个怀抱芳心的柔弱少女。这就比那个“蜡烛”的比喻有趣多了。第三句更进一层延伸这个比喻,把“卷”的形象,比喻成“一緘书札”;同时把女子的芳心,比喻成书札中包藏的心事。比喻的这两个延伸,是暗暗进行的,可以称为“暗渡”。第四句把形象描写、比喻、拟人、联想这些手法统统糅合在一起,静止的画面变成了一段饶有趣味的戏剧情节:增添了东风的形象,它“会”绝无恶意地悄悄拆开书札,偷看少女的心事。东风形象的增添,给整首诗篇带来了更多的戏剧性,更多的幽默,更多的情趣。

北宋的刘攽有首《新晴》诗写道:“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馀。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你看,刘攽诗中的“南风”,是不是唐代钱珝诗中的“东风”变化来的?




本诗一开头就不露痕迹地化用了前人成句。南朝梁文学家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有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代文人常引用或化用它们来表现江南春光。本诗化用时,内容略加扩展,句式也作了一些变化。把“杂花生树”变成“花开红树”;“群莺乱飞”变成“乱莺啼”、“白鹭飞”;“江南草长”变成“草长平湖”。长:读上声。


王老师说美文
这里所谓“美文”主要指诗词,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是中国语言文学百花园中最为绚丽的花朵。我们过去读得匆忙,现在来这个栏目里悠悠地品味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