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能介入的“评价体系”,基本都很“水”

文化   文化   2024-10-28 15:28   浙江  
评价体系,表面看是给个体的行动逻辑提供了某种确定的参照系,而深层看,则是一套隐匿分配路径的有效编码系统。
作为个体行动逻辑的参照系,评价体系总是能给出逻辑论证的闭环,即给出了一套确定的说服逻辑:第一、什么是对的,是好的;第二、为什么这是对的,是好的;第三、参照这种对和好的结果是什么,偏离这种对和好的结果又是什么。
于是,为使这种因果论证获得足够的说服力,建构此体系者,就会进入到案例论证的范畴。当然,案例分为正反例证。正例证,形成奖赏逻辑;反例证,形成惩罚逻辑。使评价体系进入到一套逻辑严密的编码系统的,正是这种论证模型,也即所谓的二元模式。
评价体系的编码机制,越是趋于二元模式,就越隐匿着某种建构的迫切需求,即迫切需要通过这种评价体系而达成某种秩序。所谓秩序,即趋于可控。
而之所以需要可控,根本的是在于其中藏着极大的利害。而评价体系的建构,其目的就在于让其中的利害,似乎进入到了一种以“被认可”的方式进入到流通领域。
到这里,评价体系的编码形式,事实上已经完成了在宏观上的关于利害的冲突,而使之进入到了微观层面的,以被指定的方式进行冲突的范畴。

01
评价体系,具有极强的群体指向性。
也就是说,评价体系是根据群体属性而呈现出不同的。不同群体内的竞争,说到底,不过是基于评价体系的框架而展开的竞争。之所以要竞争,就在于评价体系的成立,是基于利害流通需求的。
因此,任何评价体系的形成,都不可能绕开两个核心指标:
一是宏观的分配格局,也即宏观分配的偏好,决定了群体的利害分配。谁能介入怎样的评价体系,往往取决于身处何种分配格局。也就是说,评价体系,从形成之初,就具有强烈的分化属性。
二是群体规模问题,一般群体规模越大,无论是否有宏观偏好,其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匮乏问题。
而群体规模越大,宏观偏好越低,那么,匮乏度就越深。越匮乏,群体则越顺从评价体系,因为,评价体系给出了一套貌似非常强势的确定性路径。
这也就是为什么越匮乏的个体,往往越渴望确定性的底层逻辑之所在,即,评价体系不过是以确定性路径圈养出了一种依附型习性。
于是,大多数处于匮乏群体范畴的个体,以为是在竞争,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可能仅仅是一种被预设的生存处境。

02
而所谓的“水”,一方面是基于评价标的的“水”,另一方面是基于参与路径的“水”。
所谓评价标的,即针对某个领域利害流通的需要,而进行设计的一种可操作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往往是由各种限制条件堆砌出来的。
而限制条件的设计,往往基于两个基本量:
一是标的的规模。规模越大,限制条件一般就越少,可参与的规模相对就可以越大。
因此,在标的规模小的范畴,参与往往就会面临极其严苛的限制条件。同时,越匮乏之地,往往越容易滋长偏好。
二是群体规模和群体认知。群体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参与限制条件的苛刻程度。而群体认知的基本量,则是影响条件设置偏好的核心变量。
群体认知越高,对评价机制的辨识能力越高,同时,也越可能具备超越评价机制的能量。因此,任何对限制条件的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对群体认知变量基本的预判上。否则,将面临不可预知的质疑与挑战。
于是,关于普通人能介入的“评价体系”而言,就意味着双重的匮乏:
一是群体规模的巨大,导致了评价标的的相对匮乏。
二是群体认知的迭代滞后,将导致参与路径的匮乏。而参与路径的匮乏,一方面是基于认知俯视建构者所给出的条件叠加,另一方面是基于低群体认知下对路径观照能力的匮乏。
基于双重的匮乏,这样的评价体系必然是“水”的。

03
从结构社会学的角度讲,不同的结构,承载的是不同的群体和群体认知。而初始分配的基因式迭代,则更加剧了这种结构的鲜明化和理所应当。
也就是说,所谓的评价体系,不过是基于这种结构而伴生出来的另一种结构形式,是以编码形式,在传达了某种确定性的同时,又筛选了群体,达成了某种隐性的结构秩序。
因此,对于个体而言,能够介入怎样的评价体系,本质上就是对个体结构位置的一种隐性确认。
而对于普通个体而言,对那些很“水”的评价机制,能够有一种审视的姿态,就已经超越了很多普通个体了。只是,审视之姿态,何其难哉!否则,就不存在所谓的裹挟和遮蔽了。


◆◆◆ 无相楼书单 ◆◆◆

看透股市,赚到钱的,都是逻辑高手(无相楼第3期书单)

窥破权力逻辑,才能捕捉到最大的“变量”(无相楼第2期书单)

修行路上,必读的5本书(无相楼第1期书单)

侵权声明:凡无相楼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尤其包括转为语音后,以视频形式发布的,一经发现,无相楼必追究其侵权责任。

无相楼
诸相非相,世无定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