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始终是对日常保持高度审视的个体,于是,通过洞察,直达日常中的“非常”。
因此,于他们而言,日常即非常,而所谓非常,则可能即为正常。这种剥离掉日常化装饰的洞察,本质是一种层层去掉习性建构而达原初意图的冒险。之所以说这是一种冒险,一方面可能会冒犯可能的建构者,另一方面则可能会冒犯那些安于日常处境的个体。就像一种秩序,一旦达成为秩序,也即意味着具备了一定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经过可能的习性建构路径,在不断的重复、强调、规约之下,进而成为了一种日常。比如工作日概念的形成,比如某种普遍的行动逻辑等,本质都是一种建构而成的秩序。当他们成为越来越多个体所接受,并成为一种“本然”的事物的时候,它们就成为了一种日常了。基于此,也就是说,审视日常,其实就是审视这种日常形成过程中的建构初衷、普遍性路径,以及日常化机制。在这层层剥离修饰的过程中,本质是对秩序的质疑与挑战,因此,审视日常是一种质疑的姿态,而洞察日常则成为了一种修复自我的开始。而对于普通个体而言,由于审视能力和洞察能力的匮乏,往往就成为了日常的产物。与任何事物,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有可能消解掉与事物之间可能的利害关联。任何事物,只要有了利害关联,就很难进入到有效的审视机制。因此,越是高能量的个体,越懂得与事物的相处之道,一如修行,就有不可在同一棵树下呆两天的说法,因为介入事物过多,就会产生情绪、情感,或依恋,或愤怒,或不甘,或欣喜。也就是说,介入事物越多,情绪、情感就越多。情绪、情感一多,那么,就会生出各种纠缠和混乱。于是,所谓审视即距离,即是要把自身与事物的关联剥离干净,然后,退出来再看事物,就会看到原本不看到的东西。就像妻子对丈夫的抱怨,之所以有抱怨,大多是因为把丈夫的行为放进了与自身的关联里,比如丈夫不爱干净,懒惰等等,这些行为对于关联里的妻子而言是有耗损的。但是,一旦妻子把自己从关联里摘出来,把关联去掉,再去看丈夫,就会发现那些不过是他自己的因果。只有到这一步,这个妻子才能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日常而言,在那些能量足够高的个体那里,其实也是一种把自己摘出来的姿态,于是,看见他者在日常中的种种纠缠,然后,才有了质疑,才有了可能的洞察。比如努力读书考上大学,考上大学才有好工作,似乎成为日常也有好多年了。但是,这种日常之下的逻辑,却是无比的狭隘的,是基于某种扭曲变形的教育机制之下的产物。02
日常,实际上就是一种普遍化的行动依据,是一种心理上获得极大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参照模板。对于绝大多数个体而言,跟随日常,遵循约定俗成,才能心安理得,即使最终发现这条捷径并未能带来有效的结果,但仍然会觉得这是一条最安全的路。因为,至少那么多人都是差不多的结果,或许,走另外的路,可能结果会更差吧。这种巨大的能量,一方面来自于它们给大多数个体提供了某种具有习性基因的稳定模板,即这些个体的认知,是与这种模板所容纳的认知阈值相契合的;另一方面,既然已归入日常范畴,那么,必然意味着这种日常背后的秩序建构,已经经历了跨度极大的时空的沉淀,于是,早已成为一种拥有巨大规模的对此进入日常化认知的群体。前者,是以认知阈值为筛选机制,建构起一定的审视的门槛;后者,则以尽可能大的规模群体的共同选择,来塑造某种“羊群效应”。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个体而言,就成为了日常熏陶之下的产物,于是,在与日常的关联中,实际上就成为了一种依附性的存在。关于日常与无常之间的界限的模糊,以及可能的重叠与颠倒,或许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的论述,算是一种比较情绪化的表述。最后,张爱玲在窥探到了这种颠倒之后,于是,就有了所谓的苍凉美学。而当发现了日常之后的非常,可能进入的则是一种日常之下的悖论,即,所认知的日常,可能事实上却是需要以趋于截然相反的维度来观照的。◆◆◆ 无相楼书单 ◆◆◆
看透股市,赚到钱的,都是逻辑高手(无相楼第3期书单)
窥破权力逻辑,才能捕捉到最大的“变量”(无相楼第2期书单)
修行路上,必读的5本书(无相楼第1期书单)
侵权声明:凡无相楼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尤其包括转为语音后,以视频形式发布的,一经发现,无相楼必追究其侵权责任。