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唱新翻杨柳枝

文摘   文化   2023-11-22 15:21   江苏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

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写了九首《杨柳枝词》,这里选读的是第一首,相当于序曲,鲜明地提出了他的文学革新主张。

乐府旧曲中本来就有《折杨柳》曲调。例如:“横吹曲”中有《折杨柳》;“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以前的诗人都是用五言古体来写这些《杨柳枝》的。刘禹锡、白居易开始,实行了“曲调翻新”,一直到李商隐、温庭筠、薛能等,写作《杨柳枝》时都采用了七言近体即七绝的体裁,在形式上做了明显的翻新,叫做“新翻《杨柳枝》”。

【塞北梅花羌笛吹】

“前朝曲”的举例之一:塞北梅花。指起源于塞北、用羌笛吹奏的《梅花落》曲调。汉乐府收入横吹曲中。

【淮南桂树小山词】

“前朝曲”的举例之二:淮南桂树。指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之徒歌咏桂树的《招隐士》曲调。其中多处提到“桂树”,所以以“桂树”指代《招隐士》。《招隐士》情辞悱恻动人,为后人所传诵。

【请君莫奏前朝曲】

我提请大家不要再演奏这些老曲调了。

前朝曲:以前创作的老曲调。前朝,后人引申为“旧时代”“旧朝廷”。

【听唱新翻《杨柳枝》】

请大家欣赏改旧翻新的《杨柳枝》曲调。新翻:改旧翻新的曲调。翻:改写,在已有的基础上新创。

刘禹锡这首《杨柳枝》,是为了提倡、推广“新翻《杨柳枝》”而写作的。有人问,提倡、推广一个新的曲调,用得着如此大动干戈吗?况且,所谓新翻的调子,不过是从五言调式变为七言调式,还不涉及诗词作品的思想内容呢。

不错,是这样。所谓“新翻《杨柳枝》”,只是曲调上的翻新,形式上的革新。但是,诗人劝告人们,不要再奏“前朝曲”了,休要再唱“古歌旧曲”了。很显然,刘禹锡发动的这场推广“新翻《杨柳枝》”的战役,主观意图绝不仅仅是推广一个新的曲调,而是要在文学创作领域,提倡一种创新意识,革新精神。他们借推广“新翻《杨柳枝》”,打出了一面文学革新的旗帜。刘禹锡在诗、赋、文创作上,全面展示了简洁明快、风情俊朗的格调,表现了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他是我国古代学习民歌成果卓然的少数几位大诗人之一。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两句诗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诗歌曲调的范围,超出了文学创作的范围。一旦进入其它领域,特别是社会政治

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刘禹锡的这两句诗,便立即闪耀出犀利的战斗锋芒,吹响了胜利前进的号角。“前朝曲”成了双关词语,成了已经失去生命力的历史阶段的代名词。

刘禹锡(772-842)、白居易(772-846)同为“贞元”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又同为文学革新的领军人物。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以及“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全面体现了他的文学革新思想。

白居易也写了八首《杨柳枝词》,其第一首:

“《六幺》《水调》家家唱,

《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翻《杨柳枝》。”

白居易诗中的“《六幺》《水调》《白雪》《梅花》”,都是作为流传已久的“古歌旧曲”的例子。

刘、白的两首诗,连写法都是一样的:先例举了所谓“前朝曲”、“古歌旧曲”,后两句希望大家弃旧从新,推出“新翻”的《杨柳枝》曲调。真是不谋而合,简直如同一人所作。



本诗一开头就不露痕迹地化用了前人成句。南朝梁文学家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有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后代文人常引用或化用它们来表现江南春光。本诗化用时,内容略加扩展,句式也作了一些变化。把“杂花生树”变成“花开红树”;“群莺乱飞”变成“乱莺啼”、“白鹭飞”;“江南草长”变成“草长平湖”。长:读上声。


王老师说美文
这里所谓“美文”主要指诗词,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是中国语言文学百花园中最为绚丽的花朵。我们过去读得匆忙,现在来这个栏目里悠悠地品味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