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698-75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河东晋阳(山西太原)人,一说京兆长安人。曾任江宁丞(江宁县的副职)。因“不护细行”(不拘小节,不守官场的繁文缛节)而贬谪龙标尉,安史乱起,在回乡途中被亳州刺史军阀闾丘晓杀害,什么原因,莫衷一是。
组诗《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边塞诗代表作。这里选读的是第四首,描写古战场苍茫而荒凉的景象,表现戍边将士为保卫国家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这两句诗以鸟瞰的手法描写了西部古战场的苍凉景象。
青海:指青海湖。当时唐朝大将哥舒翰受玄宗之命镇守这一带,防备吐蕃、突厥两大强敌,守护河西走廊。长云:满天乌云。雪山:指祁连山脉,绵延于古丝绸之路的南侧,山顶终年积雪,晴光耀眼。但因为乌云密布,所以雪山变得暗淡。孤城:荒漠群山中的城镇显得孤单、孤独,诗文中往往称为孤城。这里的孤城是指哪里呢?有人说,就是哥舒翰所筑的驻军城堡。有人说,本诗的“孤城遥望玉门关”,应是“遥望孤城玉门关”的语序倒置,孤城、玉门关,实指一处。有人认为不必如此索解,是泛指边塞要地。我倾向于后一种说法,认为边塞诗中的地名,不应该“按图索骥”。古诗篇幅很小,只能将广阔的区域勾绘于尺幅之间,并且云遮雾绕,首尾不全,亦真亦幻。本诗开头两句所描写的,就是对西北边陲的鸟瞰,乌云笼罩着青海湖、祁连雪山、玉门关这广大的区域,构成了大唐帝国的西部边防前线。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两句诗抒发了戍边将士为保卫国家而矢志不渝的豪情壮志。
穿金甲:不是穿戴金甲,而是黄沙磨穿了金甲。穿:磨透。金甲:铁甲,铠甲。黄沙把将士们的铠甲都磨穿了,可见战斗频繁、时间之长、激烈而艰苦。黄沙可以磨穿将士们的铠甲,但磨不灭他们卫国的壮志。
壮志不灭,表现在哪里?“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古代西域一个小国名,位于古阳关以西,哈密以南,存在八百余年,后突然神秘消失。西汉时,其国王勾结匈奴,背叛汉朝,反复无常,堵塞中西交通,屡次杀害汉朝使者。大将军霍光派遣傅介子前往,设计斩杀了楼兰王。李白的《塞下曲》写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后来,楼兰进一步演化成了“外敌”的代名词,与“匈奴”、“吐谷浑”、“胡马”等具有同等的词语意义。在本诗中,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戍边将士的铿锵誓言。
终:这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字眼。含有终于、到底、绝对、永远的意思,表现战士们主观上的誓言、决心、钢铁意志;也含有遥遥无期的意味,客观上表现了战士们的被迫、不得已、归期无日等低沉感伤情绪。有一种流行版本,“终不还”写作“誓不还”,强调突出了坚定、豪放,用意比较显豁。但回味起来,悲壮的色彩单薄了一点。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说:“(末句)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已故学者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也说:“用一‘终’字,而使人读之凄然。盖‘终不还’者,终不得还也,连上句金甲着穿观之,久戍之苦益明。”他们说,体味后两句诗,固以“壮志豪情”为主,还有一个“悲”字不要忽略了。亦悲亦壮,这是唐代边塞诗往往同时包含的两大感情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