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自有清香在

文摘   文化   2024-06-24 17:40   江苏  




秋海棠

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是清代“性灵派”代表诗人,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歌咏海棠花的古诗词很多,可是歌咏秋海棠的却不多。

秋海棠

我国著名花卉,秋季开花,淡红色,艳丽非常。秋海棠的花语有苦恋、乡愁、呵护等含义,过去有“相思草”、“断肠花”等别称。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花发迟。

秋海棠花朵娇小,颜色红艳,姿态窈窕,在海棠花中唯独她含有秋天的气质,花儿开得迟,所以叫做秋海棠。

中国的古典艺术讲究“遗貌取神”,本诗第一句是唯一的一句外形描写。客观的描写,却体现了诗人的喜爱之情,闪耀着诗人主观上的情感光辉。第二句叙述秋海棠名字的由来。名叫海棠却到秋天才开花。“独含秋气”,指不怕寒冷、风神清朗。独:独立的品质,不同流俗的品质。含:具备。秋气:这个概念历来没有明确的包举的解说,而作为主观的感受,又有廓然无际的特征,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花发迟”,是据实叙述,毫无责备之意。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她虽然开花迟,但她灵魂深处本来就含有的清香却一点不少,这一点,如果你不是幽人,你是不会懂得的。

这两句赞美秋海棠的高洁品质,同时还有自我标榜和批判社会之意。

第三句写秋海棠的清香。“清”字表现秋海棠“香”的性质,“暗”字形容秋海棠“香”的状态。清,在我国古代文人的心目中,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秋海棠的清香,是她的本质所在。自:自然,本来。不管你是否感觉到,它都“在”。你感受到她的清香,它并不铺张蹈厉,喷薄张扬;你感受不到她的清香,她依然自在地悠悠散发。暗:悄悄地,淡淡的,悠悠的。能够保持这种状态很不容易,悠悠地散发,是对秋海棠品格的高度赞美。

第四句采取了双重否定的句式,不是幽人不会知道秋海棠高洁的品质。从正面来说:只有幽人才能知道秋海棠的高洁品质。

请注意这个“幽人”概念。幽人:隐士、幽居的人。引申为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孤独的人。袁枚这里的“幽人”包括自己。他中年退出官场,在南京小仓山筑园幽居,讲学授徒,著述终老。这一切,基于他对历史、社会、文化的独立看法。他称这样的人是“幽人”,说只有幽人才能感受秋海棠的“清香”,才能理解秋海棠的高洁品质。我赞美秋海棠,不仅赞美她美丽的外表,我更赞美她“清香”的灵魂。我懂得她,因为我是“幽人”。“幽人”概念的出现,显然是为了把对于秋海棠高洁品质的赞美,引向自我标榜,表现自己高洁的操守,淡泊的情怀,所谓“夫子自道”是也。

其实,文学作品所赞美的事物身上,总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灵魂相通,自成定律。

不仅如此。“不是幽人不得知”这句话一说,诗人的“另有所图”就表露得很明显了。“所图”者何?为了开展对社会的批判。

袁枚的思想,具有十分敏感的时代性。他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糟粕的批判,大都旗帜鲜明,尖锐泼辣,往往“随手就是一枪”。既然树起了“幽人”的旗帜,那些作为其对立面的东西,比如追名逐利、随声附和、同流合污等等,也就难以遁逃了。

这首诗咏物抒怀,抒怀离不开咏物。其字眼的运用值得注意:独、迟、暗、自、青、幽,写的是秋海棠,全都指向诗人自己。





本诗一开头就不露痕迹地化用了前人成句。南朝梁文学家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有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代文人常引用或化用它们来表现江南春光。本诗化用时,内容略加扩展,句式也作了一些变化。把“杂花生树”变成“花开红树”;“群莺乱飞”变成“乱莺啼”、“白鹭飞”;“江南草长”变成“草长平湖”。长:读上声。


王老师说美文
这里所谓“美文”主要指诗词,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是中国语言文学百花园中最为绚丽的花朵。我们过去读得匆忙,现在来这个栏目里悠悠地品味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