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框架系统,皆信息编码的结果。因此,看不懂信息,看不透信息,在框架系统中的位置,往往就会比较尴尬。
这种尴尬处境,一种是身在局中不知局,终为此局做嫁衣。还有一种是身入其局无力破局,于是在不可为而为和可为而不能为之间,风雨飘摇。因此,越是高认知的个体,越是注重对信息的祛魅,甚至可以在信息未明之前,隐迹江湖,蓬头垢面,只因其深知信息的利害。而对信息的一切的祛魅,始终在此三途。我们称之为信息的“三重污染”,也即信息的遮蔽、变相、扭曲等的发生,无外乎在此三个节点。信息的传递,是经过观察者视角达成的。也就是说,不同个体对同一信息的观察,一定会因视角的不同,而造成对信息再编码的结果不同。而这种观察视角的差异,实际上就是群体分层的必然结果。或者说,群体规模越大的系统,要达成一定的稳定秩序结构,往往就越需要对群体分层。而达成群体分层的手段之一,就是认知能力的分层,而观察视角,就属于认知能力的核心要件之一。个体所能达到的观察视角水准,最能直接反映个体的认知水准,也即个体对框架系统运行底层逻辑的洞察程度。越是能洞察框架底层逻辑的个体,越具备直达本质的观察视角。于是,此类个体对信息污染的抵抗力就越强,并且,其自身对信息的解读和传递,往往很多时候就越偏离了既得者对信息污染的隐性诉求。因此,观察污染,从传递来看,是低认知群体的狭隘和以讹传讹。而从目的来看,很多时候,似乎就隐含了某些利害驱动。于是,对经个体解读过的信息,往往需要从观察视角去切入,找到这种观察视角所隐含的诉求是什么。否则,就容易误入歧途。筛选污染,往往是基于某种信息遮蔽的需求,也即通过强调、隐匿、篡改路径、路径排他等方式,达成对信息的偏好。有些信息需要以强调的方式,以可能的激励机制,去达成最大规模的触达,从而进入到群体的观察视角之中,最终完成来自不同观察视角的再污染。而有些信息则以不动声色的方式,进入到隐匿的范畴,或进入到路径排他的范畴,不可见,或者不可为某些群体可见。此种筛选污染,实际上是对个体观察视角的剥夺,同时,与强调方式通行的信息形成了另一种彻底的强调,于是,这种筛选污染实际上是最为彻底的信息污染。后一种信息筛选污染的程度,往往与框架系统底层逻辑的设计合理性,形成某种对照。因此,任何一种系统信息的建构,一旦其筛选污染呈现出上升趋势,也就意味着,系统的运行逻辑出现了较大的偏好。一切的信息编码,都有一个源头,即源头制造。既然是制造,就是一种建构,一种有意设计,因此,面对信息,首先就需要确立一种建构意识。任何建构意识的达成,都是基于系统运行逻辑的论证而来的。因此,可以说,逻辑论证程度越高的,往往其建构意识也越呈现出高弹性和高韧性,也即能够使逻辑跑得更远,更通畅,更能贴合系统良性运行的实际需求。因此,所谓的源头污染,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编码路径偏好的选择问题。路径偏好越大,污染越严重。无论系统大小,只要系统的核心是要素,那么,信息编码的样式,就是要素路径的表征。比如企业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编码的自主选择,是一种信息的源头编码。而这种源头编码中,就必须涵盖企业的要素路径。不涵盖要素路径的信息编码,于系统成员而言,不生成意义。于是,这种编码样式,就属于无效编码;这种污染,就属于自绝式污染。基于此,可以说,三重的信息污染的范式,往往是从源头污染滋生演变而来的。观察视角,即人家说了什么。但人家说了什么,很多时候基本不重要。因为,大部分个体的观察视角,不过是信息源头污染和筛选污染下,可以预见的产物。而筛选污染,很多时候是隐匿的,不可见的,因此,只有洞察到框架底层逻辑的个体,才可能洞察一二。而很多时候,即使洞察到了,也基本无所能为。至于源头污染,本身是一种达成偏好的手段,因此,不知其偏好,便无从识别之。于个体而言,基本是当局者迷,也就意味着,这种污染往往是以浸染的方式,成为一种日常。
◆◆◆ 无相楼书单 ◆◆◆
看透股市,赚到钱的,都是逻辑高手(无相楼第3期书单)
窥破权力逻辑,才能捕捉到最大的“变量”(无相楼第2期书单)
修行路上,必读的5本书(无相楼第1期书单)
侵权声明:凡无相楼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尤其包括转为语音后,以视频形式发布的,一经发现,无相楼必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