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草台班子”的搭台逻辑,就一切通透了

文化   文化   2024-10-11 14:37   浙江  

所谓草台班子,不过是以调侃的味道,说出了一切建构都不可避免的临时起意。为临时起意,定然是为着某种诉求。

对诉求研究的深入程度,往往决定了临时起意之建构的理性程度。而建构的理性程度,就决定了“台子”的牢固程度。
基于建构的此种底层逻辑,于是,不得不去拆解建构的缘起,建构者的诉求,以及建构系统达成中可能的讨价还价。而一切讨价还价,最终都不过是一场关于偏好的博弈。
谁更具有强大的博弈能力,谁的偏好就能获得更多的表征机会。因此,人类历史的一切争斗,说到底不过是对于偏好表征权的争斗。
而之所以称之为草台班子,不过是任何的搭台,都有其因偏好表征的不均衡,而导致的诸多的变量风险。一旦变量风险越大,就意味着,台子“草”的属性越大。
于是,构成“草”的要件一旦明了了,那么,也就了然了“草台班子”的本质了。

01
“草”的要件之一:一切筛选,是为了筛选本身。
搭台子,就得唱戏。于是,谁唱戏,谁敲锣,谁龙套,谁不能上台等等,就需要有一个说法了。这个说法就是筛选规则。
而但凡是筛选,就不得不进入到排他性。排他性越激烈,筛选的规则就越苛刻,越进入到一种惨绝人寰的处境之中。
排他性的程度,一方面取决于筛选偏好的程度,即谁搭的台子,谁的偏好就越可能渗透进筛选策略之中。另一方面,抛开筛选偏好问题,就是基数规模问题。基数规模越大的筛选,筛选规则就趋向于筛选本身。因为,排他性的过于激烈,就不得不以极其极端的筛选规则,来进行对群体的去粗取精。
只是,这种所谓的去粗取精,越是“去粗”,就越体现出筛选路径的狭隘和偏激,于是,剩下的“精”,不过是筛选规则的产物,是按照筛选规则的模子,如履薄冰幸存下来的。
基于此,筛选的目的,就成为了筛选本身,而不是增益个体的效用。
越是筛选沦为筛选本身的台子,上面唱戏的,很多时候就成为了筛选机制的傀儡。于是,这样的台子上,是很难看到增量的。

02
“草”的要件之二:台子的目的是人,而不是台子的效用本身。
好的台子,搭起来,是为了优化要素结构,从而创造增量的。只有有增量的台子,才可能是真正深入到要素效用的台子。而要深入到要素效用层面,就不得不给台子设定一系列表的理性运转规则。
比如,至少不能让不能唱的去唱,不能敲锣的去敲锣,让能唱的在台下看戏,等等诸如此类的闹剧。当然,为了黑色幽默的喜剧效果除外。
于是,不能深入到要素效用的台子,就一定会进入到“草”的属性之中。因为,一切不能产生增量的机制,一定会成为消耗存量的内耗体。这也是为什么说草台班子总是有着临时起意的嫌疑之处。
于是,由于搭台始终是一种临时起意的建构,始终或多或少都是基于讨价还价的偏好博弈,那么,就终究无法避免因偏好表征所带来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一方面是周期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对台子认知的局限性。说到底,偏好越多被表征的台子,其搭台的目的就越是人。目的越是人,就离要素效用越远。离要素效用越远,则越陷入到耗损存量的陷阱之中。

03
最后,越是含草量高的台子,就越具有了演戏的成分。或者说,含草量越高,就越只能以演戏来支撑台面。
于是,最终呈现的戏剧气氛就变为:我知道你在演戏,你也知道我在演戏,但是,不演戏不行,因为这是剧本设定的,那么,就只能大家陪着一起演戏。那个不配合剧本设定的,就会立马成为破坏剧情的害群之马。
之所以身处草台班子,只能硬着头皮演戏,是因为,一切的含金量,都是要真刀实枪地干出来的。于是,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就又成为了一种必做选项。
毕竟,所谓的真刀实枪,一是要插入到要素的效用增益中去,是需要确实的增量面积来验证的,二是要把效用增量的生产机制摆到台面上来的,一切效用的增益,都必须砍掉可能的模棱两可,偏好漏洞。
于是,但凡好台子,都是有些兼济天下的格局的。


◆◆◆ 无相楼书单 ◆◆◆

看透股市,赚到钱的,都是逻辑高手(无相楼第3期书单)

窥破权力逻辑,才能捕捉到最大的“变量”(无相楼第2期书单)

修行路上,必读的5本书(无相楼第1期书单)

侵权声明:凡无相楼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尤其包括转为语音后,以视频形式发布的,一经发现,无相楼必追究其侵权责任。

无相楼
诸相非相,世无定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