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太多,一定是“维度”太低了

文化   文化   2024-10-29 21:24   浙江  
问题,必然是有明确指向性的。问题,是否构成为问题,是按认知维度的级差而定的。
问题,是由要素的某种关联特性构成的。对于相同要素,不同的人对其关联的层次不同,因此,即使是绝然相同的要素,其呈现为问题的方式都将会参差不齐。
往往,认知维度越高,问题构成为问题的难度就越高。也就是说,要减少问题,或者说要减少质量层次低的问题,就必须不断升维认知。
因此,可以说,问题本身并不具有逻辑自洽的能力,而是面对所谓问题的个体,缺乏俯视问题的能力。这种俯视,即具备洞察所谓问题的建构逻辑的能力。
问题的建构逻辑,看似是构成问题要素的关联逻辑,而实际上却是面临问题者的认知逻辑。因此,问题模式,实际上,就是个体的认知模式。
于是,很多时候,并不是问题找上你,而是你的维度,决定了这些所谓问题的指向性。
所谓挑软柿子捏,其底层逻辑就是,软柿子无法反抗这种飞来的“拿捏”。而“拿捏”,不过是一种认知欺凌,也可以称为是问题欺凌,即,把问题扔给那个无法反抗的个体,于是,问题就成为了弱者的问题。

01
问题,是一种基于认知维度的逻辑建构。
凡是构成问题的问题,都必须基于一定的要素。而这些要素的初次选定,往往是基于给出问题者的路径偏好。所谓路径偏好,即通过给定要素的关联模式,达到预期的目的。
比如裁员,作为一个问题,在问题给出者那里,是基于如何顺利裁员来设定问题的构成要素的。这些要素达成的关联模式,实际上就隐含着问题给出者的路径偏好,即以可能的逻辑关联,引导,或强制被问题者按照这种路径模式,去认知该问题。
如果,其中的成员都进入到了这种路径模式,那么,问题就按照预设的路径解决了。这就意味着问题的关联逻辑,基本是与成员的认知逻辑齐平的,甚至是凌驾的。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双方而言,其实并没有构成为实质性的问题。
所谓构成问题,就是存有认知差异和冲突,是尚未得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共识。
因此,一旦有成员对问题给出者的路径偏好提出质疑,甚至是发生冲突时,也就意味着问题构成了,于是,需要进入到寻求他者路径的过程中。
而提出质疑和进入冲突的成员,对于问题给出者而言,就是一种未被纳入计算的变量。因此,无论是建构问题逻辑,还是认知问题逻辑,说到底,都是一场关于变量计算的较量。
谁能看到更多的能影响既定问题关联模式的变量的,谁就有更多可能给出俯视型的问题,谁也就可能有超越问题的能量。
所谓认知维度,最终不过是变量关联的边界问题。

02
问题太多,往往是维度太低了。
于是,当一个个体总是遭遇问题的时候,就一定要警惕了。因为,对于个体而言,很多要素的关联,一旦构成为所谓的问题了,那么,一般就存在有两种隐晦的意味了。
其一、是该个体已经陷入到了他者预设的问题路径之中了。
而这些要素关联的模式,对于该个体而言,如果一直构成为其所谓的问题,那么,也就意味着,该个体的认知维度是低于这些问题的建构维度的。
比如裁员,一般都有一份裁员名单,而这个名单,隐含的其实是一种对个体认知维度的深度计算。即,把问题给到谁,成本最低,变数越少。
因此,一个问题,对谁构成为问题,都是基于问题给出者对解决问题成本的计算的。
其二、既然问题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了,那么,一定意味着问题给出者,已经对问题指向的个体进行了深入地变量边界的计算。
也就是说,个体面临问题后,所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路径,基本是人家早已经计算过的了。即,个体能建构的破解路径偏好的能量,是处于可控范畴的。
所谓的走投无路,从来只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个体自身认知维度的匮乏,一种是基于问题建构者对被问题者的路径凌驾。
而路径凌驾,一方面是基于认知层面的,一方面是基于操作技术层面的。因此,两者皆俱的问题,基本就是死局。

03
但凡构成问题,必定隐含利害。
只有涉及此消彼长的要素关联模式,才可能构成为问题。而对于处于问题之中的个体而言,给出问题者,往往是趋利者;而被问题者,往往是基于计算后,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问题消解之地。
因此,一个个体,如果发现很多问题飞过来了,那么,基本就两种解释:
一种是在这个问题局中,该个体处于成本线以下,也就是说,让他消解问题,成本最低。
一种是该个体聚集了大量的利,于是,无论怎样给他制造问题,都可以有不小的收获。
利越聚者,害必自来。而与害纠缠,则害愈大,因此,不如快速给利,以给更多的止损争取空间。


◆◆◆ 无相楼书单 ◆◆◆

看透股市,赚到钱的,都是逻辑高手(无相楼第3期书单)

窥破权力逻辑,才能捕捉到最大的“变量”(无相楼第2期书单)

修行路上,必读的5本书(无相楼第1期书单)

侵权声明:凡无相楼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尤其包括转为语音后,以视频形式发布的,一经发现,无相楼必追究其侵权责任。

无相楼
诸相非相,世无定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