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牌”越少,越算尽“成本”

文化   文化   2024-09-29 16:27   浙江  

因此,越是在底牌匮乏的局中,越要警惕成为其中的成本。成本,即损耗,即促使路径达成的必需品

这个世界,没有成本,就没有成果。一切所谓的成果,都是以必要的成本为代价的。而成本的大小,则取决于与路径达成的关联度。这种关联度,于路径而言,即为对同盟效用或牺牲效用的选择。

选择为同盟效用,即与路径共创共享成果。选择为牺牲效用,即为路径贡献能量,为他人作嫁衣裳。

因此,是不是成本,就必须看清楚与路径的关联度性质。而所谓路径,即解决问题的方法。任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都会落地到某种资源路径的设计之中。因为,凡为问题,必与既有资源路径的受阻有关。

于是,无论是长期机制,还是短期机制,还是可能的策略手段,不过都是在以额外的资源路径的形式,去减缓,或者化解碰到的路径阻碍。

如果化解得比较彻底,路径能够跑得更远,那么,就可以称为是长期机制。如果仅仅是头痛医头,那么,就是短期机制。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前者,更可能是趋近于规律;后者,则可能会雪上加霜。


01

所谓底牌,即能够用来设计额外路径的手段。

就像要造房子,工具箱里的工具,就是造房子的底牌,工具越少,房子就造得越慢,或者,根本就造不起来。于是,为了要把房子造起来,或者造得更好一点,就需要去借工具,或者是制造工具。

而这个借工具,或者制造工具,就存在了一个成本问题,既有经济成本,也有时间成本。于是,怎么借,怎么造,最终都将围绕着成本去琢磨。琢磨什么?

一是跟谁借,或者造,能达成可能?毕竟不是谁都会有这个出借,或者合作的需求。

二是成本由谁来承担?也就是说达成合作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成本由谁来承担的问题。大概合作双方都不希望承担成本,基于此,于是才有了所谓的局。

这就回到文章的开头了,即底牌匮乏的问题。底牌越匮乏,局就越算尽成本。因为,匮乏,因此对于弥补匮乏的需求就更强烈,于是,就很难避免不进入到成本厌恶之中。

这种成本厌恶,其实也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越是匮乏的个体,越容易陷入到短期机制之中的问题。因为越是短期机制,其中的好处一定会很容易被看到,并且这种好处一定会被无限地强调放大。

越是被强调放大的好处,越可能是饵。这种饵,往往都是给匮乏者量身定制的。越是匮乏,离路径的合作效用就越远,因此,越不可能有审视路径的机会和能量,于是,就只能进入到牺牲效用的范畴之中。

因此,越是在底牌匮乏的局中,越需要审视额外路径的设计,到达采用了怎样的手段,即其中的好处,有没有被强调和放大。


02
越匮乏的局,成本诉求越大。
说到底,越匮乏,就越需要向外借能量。而借走的能量,并不是进入到增量范畴,而是用来填补存量的。即填补以获得基本的平衡,因此,是消耗性,接近于沉没成本。
只有重新进入到平衡,再进入的成本,才可能进入到增量范畴。就像一切的政治学、经济学,包括心理学等,实际上都是解决一个平衡问题。只有系统平衡了,才可能进入到秩序。有了秩序,才能进入持续地生产中。
因此,通往平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实际上就都是损耗成本。于是,谁将成为那个成本的问题,就成为了一切历史的争论焦点。
举个例子,范仲淹主政杭州时,爆发饥荒,米商却顺势提价,但范仲淹却开出双倍的价格收购米商的米,直至消息广为散布,于是,五湖四海的米商都运米而来,以为可以赚上一大笔。等到米越来越多,范仲淹不再收购。而米商因往返、损耗等原因,最终不得不贱卖。
等饥荒度过,范仲淹又没日没夜与达官贵人富商宴饮游玩娱乐,很快老百姓的生计就起来了。
前者是填补匮乏成本,或为劫富济贫;后者是创造需求,进入增量成本。而谁获得增量,就各凭本事了。

03
因此,越是进入到匮乏之局,越要对肉眼可见的好处,追究其成本的来源。
而成本的来源,往往就隐藏在额外设计的资源路径之中,即任何资源的流动,都存在一个先后顺序。往往越先流经的路段,越能吃到好处。越到路径的后面,越危险。因为,已经离算成本账的节点越近了。
这个世界,没有一条路径,是可以做到永远吃进去的,最后,必定需要有人来埋单的。
尤其是那些底牌已经匮乏的局,必定需要有更多的成本来填补其匮乏。如果,一直填不好,那么,它所能给出的路径,可能就越充斥着危险。

◆◆◆ 关于阅读书单 ◆◆◆

窥破权力逻辑,才能捕捉到最大的“变量”(无相楼第2期书单)

修行路上,必读的5本书(无相楼第1期书单)

侵权声明:凡无相楼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尤其包括转为语音后,以视频形式发布的,一经发现,无相楼必追究其侵权责任。

无相楼
诸相非相,世无定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