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是开放的,是对事物的“可理解性”的尊重,因此,越是靠近理解的个体,越有可能接近事物本身。
理解,是开放的,因此,不同个体对事物可理解性的践行程度必然是不同的,这也是构成事物不确定性的底层逻辑之一。而不断探寻对事物理解的个体,本质是在探寻一种可能到达事物确定性的理解范式。而一切的对于世界的理论,便是各种对事物确定性理解范式的建构。对于同一种事物,越是具有不确定性,越可能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理解范式,即所谓理论建构。而接受某种理论建构,本质上就是接受了理解者的某种对事物的解释。因此,所谓愚者“解释”,不过是通过对某种理论建构的选择,以及可能的笃信,来达成了某种自以为确凿的“确定性”。基于此,对于认知的层面来讲,理解,是困难的,因为需要去尽可能建构某种可以固定的范式;而寻求解释,却像某种做选择题,只要解释契合了自身的需求和视野,那么,就能迅速地做出抉择。就事物的共通属性而言,是事物都具有可理解性,而理解的程度,则是事物与事物的区别之所在。人类的一切建构,本质都是对事物“可理解性”的不断叠加、颠覆,以及重构。第一个维度,是确定理解对象,也就是介入这种对象的必要性。可能是因为好奇,可能是因为实际的效用,也可能是因为此种对象所带来的危险等等。因此,要介入理解,事物就必须介入到视野范畴。第二个维度,是基于可能的条件模型,去建构起可能的理解范式,即以各种可能的论证方式,或者实验模式,去寻求尽可能的稳定的理解结构。第三个维度,是基于条件变量的挑衅,以及认知结构的迭代等等,对既有理解范式形成了冲击,于是,质疑、解构、重构就成为必然。因此,理解,是一种以事物本身为核心的建构路径。离开事物本身的建构,就进入到了解释的范畴。对于理解者而言,他们所达成的理解范式,对他们而言即是对事物的解释。而对于接受此种解释的个体而言,其理解的对象已经成为某种已经生成的理解范式,因此,是脱离事物本身的。并且,越是笃信某种理解范式,就越远离事物本身,这也是所谓理论派、学院派的通病。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理论叠加理论,解释叠加解释,最终满纸术语,通篇逻辑纠缠的解释道场。因此,越是依赖解释,就越是体现出强悍的狭隘的确定性。其中的逻辑往往表现为:因为这个是这样的,于是,那个就是那样的,即此是确定的,于是,彼是确定的。这种逻辑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得出“彼”的确定性的参照物是“此”的确定性。于是,此是狭隘的,那么,彼就很难不狭隘。就像某个个体,他的行动依据,总是是基于其好朋友的意见,因此,好朋友的意见如果有误,那么,他的行动就必然有误。但是为什么他还是要去依据好朋友的意见呢?因为,他认为好朋友的意见给出了某种确定性,而如果自己去寻找意见,则必然要面对事物原本的不确定性。说到底,理解,是一种修行,是要深入到世相本身,去探究其实相的。也因此,修行,必然是实证的。而寻求解释,依赖解释,甚至依附解释,则是寻求捷径。但是,但凡捷径,都必然是有代价的。其代价就是必须要放弃其它的路径。因此,在顺从某种解释的背后,就往往意味着与某种理解范式达成了一致性。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顺从者而言,不仅仅是高效地获得了某种处境的确定性,还在一定程度上为此种确定性的不断加码,提供了筹码。对于事物的可理解性而言,任何不断加码的确定性,都意味着某种程度的狭隘。◆◆◆ 无相楼书单 ◆◆◆
看透股市,赚到钱的,都是逻辑高手(无相楼第3期书单)
窥破权力逻辑,才能捕捉到最大的“变量”(无相楼第2期书单)
修行路上,必读的5本书(无相楼第1期书单)
侵权声明:凡无相楼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尤其包括转为语音后,以视频形式发布的,一经发现,无相楼必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